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985工程”(985B36)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大金王明雁朱影袁敏敏孟毅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6篇趋化
  • 6篇滋养细胞
  • 6篇流产
  • 6篇免疫
  • 5篇胚胎
  • 5篇趋化因子
  • 5篇过继
  • 5篇过继转输
  • 4篇孕期
  • 4篇孕鼠
  • 4篇早孕
  • 4篇早孕期
  • 4篇自然流产
  • 4篇细胞因子
  • 3篇性细胞
  • 3篇受体
  • 3篇自然流产模型
  • 3篇流产模型
  • 3篇免疫耐受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上海...
  • 4篇复旦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福州总医院

作者

  • 23篇李大金
  • 16篇王明雁
  • 14篇朱影
  • 10篇袁敏敏
  • 9篇孟毅
  • 7篇金莉萍
  • 5篇杜美蓉
  • 4篇朱晓勇
  • 3篇孟毅
  • 3篇吴霞
  • 2篇史颖莉
  • 2篇闫凤亭
  • 2篇袁敏敏
  • 2篇程海东
  • 2篇董琳
  • 1篇余江
  • 1篇王凌
  • 1篇贺银燕
  • 1篇吴霞
  • 1篇姚晓英

传媒

  • 10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年份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1篇2004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332/AC141——一种滋养层细胞新的细胞内标志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CD133在滋养细胞的表达情况 ,为鉴定滋养细胞株及原代分离的滋养细胞提供新的细胞内标志。 方法 通过胰蛋白酶 /DNaseⅠ分步消化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滋养细胞 ,经抗角蛋白 (CK 7)、波形蛋白 (vimentin)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 (FACS)鉴定 ,纯度达 95 %以上。采用三种不同的CD133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在70 %的甲醇固定前后对原代分离的滋养细胞和绒毛膜上皮癌细胞株 (JAR)行FACS分析。 结果  70 %甲醇固定前 ,三种CD133单克隆抗体均不能与滋养细胞反应 ;固定后 ,抗CD133 1(AC133 1 APC)、抗CD133 2 (2 93C3 PE)仍不能与滋养细胞反应 ,而抗CD133 2 (AC14 1 PE)与滋养细胞胞内抗原结合。而且AC14 1阳性的细胞也是CK 7阳性的细胞。 结论 CD133 2 /AC14 1可作为滋养细胞纯度鉴定的一种有用标志 ,但应用时应选择合适的抗体。
杜美蓉李大金王明雁朱影袁敏敏孟毅
环孢素A诱导妊娠失败模型孕鼠外周母-胎免疫耐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能否诱导妊娠失败模型CBA/J×DBA/2孕鼠外周母-胎免疫耐受。方法分别使用CBA/J×DBA/2及CBA/J×BALB/c作为妊娠失败模型和正常妊娠模型,CBA/J小鼠于妊娠第4天(着床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5、10、15mg/kg)CsA,妊娠第9天和第14天时分别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孕鼠外周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并用RT-PCR分析细胞IL-2mRNA含量以研究脾脏细胞母-胎免疫耐受状态;妊娠第14天观察两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1)于妊娠第4天腹腔注射5、10、15mg/kg CsA后,妊娠失败模型胚胎吸收率分别下降至2.86%、5.75%及11.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1,P<0.01);而对妊娠成功模型胚胎吸收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2)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显示,于妊娠第4天腹腔注射CsA,可使妊娠第9、14天的妊娠失败模型孕鼠外周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均<0.01);RT-PCR分析显示,孕鼠脾细胞受父系抗原刺激后IL-2转录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于孕早期腹腔注射CsA可诱导妊娠失败模型孕鼠外周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结局达到正常妊娠水平,提示CsA可能成为治疗妊娠失败的有效药物。
闫凤亭杜美蓉李大金程海东王明雁朱影孟毅
关键词:环孢素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IL-2免疫耐受
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在妊娠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分析过继转输的小鼠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内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特征。方法 :以♀CBA/J×♂DBA/ 2为自然流产模型 ,将自然流产模型CBA/J孕鼠于孕 4天 (着床期 )分别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和CD86mAb或大鼠同型IgG。于孕 9天 ,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两组孕鼠的脾脏T细胞 ,将T细胞进行碳氧氢化荧光素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 (CFSE)体外荧光标记 ,再分别过继转输至孕 4天的CBA/J×DBA/ 2孕鼠。在宿主孕鼠孕第 9天 ,处死小鼠取脾细胞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在DBA/ 2父系抗原刺激下过继转输的T细胞细胞因子IL 2、IL 4、IL 10和IFN γ及协同刺激分子CD2 8和CTLA 4的表达。结果 :与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非耐受T细胞相比 ,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IL 10的表达显著增加 ,IL 2和IFN γ的表达则显著下降 (P <0 0 5 ) ,IL 4的表达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细胞表面CD2 8的表达显著下降 ,而CTLA 4的表达却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过继转输的小鼠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内Th2型细胞因子和表面CTLA 4表达上调 ,而Th1型细胞因子和表面CD2 8的表达则下降。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通过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优势和协同刺激信号降调节 ,在母 胎免疫耐受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影袁敏敏孟毅
关键词:过继转输细胞因子协同刺激分子
环孢素A对人早孕期滋养细胞MMP-9与MMP-2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环孢素A对人早孕期滋养细胞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nd 2,简称MMP-9与MMP-2)表达的调节作用,为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等妊娠疾患提供新的线索。侵袭试验观察CsA对人早孕期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调节作用;RT-PCR与明胶酶谱分析CsA对滋养细胞MMP-9与MMP-2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In-cell West- ern检测CsA作用后滋养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1.0μmol/L CsA明显增强滋养细胞侵袭能力,MEK激酶抑制剂U0126可抑制CsA对滋养细胞的促侵袭作用;1.0μmol/L CsA可诱导MMP- 9与MMP-2基因的转录与蛋白分泌;该诱导效应同样可被U0126所阻滞;1.0μmol/L CsA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ERK1/2的磷酸化。结果表明,CsA可激活ERK1/2,通过MAPK/ERK1/2途径促进滋养细胞MMP-9与MMP-2基因的转录与蛋白分泌,从而增强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对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周雯慧杜美蓉董琳朱晓勇贺银燕李大金
关键词:环孢素A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17D_3pZP单克隆抗体对卵透明带及卵巢等组织的免疫学反应
2004年
目的: 观察单克隆抗体17D3pZP对猪卵透明带,人卵透明带及人卵巢等组织的免疫学反应。方法: ABC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17D3pZP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猪卵透明带及人卵透明带抗原,而与人卵巢及其他各重要脏器组织无反应。结论: 17D3pZP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卵透明带抗原,而与机体其他组织抗原无交叉反应。有望通过它进一步提取并纯化相应靶抗原,为制备卵透明带免疫避孕疫苗奠定基础。
袁敏敏李大金李超荆葛柏青朱影王明雁
关键词: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人早孕期绒毛组织和滋养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转录水平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研究早孕期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18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转录水平,以揭示趋化因子受体在母-胎界面生理性调节作用。方法:提取人早孕期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绒毛组织和滋养细胞18种趋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XCR4及CXCR6在绒毛组织中普遍高表达;CCR6、CCR7、XCR1及CX3CR1呈普遍中等表达;CCR1-CCR5、CCR8-CCR10、CXCR1-CXCR3在部分绒毛组织中表达,部分绒毛组织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早孕人绒毛组织不表达CXCR5。早孕期滋养细胞表达CCR1、CCR3-CCR5、CCR8-CCR9、CXCR1-CXCR4、CXCR6、XCR1、CX3CR1;不表达CCR2、CCR6、CCR7、CCR10及CXCR5。结论:早孕期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受体,它们在正常妊娠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吴霞李大金袁敏敏王明雁程海东
关键词: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绒毛滋养细胞
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改善小鼠自然流产模型的妊娠预后被引量:3
2004年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影
关键词:生殖免疫学胚胎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B细胞在受体孕鼠体内的归巢和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B细胞在受体孕鼠体内的归巢和分布 ,以探讨免疫耐受T细胞在诱导受体母 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孕 4天 (着床期 )给小鼠自然流产模型CBA J×DBA 2孕鼠腹腔注射抗CD80和CD86mAb ,以诱导母 胎免疫耐受。孕 9天应用免疫磁珠分选孕鼠脾脏T、B细胞 ,并用CFSE体外荧光标记。将标记的T、B细胞分别转输至孕 4天的CBA J×DBA 2孕鼠 ,36小时后在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B细胞在受体体内脾脏、子宫引流淋巴结及母 胎界面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过继转输的T、B细胞分布在孕鼠体内脾脏和子宫引流淋巴结 ,但并不留驻在母 胎界面。结论 :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 ,从而介导受体孕鼠对相应父系抗原的免疫耐受。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影孟毅袁敏敏
关键词:过继转输B细胞脾脏母-胎界面
Cyclosporin A通过MEK/ERK1/2信号通路调节滋养细胞titin表达被引量:5
2005年
探讨MEK/ERK1/2信号通路在Cyclosporin A(CsA)诱导滋养细胞表达titin中的作用。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CsA诱导的滋养细胞titi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sA作用于滋养细胞后ERK1/2的活化程度,并观察ME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其mRNA转录的影响。发现C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titin表达,并刺激滋养细胞ERK1/2的活化,U0126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sA诱导的titin表达。结果表明CsA通过活化MEK/ERK1/2信号通路诱导滋养细胞titin 的表达,改变其生物学行为,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
杜美蓉李大金严缘昌金莉萍王明雁朱影袁敏敏孟毅
关键词:ERK1/2滋养细胞信号通路MEKMRNA转录BLOT胚胎着床
孕早期干预CD80/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免疫活性细胞MHC Ⅱ类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模型组CBA×DBA 2和协同刺激信号干预组CBA×DBA 2 (CBA小鼠在孕 4天腹腔注射CD80及CD86mAb各 0 1mg)。分别于孕第 14天计数两组的胚胎吸收率 ,于孕第 9天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孕鼠脾细胞MHC Ⅱ类抗原与协同刺激分子CD80 (B7 1)、CD86 (B7 2 )、CD2 8和CD15 2 (CTLA 4 )的表达。结果 :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后 ,孕第 14天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孕第 9天免疫活性细胞CD80、CD86和CD2 8的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1) ;CTLA 4的表达则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MHC Ⅱ类抗原的表达无显著改变 (P >0 0 5 )。结论 :孕早期体内干预协同刺激信号使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2 8表达下调和CTLA 4表达上调 ,及母胎界面Th2型免疫偏离 ,从而诱导系统性母
周跃华朱晓勇李大金朱影王明雁袁敏敏孟毅
关键词:协同刺激分子自然流产模型胚胎吸收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