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17)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培军赵小虎王康薛雪英王之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相位对比
  • 3篇相位对比法
  • 2篇纤维化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病
  • 2篇脑活动
  • 2篇静息
  • 2篇静息状态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功能磁共振
  • 2篇功能磁共振成...
  • 2篇肝病
  • 2篇肝纤维化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王培军
  • 3篇赵泽华
  • 3篇徐嵩森
  • 3篇芮元鹏
  • 3篇王之
  • 3篇薛雪英
  • 3篇王康
  • 3篇赵小虎
  • 2篇席芊
  • 2篇刘文瑾
  • 1篇胡正辉
  • 1篇王伟忠
  • 1篇邵志红
  • 1篇董宁欣
  • 1篇李春波
  • 1篇王国良
  • 1篇刘君
  • 1篇吴义根
  • 1篇孙国祥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RI相位对比法评估门静脉流量指标在乙肝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2006年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慢性肝病影像学研究以往着重于大体形态学方面,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做的不多,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评估门静脉流量的研究以及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被许多肝纤维化方面的专家认为是和肝脏穿刺活检“金标准”一样好的工具)的对照研究更是鲜见报道。本研究对乙肝慢性肝病患者应用相位对比法测量门静脉流量指标,并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作初步对照、分析,以验证相位对比法门脉流量指标的诊断性能。
王康王培军赵泽华王之徐嵩森刘文瑾芮元鹏薛雪英
关键词:相位对比法乙肝肝纤维化标志物MRI磁共振功能成像肝脏穿刺活检
磁共振扩散成像和门脉血流量测量在乙肝慢性肝病中的应用评估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门脉血流量指标与乙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关系。资料与方法对47例乙肝患者[6例慢性肝炎、41例肝硬化(14例ChildA级,12例ChildB级,15例ChildC级)]及1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DWI测量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相位对比法(PC)测门静脉主干流速、每分钟流量。所有入选者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结果(1)ADC3正常对照组和ChildA、B、C级肝硬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31,0.016)。ADC3慢性肝炎组和ChildC级肝硬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4)。(2)ChildA、B、C级肝硬化门脉流速较慢性肝炎组和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0.000,0.000,0.000;P=0.000,0.000,0.000)。(3)门脉流速与HA、PCⅢ、CIV、LN均呈明显负相关(r=-0.545,P=0.000;r=-0.420,P=0.001;r=-0.336,P=0.011;r=-0.458,P=0.000)。ADC3值与HA、PCⅢ、CIV、LN呈明显负相关(r=-0.326,P=0.013;r=-0.287,P=0.031;r=-0.271,P=0.042;r=-0.334,P=0.011)。ADC1值与HA、LN呈明显负相关(r=-0.362,P=0.006;r=-0.406,P=0.002)。结论DWI和门脉血流量指标能反映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动态变化,对肝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康王之王培军赵泽华徐嵩森芮元鹏王伟忠薛雪英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相位对比法血清标志物
焦虑症神经机制的脑功能连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功能连接分析技术,研究焦虑症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共20名受试者参加实验。焦虑症患者10例,正常对照组10名。首先根据词语任务刺激的fMRI实验,确定感兴趣脑区。实验1情绪中性词与无词的空白对照交替,实验2威胁词与情绪中性词交替。实验模式为Block Design,刺激材料通过听觉呈现。脑激活结果显示患者组两侧颞上回BOLD激活强度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颞上回的功能异常可能与其神经病理机制有关。因此选定两侧颞上回作为感兴趣区,利用我们自行研发的频域一致性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计算两组受试者两侧颞上回的功能连接度,进行组间比较与分析。结果词语刺激的脑激活模式:实验1患者组与对照组激活脑区大部分重叠。包括两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双侧前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及小脑半球。实验2患者组激活两侧颞上回、颞中回;两侧额下回;左前额叶背外侧;两侧顶下小叶;两侧前运动区;扣带回前部;辅助运动区。两次实验中患者组两侧颞上回激活强度强于对照组。频域一致性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实验1焦虑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两侧颞上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η=0.5636,患者η=0.5500,P〉0.05)。实验2两组受试者(正常对照η=0.5616,患者η=0.4926,P〈0.05)功能连接度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虑症患者两侧颞上回激活强度强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的功能连接度降低,尤其在处理威胁词时更显著。这提示脑功能连接度降低可能与焦虑症患者的神经病理机制有关。
赵小虎王培军李春波席芊邵志红胡正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焦虑症颞叶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程度动态变化的关系,并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作对照分析。方法对47例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6例,肝硬化41例(其中Child A级14例,Child B级12例;Child C级15例)]及1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不同的b值及b值差计算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灌注加权成像(PWI)测量肝脏强化参数:到达灌注峰值时间(TP)、血容量分布及肝脏强化曲线最大上升斜率(MSI)。相位对比法(PC)测门静脉血流速度、每分钟流量。所有入选者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结果(1)DWI:Child C级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AD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 A、B级肝硬化组与对照组之间ADC3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和Child C级肝硬化组间AD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WI:Child A、B、C级肝硬化较对照组TP明显延长(P值均<0.01)。肝脏MSI比较,对照组明显大于Child A、B、C级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Child A、B、C级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4)Child A、B、C级肝硬化组HA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hild A、B、C级肝硬化组LN也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P值均<0.01;Child A、B、C级肝硬化组PCⅢ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均<0.01。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指标能反映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动态变化,对肝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康王培军赵泽华王之徐嵩森刘文瑾芮元鹏薛雪英
关键词:肝纤维化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相位对比法磁共振成像
静息状态默认脑活动网络的初步检验--听觉呈现语言任务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利用fMRI技术,通过听觉呈现语言任务,探讨刺激呈现通道对负激活脑区的影响,进一步检验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方法1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参加实验。进行2次fMRI实验。实验1(简单任务)任务期要求受试者听无意义假词;实验2(复杂任务)要求受试者听真词并作词语属性判断(具体或抽象)。静息期要求受试者闭眼、静卧,不要做任何主动思维活动。利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分析单个被试,然后行组间比较。采用反减法获得负激活图。并把本次实验结果与以往视觉呈现任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初级视觉皮层与初级听觉皮层的负激活存在明显的通道依赖性,听觉呈现刺激引起视觉皮层负激活,视觉呈现刺激时听觉皮层表现为负激活。非任务依赖性负激活脑区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BA31/30)、扣带回前部(BA24/32)、两侧颞上回(BA8)、两颞下回前部(BA20)、两侧顶下小叶(BA39/40)。这些区域的负激活与刺激呈现通道方式及特定刺激任务无关。该负激活脑区模式与人类默认脑活动网络基本一致。结论刺激呈现通道是影响任务依赖性负激活的因素之一,探讨负激活问题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同时,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静息状态时人脑默认活动假说。
孙国祥刘君赵小虎王培军席芊董宁欣王国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语言听觉
正常老化对视皮层静息状态脑活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fMRI技术初步探讨年龄对人类视皮层静息状态活动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及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参加实验。任务通过听觉呈现。任务期要求受试者听汉语真词词组并作词语属性判断(具体或抽象)。静息期要求受试者闭眼、静卧,不做任何主动思维活动。利用SPM 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反减法获得负激活图。结果两组受试者负激活脑区部位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BA 7),前额叶中内侧(BA 32/10),两侧前额叶背外侧(BA 9),两侧顶下小叶(BA 39/40),两侧枕叶视皮层(BA 18/19),左侧基底节区及两侧岛叶(BA 13)。该负激活脑区模式与Raichle等提出的脑默认活动网络基本一致。进一步组间分析发现,老年人视皮层静息期fMR信号强度明显高于青年人组。结论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并发现静息状态时老年人视皮层活动比青年人活跃。
吴义根赵小虎王培军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视皮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