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2-351HLJ)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力李晓陵曹丹娜王丰赵桂君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1篇胆经
  • 1篇针刺作用
  • 1篇足少阳
  • 1篇足少阳胆经
  • 1篇腧穴
  • 1篇脑区
  • 1篇经穴
  • 1篇激活脑区
  • 1篇功能磁共振
  • 1篇功能磁共振成...
  • 1篇合穴
  • 1篇FMRI技术
  • 1篇FMRI研究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2篇王丰
  • 2篇曹丹娜
  • 2篇李晓陵
  • 2篇刘力
  • 1篇赵桂君
  • 1篇纪亚红
  • 1篇曲冰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fMRI技术对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展望被引量:22
2014年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传统医学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探讨未来应用前景。通过fMRI对穴位特异性、针刺机制、针刺效应观察等几方面的文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针刺腧穴与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针刺效应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针刺效果与脑内部分区域的功能变化有相关性。因此,fMR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刘力李晓陵王丰赵桂君曹丹娜
关键词:针刺腧穴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足少阳胆经经穴合穴激活脑区fMRI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少阳胆经(GB)经穴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使用银针同时刺激经穴(阳辅GB38)、合穴(阳陵泉GB34)后,采用血氧浓度相位对比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24名健康志愿者中的20名针刺非穴位点作为对照组。以P<0.01,k≧30作为阈值,处理结果叠加到标准脑部解剖影像(灰阶)上方显示。结果:试验组脑功能激活区有双侧颞上回(22区)、双侧中央前回(6区)、双侧扣带回(30区)、双侧缘上回(40区)、双侧顶上小叶(7区)等;功能减低脑区有双侧颞极(38区)、双侧眶回(11区)、右侧颞下回(20区)、右侧枕颗内侧回(36区)等。对照组激活区包括双侧扣带回(24区)、双侧颞上回(22区)、双侧顶上小叶(7区)等。对照组激活脑区的范围、信号强度与数量(6个)显著小于试验组(10个)。结论:针刺足少阳胆经的经穴、合穴后,可以激活、抑制不同脑区及躯体感觉区,说明穴位配伍的作用机制与脑功能区活动具有相关性。
刘力李晓陵王丰纪亚红曲冰曹丹娜
关键词:针刺足少阳胆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