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平台“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作品数:16 被引量:155H指数:7
相关作者:杨明张海燕邬伟魁宋民宪韦迎春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栀子
  • 5篇栀子苷
  • 4篇注射剂
  • 3篇药用辅料
  • 3篇中药
  • 3篇辅料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药注射
  • 2篇中药注射剂
  • 2篇成药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药典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机构

  • 16篇江西中医药大...
  • 12篇成都中医药大...
  • 9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作者

  • 14篇杨明
  • 12篇张海燕
  • 8篇邬伟魁
  • 5篇韦迎春
  • 5篇宋民宪
  • 4篇郑琴
  • 3篇陈晓燕
  • 3篇芦乾
  • 3篇宋伟
  • 3篇杨军宣
  • 2篇万娜
  • 2篇丛英
  • 2篇罗云
  • 2篇胡鹏翼
  • 2篇贺娅
  • 2篇朱根华
  • 2篇赵海平
  • 2篇伍振峰
  • 2篇张婧
  • 2篇廖正根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成药
  • 2篇陕西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3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剂常用增溶性药用辅料的安全与增溶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研究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酯、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聚乙二醇300等辅料的安全与增溶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辅料的增溶情况,采用溶血性和刺激性试验评价辅料的安全性。结果:辅料的安全性与增溶情况相差较大。结论:为更客观地筛选注射剂的增溶性辅料,应将其放入制剂中进行研究。
张海燕齐云廖永红史新元鄢丹邬伟魁杨明
关键词:注射剂药用辅料增溶
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药用辅料概述被引量:3
2011年
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难溶的情况很常见,增溶性辅料的加入解决了有效成分水难溶和制剂稳定性差等问题,却又给注射剂的安全性带来隐患。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用辅料品种有限,质量标准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合理使用。目前缺少注射级药用辅料,却被要求使用,这是注射剂生产面临的一大难题。要改变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现状,急需改变注射剂辅料标准不明、质量参差和使用混乱的情况。
邬伟魁张海燕韦迎春贺娅宋民宪杨明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用辅料中国药典稳定性
栀子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对栀子的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栀子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京尼平、西红花酸、西红花苷等)为近年的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栀子在心脑血管系统方面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者主要从抗氧化、抗炎、抑制平滑肌增生、内皮细胞保护、抗凝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目前研究方法的不足,认为有必要考虑微环境对体外细胞培养的影响,今后可引入细胞联合培养技术深入研究,并注重综合运用体内外评价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栀子的心脑血管疾病新药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张海燕邬伟魁杨军宣贺娅宋伟芦乾杨明
关键词:栀子栀子苷心脑血管抗炎血管细胞
“精制”中成药与原制剂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从处方、制备工艺、服用量、功能主治等方面,分析比较"精制"中成药与原制剂的差异性,提出在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再评价过程中,应重视规范中成药的命名。
罗云廖正根赵海平伍振峰张婧宋民宪杨明
关键词:精制中成药药品标准二次开发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栀子苷表面修饰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乳-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的壳聚糖(CS)修饰聚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栀子苷纳米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PLGA浓度、壳聚糖浓度和PVA浓度为考察因素,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根据星点设计原理安排实验,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4.32±2.36)nm,包封率为(75.60±0.65)%,载药量为(9.87±0.2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栀子苷纳米粒的工艺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张海燕陈晓燕万娜朱根华郑琴杨明
关键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栀子苷
栀子苷4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研究栀子苷(geniposide)经4种不同途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比较各个途径的生物利用度,揭示栀子苷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为栀子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灌胃(ig)、滴鼻(ns)、肌注(im)、尾静脉(iv)给予栀子苷50,8,8和8 mg·kg^-1,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应用外标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血浆中栀子苷的含量,应用DAS统计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ig及im给药符合一室模型,ns给药符合二室模型,iv给药符合三室模型。ig给药的t1/2,Cmax和AUC0-t与其他方式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给药途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F(ig)=9.74%,F(ns)=49.54%,F(im)=72.69%。结论:药动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表明,栀子苷在ig,ns,im 3种给药途径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为im〉ns〉ig。
杨明陈晓燕张海燕汪建民芦乾宋伟
关键词:栀子苷药动学绝对生物利用度
药动/药效相关性进展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药动/药效(PK-PD)的联合模型在药物研究中越来越重要,除了一些传统的模型外,一些新的方法也被应用于药动/药效联合模型中,在数据统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分析方法,如神经网络分析方法、规划求解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法等。本文综述了药动/药效的相关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展望。
钱佳郑琴陈新梅岳鹏飞伍振峰胡鹏翼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
壳聚糖修饰栀子苷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经鼻入脑的靶向性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制备经壳聚糖修饰的栀子苷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栀子苷CS-PLGA-NPs),并初步评价其鼻腔给药的脑内递药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栀子苷CS-PLGA-NPs,测定其粒径大小、Zeta电位、稳定性及鼻纤毛毒性。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栀子苷PLGA-NPs)为对照,比较2种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后各脑组织及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栀子苷CS-PLGA-NPs形态圆整,粒径(204.3±s 2.4)nm,Zeta电位(5.1±0.7)mV,在鼻洗液中稳定,无鼻纤毛毒性。大鼠鼻腔给予2种纳米粒后,栀子苷CS-PLGA-NPs在各脑组织的AUC0~360min为栀子苷PLGA-NPs的1.19~1.49倍,且各脑组织与血浆AUC的比值明显高于栀子苷PLGA-NPs(P<0.01)。结论 CS-PLGA-NPs能促进药物经鼻腔直接转运入脑,有望作为鼻腔给药的理想载体。
张海燕陈晓燕万娜杨军宣汪建民郑琴杨明
关键词:栀子苷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功能化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从2004年被发现至今,石墨烯这种特殊的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石墨烯的功能化是其进一步加工以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的基础。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功能化石墨烯进行生物相容性、药物载体、生物检测等研究是极富挑战的工作。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张海燕邬伟魁杨明
关键词:石墨烯功能化生物医药纳米材料药物载体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探讨被引量:18
2011年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重点从中药成分本身、原料杂质、辅料和未知原因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特殊不良反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研究及其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张海燕邬伟魁韦迎春丛英宋民宪杨明
关键词:中药工艺改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