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8JCZDC20900)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宋文芹赵换王楠江汉民孙德岭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荧光
  • 1篇端粒
  • 1篇多色
  • 1篇多色荧光原位...
  • 1篇杨树
  • 1篇椰菜
  • 1篇英文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胁迫
  • 1篇花椰菜
  • 1篇核型
  • 1篇核型分析
  • 1篇黑腐病
  • 1篇黑腐病菌

机构

  • 2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天津科润蔬菜...

作者

  • 2篇宋文芹
  • 1篇孙德岭
  • 1篇陈成彬
  • 1篇江汉民
  • 1篇胡宝全
  • 1篇王春国
  • 1篇王楠
  • 1篇赵换
  • 1篇齐力旺

传媒

  • 2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五派杨树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杨树染色体由一对较大的和17对较小的形态近似的染色体组成,联合利用18S-5.8S-25S rDNA,5SrDNA an拟南芥型端粒序列三种荧光探针分析大叶杨,胡杨,毛白杨二倍体,毛白杨三倍体,武黑一号,箭杆杨和小青杨七种五派杨树的分子核型.依据端粒信号测量染色体并根据不同杨树派别间rDNA定位染色体的不同区分杨树形态近似的17对染色体,并按降序排列各杨树的分子核型.分析表明,五派杨树中除胡杨外均由两个18S-5.8S-25SrDNA杂交位点,且位点位于较大的染色体上,而5S rDNA位点位于较小的染色体上,同时观察到七种杨树中均存在随体并与18S-5.8S-25S rDNA共定位于染色体端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利用为杨树的核型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有利于从分子水平区分杨树形态近似的染色体.
胡宝全董凤平王春国齐力旺宋文芹陈成彬
关键词:杨树多色荧光原位杂交RDNA端粒核型分析
花椰菜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黑腐病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 4.3.1.5)是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苯丙烷途径的关键酶,与植物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利用1对简并引物,从花椰菜中克隆得到PAL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BoPAL,GenBank登录号为HM623311.BoPAL长2 172 bp,编码723个氨基酸.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PAL-HAL和PAL 2个功能结构域以及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BoPAL与其它芸薹属植物的PAL基因高度同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oPAL与芸薹属植物的PAL蛋白聚类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Xcc胁迫后抗、感病花椰菜接种叶片PAL基因表达均上调,但变化快慢和幅度有所不同,抗性材料PAL基因表达上调要早于感病材料,表达量也明显高于感病材料,说明花椰菜PAL基因的表达与对黑腐病的抗性反应有关.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AL基因在花椰菜抗黑腐病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江汉民王楠赵换孙德岭宋文芹
关键词:花椰菜苯丙氨酸解氨酶黑腐病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