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64)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其才吴飞健刘双喜郭玉萍梅慧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下丘
  • 8篇神经元
  • 8篇下丘神经元
  • 5篇时程
  • 4篇声反应
  • 4篇小鼠下丘
  • 4篇小鼠下丘神经...
  • 3篇前掩蔽
  • 3篇小鼠
  • 3篇FM
  • 2篇调谐
  • 2篇声反应特性
  • 2篇听觉
  • 2篇蝙蝠
  • 2篇菊头蝠
  • 2篇菲菊头蝠
  • 2篇不同时程
  • 1篇调频声
  • 1篇调谐特性
  • 1篇调制

机构

  • 11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宜春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11篇吴飞健
  • 11篇陈其才
  • 3篇李安安
  • 3篇刘双喜
  • 2篇梅慧娴
  • 2篇张树义
  • 2篇罗峰
  • 2篇王欣
  • 2篇郭玉萍
  • 1篇付子英
  • 1篇罗凯
  • 1篇唐佳
  • 1篇梁冰
  • 1篇王艳
  • 1篇秦剑
  • 1篇任雪平
  • 1篇廖晓梅

传媒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国际比较生理...
  • 1篇Curren...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省神经科...
  • 1篇第十次中国生...

年份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刺激呈现率影响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被引量:7
2005年
自由声场条件下,以强度为特征频率阈上5 dB SPL、时程为40 ms的短纯音为声刺激,记录了小鼠下丘神经元对不同呈现率(0.5~20 Hz)的声刺激反应.结果显示,随呈现率的增高,绝大多数神经元(87.3%,103/118)的冲动发放数单调下降,少数(12.7%,15/118)神经元的冲动发放数呈非单调变化,冲动发放数与刺激呈现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即使在低范围内改变呈现率也能显著影响多数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其临界呈现率及最大呈现率低于3.3 Hz的神经元分别超过70% (75.4%,89/118)和40% (44.9%,53/118).此外,提高刺激呈现率,部分神经元(17.8%,21/118)的发放模式发生改变,主要是由紧张型或相位爆发型向相位型转变.可见,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与声刺激呈现率密切相关.
吴飞健刘双喜陈其才Bibikov N.G.
关键词:下丘神经元小鼠
无尾两栖类听觉中脑对声音时相信息的神经处理
2007年
时相特征处理是动物重要的听觉功能.介绍了关于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听中脑(半环隆枕)神经元在声时相特征处理中的选择性反应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这些选择性反应对动物个体进行声辨别进而维持物种的生存、繁衍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半环隆枕处理时相特征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及研究方向.
刘双喜任雪平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哺乳动物听觉中枢声信号的编码、加工及调制
1、听中枢神经元对声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1.1 声振幅的编码:声振幅或刺激强度有2种编码方式:以发放率高低或速率形式编码,频率编码(frequency code);以及以参与反应的神经纤维数目编码或群体编码(popula...
陈其才吴飞健唐佳王欣廖晓梅
Duration selectivity of neurons in the inferior colliculus of the FM bat,Miniopterus magnate determined under different pulse repetition rate
Aim:In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pulse repetition rate(PR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mporal parameters that ...
Bibikov,NG
文献传递
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对调频声的反应(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尽管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已有深入研究,但其对调频声的反应情况却未见报道。本研究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单单位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了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对调频声刺激的反应情况。根据神经元对调频声及纯音反应的阈值差异,所记录的99个下丘神经元可分为三种类型:对调频声刺激反应的阈值低于纯音的为Ⅰ型(57/99,57.6%),二者阈值相当的为Ⅱ型(12/99,12.1%),而纯音阈值低于调频声的为Ⅲ型(30/99,30.3%)。与Ⅲ型神经元相比,Ⅰ型神经元具有较低的CF和Q20dB(P<0.05和P<0.001)和较高的RB20dB(P<0.05)。通过分析下丘神经元对上、下扫时发放数的差异,发现有36个(36/99,36.4%)神经元表现出方向选择性,其中22个(22/99,22.2%)为上扫敏感,其余14个(14/99,14.2%)为下扫敏感,且上扫敏感性神经元比下扫敏感性神经元在Ⅰ、Ⅱ和Ⅲ型神经元中有更广的分布范围。通过比较发现,Ⅰ型神经元和方向选择性神经元的特征频率都非常集中地分布在10kHz-20kHz范围内(77.2%和83.3%)。此外,对其中24个神经元采取了不同调制速度的调频声刺激,大多数(15/24,62.5%)神经元对快调频声反应最为敏感,并且随着调制速度的升高,方向选择性神经元的比例有下降趋势(45.8%vs41.7%vs33.3%)。上述结果提示,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能有效处理调频声刺激,且具有方向选择性的调频声在昆明小鼠的声通讯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安安王艳吴飞健陈其才Nikolay G.BIBIKOV
关键词:昆明小鼠调频声下丘
菲菊头蝠下丘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
<正>听觉是回声定位蝙蝠在黑暗的栖息地和捕食生境中感受外部环境的主要渠道。哺乳动物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中枢声信号加工的重要中继站,很多上下行输入在此汇聚整合。有关下丘神经元时程调谐...
罗峰廖小梅吴飞健李安安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下丘
两种蝙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比较
<正>回声定位蝙蝠依靠听觉系统接受其回声信息“看”世界,每一种都有一套自身特有的信号模式用于回声定位,它们所发出的声信号特征决定了用于其声纳成像系统的回声信息特性。回声定位蝙蝠使用的声音广义上分为两类:窄带恒频信号CF/...
罗峰李安安吴飞健梁冰张树义陈其才
关键词:菲菊头蝠下丘声反应特性
文献传递
不同刺激重复率决定FM蝙蝠下丘神经元的时程敏感性
刺激脉冲重复率(PRR)是重要的时相特征参数,已在不同动物和相关听觉中枢做过专门研究,发现神经元的阈值、脉冲发放数、潜伏期以及发放模式均与 PRR 密切相关。具有生物声纳功能的蝙蝠在捕食等行为的不同时相发出不同重复率的声...
付子英NG Bibikov吴飞健陈其才
GABA能抑制参与弱噪声对下丘频率调谐的前掩蔽被引量:1
2006年
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选用强度相当于纯音阈上5 dB SPL8、0 ms的弱包络白噪声作为前掩蔽声,观察加入掩蔽声后神经元频率调谐的变化.对发生锐化的神经元导入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观察去GABA能抑制后前掩蔽效应的变化.结果显示:弱噪声前掩蔽使大部分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ve,FTC)锐化(P<0.01),导入BIC后,弱噪声的抑制率下降.研究结果证实GABA能抑制参与了弱噪声所致的下丘神经元前掩蔽.
王欣吴飞健陈其才
关键词:GABA能抑制前掩蔽频率调谐
声负载增加导致老年鼠下丘神经元潜伏期波动性加强
2007年
基于我们先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伏期的年龄相关性改变。自由声场条件下,声刺激为特征频率的短纯音(40 ms),呈现率为0.5-20 Hz共8种。结果显示,幼年鼠和成年鼠中,潜伏期随呈现率升高而单调递增的神经元分别点62.8%(22/35)和66.7%(22/23),而老年鼠中只占33.3%(11/33),但非单调比则达66.7%(22/23)。我们的初步结果提示,老年性听力低下可能与大声负载条件下听中枢神经元的时相表征稳定性下降有关。
罗凯秦剑陈其才吴飞健
关键词:潜伏期老年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