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18B00)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伟强靳忠民李涤尘王玲周文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体动力学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疾病
  • 1篇腰椎退行性
  • 1篇腰椎退行性疾...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测量
  • 1篇中国人
  • 1篇射线
  • 1篇生物补片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康复
  • 1篇术后康复治疗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疾病
  • 1篇全文数据
  • 1篇全文数据库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膝关节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清华大学研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2篇刘伟强
  • 1篇薛清华
  • 1篇奚廷斐
  • 1篇姜锦鹏
  • 1篇张志雄
  • 1篇王玲
  • 1篇廖振华
  • 1篇周文钰
  • 1篇季林红
  • 1篇李涤尘
  • 1篇黄涛
  • 1篇靳忠民

传媒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腰椎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被引量:15
2014年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老年化加速,以及大多数现代人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使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已有研究表明[1]:近年来骨科住院患者逐年增高,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排在骨科疾病的首位.腰椎疾病的治疗不仅包括临床手术,保守理疗及术后康复治疗训练对腰椎疾病整体恢复质量亦影响重大.而与腰椎疾病治疗相关的康复医学在国内目前仍以基础理疗为主[2],且采用如小燕飞、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通用方法训练腰背肌力,针对性不足.这主要源于临床尚缺乏系统、有效、客观的腰椎治疗效果评估方法.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web of knowledge、pubmed、google scholar、CNKI等检索平台和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系统地介绍几种常见的主观问卷调查表和一些定量的评估方法.
蒯声政周文钰廖振华刘伟强
关键词:腰椎疾病术后康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全文数据库不良生活方式骨科住院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个体化患者右转步态的骨肌多体动力学仿真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构建个体化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的骨肌多体力学模型,模拟患者下肢右转步态时体内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以1位具体患者的相关数据为材料,基于骨肌动力学仿真软件Any Body及其依赖于力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建立与患者相对应的TKR下肢骨肌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患者的右转步态进行模拟。通过逆动力学分析右转步态,同时预测患者膝关节接触力、关节运动、肌肉活性和韧带力。结果模型预测的胫骨-股骨关节内、外侧接触力的均值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5、164 N,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61,预测的髌骨接触力均值最大值为250 N。模型预测的接触力和肌肉活性与患者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模型预测的胫骨-股骨的伸展弯曲、内外旋和内外翻运动的均值分布范围分别为3°~47°、-3.4°~1.5°、0.2°^-1.5°,胫骨-股骨的前后、上下和内外侧平移的运动范围分别为2.6~9.0 mm、1.6~3.2 mm、4.2~5.2 mm。模型还预测了内、外侧旁系韧带力和后交叉韧带力,其最大值分别为190、108、108 N。结论所开发的模型能够预测人工膝关节体内生物力学行为,为后续研究膝关节假体临床失效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平台。
陈瑱贤王玲李涤尘靳忠民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接触力
腹外疝补片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腹外疝修补手术所用的补片材料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材料,每一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文章主要综述了人工合成补片、生物补片、复合补片的研究进展和临床问题,并展望了腹外疝补片发展趋势。
黄涛张志雄奚廷斐
关键词:腹外疝生物补片复合补片
中国人颈椎间盘几何参数规律研究
2014年
目的全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而人工椎间盘假体精准的几何参数对于手术和治疗效力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健康自然条件下中国人颈椎间盘几何参数,为人工颈椎间盘的设计和尺寸选择提供基础和重要依据。方法在多家高资质医院的万余例影像数据中收集筛选了208组X射线和170组MRI影像,建立一套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精确稳定的测量法则,获取一系列颈椎间盘关键参数。结果初步建立了中国人颈椎间盘参数数据库。从年龄、性别、节段和数据来源等多个角度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定性判断各种椎间盘参数的相关性,并定量分析具体数量关系。结论总结了若干几何学规律,为椎间盘假体的设计和尺寸序列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薛清华姜锦鹏季林红刘伟强
关键词:颈椎间盘影像学测量MRIX射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