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38010)

作品数:86 被引量:991H指数:22
相关作者:李宏男楼文娟顾明沈国辉孙炳楠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建筑科学
  • 21篇电气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7篇输电
  • 42篇输电塔
  • 21篇覆冰
  • 19篇有限元
  • 18篇导线
  • 16篇荷载
  • 14篇地震
  • 14篇输电塔线体系
  • 12篇高压输电
  • 12篇风洞
  • 11篇动力响应
  • 11篇风洞试验
  • 11篇风荷载
  • 10篇动力特性
  • 10篇输电线
  • 10篇力特性
  • 10篇高压输电塔
  • 9篇覆冰导线
  • 8篇输电塔-线体...
  • 7篇输电导线

机构

  • 41篇大连理工大学
  • 27篇浙江大学
  • 25篇同济大学
  • 5篇浙江省电力设...
  • 4篇山东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3篇广东省电力设...
  • 3篇中铁九局集团...
  • 2篇东北电力设计...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辽宁电力勘测...
  • 1篇国核电力规划...
  • 1篇联合工程公司

作者

  • 38篇李宏男
  • 27篇楼文娟
  • 15篇顾明
  • 13篇孙炳楠
  • 13篇沈国辉
  • 9篇田利
  • 8篇柳国环
  • 8篇黄鹏
  • 7篇张庆华
  • 7篇何敏娟
  • 6篇王昕
  • 6篇孙珍茂
  • 5篇白海峰
  • 5篇马人乐
  • 4篇叶尹
  • 4篇马文勇
  • 4篇王钦华
  • 3篇伊廷华
  • 3篇闫祥梅
  • 3篇谢华平

传媒

  • 21篇振动与冲击
  • 9篇工程力学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电网技术
  • 3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结构工程师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2篇土木建筑工程...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22篇2010
  • 25篇2009
  • 17篇2008
  • 3篇2007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扰流防舞器与气动力阻尼片的防舞效果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计算了安装有扰流防舞器、悬挂式阻尼片和固接式阻尼片的覆冰输电导线的气动力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安装有扰流防舞器的导线,其不同截面的气动力可以互相抵消,扰流防舞器能够有效抑制导线的舞动;安装有悬挂式阻尼片的导线,其邓哈托系数恒大于0,其尼戈尔系数大幅度增大,悬挂式阻尼片也是有效的防舞装置;安装有固接式阻尼片的导线,其邓哈托系数和尼戈尔系数未发生改变,固接式阻尼片不是有效的防舞措施。
楼文娟孙珍茂吕翼
关键词:覆冰导线舞动扰流防舞器
基于高频天平测力试验的500kV单回路输电塔风致响应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高频测力天平风洞试验的结果,采用平稳激励下随机振动的模态叠加法,计算了典型500kV单回路酒杯型输电塔的风致响应。结果表明:输电塔结构顺风向和横风向脉动位移响应、加速度和基底弯矩值都较大,横风向响应值甚至大于顺风向。各个方向一阶振型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位移阵风响应因子和基底弯矩响应因子随风向变化趋势相近,顺风向关键节点位移响应因子最大值不超过1.8,弯矩响应因子约为1.5。
张庆华顾明
关键词:输电塔风洞试验风致响应
输电塔体系风雨激励的动力分析模型被引量:64
2007年
考虑输电塔结构体型特征、平均风剖面变化、功率谱能量特性与相干性等影响因素,通过谐波叠加法,对输电塔结构进行了脉动风速模拟,并以Kaimal谱为谱模型生成脉动风,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脉动风模拟方法的有效性。结合脉动风速模拟提出一种雨激励的模拟方法,计算出在一定风速情况下雨的冲击力。建立了输电塔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在风单独作用与风雨共同作用下的输电塔体系的动力响应,探讨了雨荷载对输电塔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雨荷载激励对输电塔的影响不能忽略。
李宏男任月明白海峰
关键词:输电塔动力响应分析
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输电塔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21
2009年
提出了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输电塔地震反应分析方法。通过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土体边界,用改进的Goodman单元模拟桩-土接触面,建立了桩-土-输电塔体系相互作用模型。以一具体输电塔为例,在四种不同的场地条件下,对桩-土-输电塔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分析,并与不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软土及中软场地,考虑相互作用计算出的塔体位移和构件应力均大于不考虑相互作用的计算结果;在中硬及硬土场地,二者区别不大。建议在软土和中软场地,进行输电塔抗震设计应充分考虑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
徐静李宏男李钢黄连壮
关键词: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动力反应
准椭圆形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6
2010年
通过刚性节段模型高频天平测力风洞试验,对圆形截面、裸导线截面及6种不同类型的准椭圆形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紊流度、风向角、覆冰饱满度、覆冰厚度等因素对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及准椭圆覆冰导线驰振稳定性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紊流度的增加使得模型力系数绝对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小;覆冰形状和风向对导线气动力特性有很大影响;准椭圆形覆冰导线一定风向角范围内存在驰振可能.试验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可以为这类覆冰导线的风致响应计算及破坏机制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马文勇顾明全涌黄鹏
关键词:输电线风洞试验气动力
格构式输电塔结构多质点简化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串联多质点系"力学模型,建立了典型500 kV酒杯型输电塔和鼓型输电塔简化模型。根据高频动态测力天平风洞试验结果,计算了输电塔简化模型的风致响应,与根据实际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简化模型的计算误差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不适合用于格构式结构局部杆件的响应分析,但在计算反映结构整体特性的响应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张庆华顾明黄鹏
关键词:输电塔简化模型风致响应
输电塔线体系抗震抗风(雨)研究
根据输电塔线体系地震作用、风(雨)激励和结构特征,对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反应、风(雨)致结构动力响应和疲劳可靠度等问题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了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简化动力模型、风(雨)激励响应体系分析模型和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
李宏男白海峰任月明
关键词:输电塔线体系地震作用
文献传递
求解结构地震响应位移输入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其AMCE实效对策被引量:19
2009年
提出一种实效方法-刚性无质量束缚元AMCE(Appended Massless Constraint Element)法,以解决地震地面运动作用下求解结构响应的位移输入模型中容易而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对位移输入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指出当前位移输入模型在理论上会导致计算结果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进一步通过算例对此加以说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AMCE解决方法,并对本方法进行物理角度解释、理论分析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AMCE法不仅物理概念清晰、简单可行,而且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
柳国环李宏男国巍
关键词:地震地面运动
多点激励下输电塔-导线体系纵向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基于所建立的输电塔-导线体系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了体系在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反应特性。首先依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在传统的谐波叠加合成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拟合规范反应谱的输电塔-导线体系多点地震动模拟算法。利用生成的人造地震动研究了行波效应、部分相干效应以及局部场地土效应对体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行波波速下,行波效应对塔的受力有利,但放大了导线的轴力和位移响应;部分相干效应对于塔的受力、导线的轴力和位移响应均不利;局部场地土条件的差异同样会放大塔和导线的响应,随着各塔场地土条件差异变大,响应被强烈的放大了;在实际分析中,应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保证结构体系的安全。
全伟李宏男岳茂光
关键词:地震反应行波效应
导线覆冰脱冰有限元模拟方法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针对导线覆冰脱冰有限元分析中的附加冰单元法和改变密度法,采用相同算例进行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澄清以往学者在分析时冰参数选择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计算时冰力学参数的合理建议值。研究表明:在应用附加冰单元法进行导线覆冰脱冰计算时,以往学者取10GPa作为冰弹性模量的取值是不合理的,根据算例结果,建议冰的弹性模量取不超过107Pa。当冰参数合理取值后的附加冰单元法与改变密度法具有等价性,均适用于导线覆冰脱冰的有限元分析。
沈国辉徐晓斌楼文娟孙炳楠
关键词:输电导线有限元覆冰脱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