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牛俊义闫志利赵东霞张艳明俞兴芳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油菜
  • 4篇石榴
  • 2篇地表覆盖
  • 2篇性状
  • 2篇栽培
  • 2篇枣庄红石榴
  • 2篇植株
  • 2篇植株形态
  • 2篇水肥
  • 2篇水肥耦合
  • 2篇株形
  • 2篇河西走廊
  • 2篇红石榴
  • 2篇甘蓝
  • 2篇甘蓝型
  • 2篇甘蓝型油菜
  • 1篇蛋鸡
  • 1篇蛋鸡养殖
  • 1篇调查初报
  • 1篇多倍体

机构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河北科技师范...
  • 3篇河西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枣庄市农业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甘肃省农垦农...
  • 1篇科技厅
  • 1篇枣庄市山亭区...
  • 1篇枣庄职业学院
  • 1篇民乐县农业技...
  • 1篇桃源县农业局
  • 1篇玉溪云星生物...

作者

  • 6篇牛俊义
  • 4篇赵东霞
  • 4篇闫志利
  • 3篇陈修斌
  • 3篇俞兴芳
  • 3篇张艳明
  • 2篇李翊华
  • 2篇孙万仓
  • 2篇王鹤龄
  • 1篇张晓南
  • 1篇张艳侠
  • 1篇甄铁军
  • 1篇汪国鲜
  • 1篇范宏伟
  • 1篇吴兵
  • 1篇阮继伟
  • 1篇屈云慧
  • 1篇张双双
  • 1篇牛小霞
  • 1篇安广池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果菜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土壤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农业工程
  • 1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菜型油菜抗寒生理生化特性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大田自然越冬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自然越冬过程中,白菜型冬油菜冬前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冬前随着气温降低,5种白菜型油菜植株地上部避害型失绿枯萎的同时,主根不断增长、根颈逐渐加粗、单根干质量和单根鲜质量增加,且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越冬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即‘天油2号’>‘876’>‘8728’>‘986’>‘813’.叶片含水量均逐渐下降,其中‘876’和‘天油2号’的含水量下降幅度较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波动明显,总体呈上升趋势,油菜叶片内MDA含量在温度较低时急剧累积,而根系中MDA含量却逐渐下降,说明根系受低温伤害的程度低于地上部植株的受伤害程度.随冬前温度下降,油菜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均呈增加趋势,当含水量降到最低时,二者含量均达到最高.‘876’和‘天油2号’体内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形态特征表现为植株匍匐、生长点下陷,说明2个品种更能适应低温寒害,具较强的抗寒性.
张东昱盖玥牛俊义王鹤龄孙万仓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越冬根系生理生化指标
枣庄石榴品种裂果特性调查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对枣庄石榴的品种、树龄、栽培措施与裂果发生和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石榴的裂果率存在显著差异,石榴套袋可有效预防裂果。
张艳侠郝兆祥李峰
关键词:裂果套袋树龄
甘蓝型油菜抵御环境低温的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在环境低温胁迫下,4种北方寒地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学响应规律以及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4种甘蓝型冬油菜越冬前,植株地上部避害型失绿枯萎的同时,主根不断增长、根颈逐渐加粗、单根干重和单根鲜重增加,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越冬率品种间亦差异极显著,表现为:Alice>Parade-2>ISN1770>Ryder。在越冬前植株叶片含水量普遍下降的同时,4种甘蓝型油菜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根系则呈下降趋势,表现为Alice受害最轻,Ryder最重。同时,细胞汁液浓度、游离脯氨酸及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在4种甘蓝型油菜间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与越冬率相似。可见,4种北方寒地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叶片及根系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均很好地反映了其抵御环境低温胁迫的协同作用,对冬油菜的抗寒生理机制研究和育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昱吴兵盖玥牛俊义王鹤龄孙万仓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形态学特征
施用生石灰对镉污染酸性土壤中水稻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石灰基施和追施两种方式,以及375、750和1 125 kg/hm^2的施用量对镉污染酸性土壤中水稻生长和糙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可使稻谷产量提高20~760 kg/hm^2;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最大提高幅度达到0.3个单位;并能有效降低糙米中镉的含量,且追施方式的降镉效果优于基施方式,其中追施1 125 kg/hm^2生石灰处理在两年试验中可使糙米镉含量均降低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值(0.2 mg/kg)以内。因此,在水稻孕穗末期追施1125 kg/hm^2可推荐为镉污染酸性稻田改良措施。
刘大锷郭明选高汉清刘勇军朱中秋覃立群欧阳江南
关键词:生石灰镉污染酸性土壤基施追施
西北沿山区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筛选出适宜西北沿山旱作区自然气候条件的油菜高产品种,选用20个具有一定产量优势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利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对油菜主要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3因子与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植株主花序长度和单株二次分枝数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大,茎粗和角果长次之,株高和单株一次分枝数较低;在产量构成3因子中,单株角果数与产量的关联度最大,角粒数次之,千粒质量最低;绵油11、三丰19、h 056、h 067和三丰16分别比对照品种青杂3号增产121.8%、85.7%、83.6%、78.4%和68.9%。表3,参13。
闫志利张东昱牛小霞牛俊义赵东霞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区硼肥对油菜增产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张掖市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农业区,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硼肥,进行旱作油菜叶面喷施,研究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硼肥浓度的提高,油菜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单株角果数、单角粒数、单株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等经济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增产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硼肥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下降,呈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硼肥叶面喷施浓度为0.4%时,其产量最高。
张东昱陈修斌夏叶李文伟马丽君
关键词:硼肥油菜增产效果
‘枣庄红石榴’四抗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制约北方石榴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栽培措施的改进和创新,改善石榴树对根结线虫、裂果和寒害、旱害等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
赵元伦谭杰朱思庆甄铁军安广池
不同地表覆盖方式油菜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为探索春油菜在西北沿山旱作区的最佳地表覆盖栽培方式,采用田间试验法,以常规露地平播为对照,研究了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全地面覆盖平播、膜侧沟播、半地面覆盖平播、麦秸覆盖平播等5种地表覆盖方式下春油菜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表覆盖栽培方式对油菜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全地面覆盖平播栽培方式与对照差异最大;各种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均有利于油菜单株干物质积累,但不同覆膜方式效果不同。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全地面覆盖平播栽培方式油菜单株干物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秸秆覆盖未能显著提高油菜的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同油菜单株干物重呈现正相关关系,并获得最优线性回归方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有效地加快油菜植株茎秆、叶片同化物向角果的转移速度,提高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其中,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全地面覆盖平播栽培方式比常规露地栽培增产达到30%以上,应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赵东霞牛俊义闫志利张东昱张艳明俞兴芳
关键词:油菜地表覆盖干物质积累
不同密度膜侧沟播油菜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产量效应被引量:2
2012年
为进一步完善油菜膜侧沟播栽培技术体系,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膜侧沟播油菜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稀植虽有利于改善油菜部分性状指标的增加,并最终表现出单株产量优势,但随着油菜生长期的延长,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逐渐缩小。适宜密度种植油菜的分枝数、叶面积以及部分生理指标等均优于低密度或高密度种植。种植密度与单位面积产量的灰色关联度高于单株产量。我国西北沿山干旱区膜侧沟播种植油菜的适宜密度以4.5万株/667m2最为适宜,可比当前生产上推行的密度(3.0万株/667m2)增产39%以上。
张东昱赵东霞牛俊义闫志利张艳明俞兴芳
关键词:油菜膜侧沟播植株形态生理性状
油菜不同地表覆盖栽培方式产量与效益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西部地区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干旱是该地区油菜高产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寻求适宜西北沿山干旱区自然气候条件下油菜抗旱栽培技术,选膜侧沟播、半膜覆盖平播、全膜覆盖平播、麦秸覆盖平播和全膜覆盖沟播5种地表覆盖栽培方式,与常规露地平播种植方法进行了植株形态、产量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表覆盖栽培方式对油菜株高、茎粗、主花序长度、单株分枝数量、角果数等性状产生较大影响。除麦秸覆盖平播外,全膜覆盖平播、全膜覆盖沟播、膜侧沟播和半膜覆盖平播均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株高、茎粗和主花序长度;全膜覆盖平播和全膜覆盖沟播可有效地促进油菜植株的一次分枝,而半膜覆盖平播、膜侧沟播和麦秸覆盖平播无明显作用;地表覆盖处理抑制了油菜的二次分枝。全膜覆盖沟播、全膜覆盖平播、膜侧沟播和半膜覆盖平播均促进了油菜单株角果数的增多,而膜侧沟播、麦草覆盖平播、半膜覆盖平播提高了油菜角粒数,全膜覆盖沟播、全膜覆盖平播、膜侧沟播、麦秸覆盖平播降低了油菜千粒重。采用全膜覆盖沟播、全膜覆盖平播、膜侧沟播栽培油菜,产量分别达2 111.25 kg.hm-2、2 017.95 kg.hm-2和1 934.70 kg.hm-2,比常规露地平播增产52.16%、45.44%和39.44%;纯经济效益分别达1 985.85元.hm-2、1 868.55元.hm-2和1 495.20元.hm-2,比常规露地平播高2.22倍、2.03倍和1.43倍。半膜覆盖平播、麦秸覆盖平播产量及效益均显著低于常规露地平播。因此,我国西北沿山旱作区采用全膜覆盖沟播、全膜覆盖平播、膜侧沟播等3种栽培方式种植油菜,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为理想的经济收入,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张东昱赵东霞闫志利牛俊义范宏伟张艳明俞兴芳
关键词:油菜地表覆盖播种方式植株形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