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JCWW22YB)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于善志杨艳琴林立红王巍梁兰芳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话语听辨与产出不对称研究综述
- 2013年
- 介绍了话语听辨和产出"不对称"的研究概况,并评述了解释该现象的主要研究视角:语法内部属性视角,接口视角,优选论视角,心理理论视角,信息处理视角等。
- 于善志王巍梁兰芳
- 二语习得中“B原则延迟效应”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B原则延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代词理解和产出的不对称,产出早于理解;2)中国学生对英语反身代词的理解和产出存在不对称,产出早于理解;3)中国学生对英语代词的理解和产出早于反身代词,不存在"B原则的延迟效应"。本文在普遍语法和母语迁移理论的基础上,用优选论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杨艳琴于善志
- 关键词:代词反身代词二语习得优选论
- 最简方案框架下“主语+被+ViP”的句法生成探究
- 2012年
- 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运用vP壳理论,以"大学生被就业"为例,探究了汉语新式被字句"主语+被+ViP"的生成机制,认为该结构在句法结构中含有两个vP壳,一个虚主语,经过四次移位和合并后生成,蕴含了丰富的概念语义。最后,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被XX"结构的语用和修辞效果。
- 于善志杨艳琴
- 关键词:VP壳轻动词
- 汉语截省句中“是”的句法成因被引量:1
- 2012年
- 汉语截省句疑问词在句法中有两个可选位置:CP指示语和FP指示语。这两个位置分别对应于两类TP删除,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焦点结构。"是"支持可以帮助被TP删除破坏的句法关系得以恢复或构建一种新的句法关系,在语音式上既可隐性存在,也可显性出现。焦点信息促成了"是"的句法操作及其显性实现。
- 林立红
- 英汉名词复数标示语的句法—语义制约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汉语名词复数附加语"们"和英语名词复数后缀-s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定指"、"生命特征"、"关联性"方面存在区别。文章从句法语义视角对英汉名词复数标示语的功能进行了对比,认为名词复数标示语和名词之间的句法语义制约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都具有普遍性。
- 林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