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312)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2
相关作者:尹时华刘渊周琦黄训健唐安洲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神经节
  • 4篇螺旋神经节
  • 4篇耳蜗
  • 3篇水杨酸钠
  • 3篇酸钠
  • 2篇圆窗
  • 2篇圆窗膜
  • 2篇受体
  • 2篇前庭
  • 2篇前庭内侧核
  • 2篇拮抗
  • 2篇细胞
  • 2篇毛细胞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途径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眩晕

机构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尹时华
  • 6篇刘渊
  • 5篇周琦
  • 4篇黄训健
  • 2篇谭颂华
  • 2篇任毅
  • 2篇唐安洲
  • 2篇饶秀丽
  • 1篇谢利红
  • 1篇张悦
  • 1篇陈琴娟
  • 1篇冯浩
  • 1篇方勤
  • 1篇饶兴旺
  • 1篇何美荣
  • 1篇韩亮
  • 1篇张博

传媒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英文)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查找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BPPV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的所有文献进行严格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总病例数为490例。Meta分析显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复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95%CI]为1.12[1.05,1.19])。结论:但仅以本篇Meta分析为基础,对于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否有必要加用中药治疗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尚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舒竞铖尹时华刘渊何美荣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药手法复位META分析
NGB基因转染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验证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BR反应阈均不超过40dB SPL的120只健康花色豚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Ⅲ组: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Ⅳ组:空质粒转染组(经左耳注入空质粒pEGFP-C1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Ⅴ组:NGB基因转染组(经左耳注入pEGFP-NGB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均经后腿肌肉注射120mg.kg-1.d-1,共给药14天。停止给药后喂养14天,各组均行ABR检测,耳蜗基底膜铺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形态学及NG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给药后Ⅰ组ABR反应阈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6.94dB SPL(右耳),Ⅱ组阈值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7.50dB SPL(右耳),Ⅲ组阈值平均为119.44dB SPL(左耳)和122.22dB SPL(右耳);Ⅳ组阈值平均为119.72dB SPL(左耳)和120.83dB SPL(右耳);Ⅴ组阈值平均为83.89dB SPL(左耳)和100.56dB SPL(右耳)。Ⅴ组ABR反应阈较Ⅰ组和Ⅱ组显著升高(P<0.05),较Ⅲ组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Ⅴ组中手术耳ABR反应阈较非手术耳降低(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示Ⅰ组和Ⅱ组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Ⅲ组和Ⅳ组内外毛细胞极少量残存,其中ABR阈值大于135dB SPL的豚鼠耳蜗毛细胞几乎消失殆尽,Ⅴ组毛细胞部分缺失,且主要是外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Ⅴ组耳蜗毛细胞NGB蛋白表达量较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几乎均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验证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任毅周琦唐安洲谭颂华方勤谢利红尹时华
关键词:脑红蛋白基因转染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
内耳毛细胞再生的基因调控与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2009年
任毅尹时华
关键词:内耳毛细胞感音性耳聋基因治疗
乳鼠耳蜗单离外毛细胞胞膜Prestin分布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乳鼠耳蜗外毛细胞(OHC)细胞膜上动力蛋白Prestin的分布。方法获取7日龄的Wistar乳鼠单离的耳蜗OHC,利用Prestin特异性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restin在OHC细胞膜上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单离OHC侧膜存在较为均一的Prestin抗体阳性染色;OHC基底部细胞膜亦见阳性染色,但较弱;侧膜与底端细胞膜结合部位未见阳性染色。结论 Prestin主要分布在Wistar乳鼠耳蜗OHC的侧膜,基底部膜也有少量表达。
张博尹时华
关键词:乳鼠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
吉诺通胶囊联合顺尔宁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吉诺通胶囊联合顺尔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SOM患者给予头孢克洛治疗,0.75g/次,每天2次,连用7天;顺尔宁10 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2周。治疗组SOM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吉诺通胶囊,300 mg/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变化、血清和中耳积液中炎症因子变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SOM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治疗组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SOM患者血清和中耳积液中的PAF、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ET-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饶兴旺陈琴娟韩亮张悦尹时华
关键词: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MK-801拮抗水杨酸钠致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阻断NMDA受体拮抗水杨酸钠对离体培养螺旋神经节细胞兴奋性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培养液中仅加入1mM谷氨酸;水杨酸钠组:1mM谷氨酸+5mM水杨酸钠;MK-801组:50μM MK-801+1mM谷氨酸+5mM水杨酸钠。培养24h后加药物干预3h,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DNF exonⅣ,BDNF exonⅥ转录及Caspase-3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研究应用MK-801非特异性阻断NMDA受体拮抗水杨酸钠对离体培养螺旋神经节细胞兴奋性损伤的作用。结果水杨酸钠组较谷氨酸组及MK-801组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 exonⅣ,BDNF exonⅥ和Caspase-3 mRNA的转录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值均<0.05);BDNF exonⅣ的转录在MK-801组较谷氨酸组明显降低(P<0.05);BDNF exonⅥ的转录在MK-801组较谷氨酸组未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Caspase-3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在MK-801组较谷氨酸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非特异性阻断NMDA受体能拮抗水杨酸钠引起的离体培养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exonⅣ,BDNFexonⅥ及Caspase-3上调。
刘渊尹时华周琦黄训健舒竞铖韦顺莲
关键词:NMDA受体MK-801水杨酸钠耳蜗螺旋神经节
美金刚拮抗阿米卡星对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圆窗龛局部给药,探讨美金刚对阿米卡星致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结果小于40dBSPL的花色豚鼠共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单纯阿米卡星给药组(肌肉注射阿米卡星);Ⅲ组:人工外淋巴液(artificial perilymph,APL)+阿米卡星给药组(左耳圆窗龛注人APL60μl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IV组:美金刚+阿米卡星给药组(左耳圆窗龛注入溶于APL的美金刚5mg/ml,60μl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注射量为400mg/kg/d,连续注射5天,停药14天后,每组动物行ABR阈值检测,将动物处死,取出每组动物左耳蜗。每组随机取6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耳蜗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情况。剩下6只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法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结果给药前,各组动物ABR阈值检测结果均小于40dBSPL。给药后,各组动物左耳ABR阈值结果为:Ⅰ组:37.08±3.34dB SPL,Ⅱ组:90.42±5.42dBSPL,Ⅲ组:91.17±5.37dB SPL,IV组:78.75±6.78dB SP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组、Ⅲ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较Ⅰ组升高(P<0.01)。IV组动物耳蜗螺旋节caspase3表达较Ⅱ组、Ⅲ组降低(P<0.05),较Ⅰ组升高(P<0.01)。TUNEL法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Ⅱ组、Ⅲ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较Ⅰ组明显升高(P<0.001)。IV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凋亡率较Ⅱ组、Ⅲ组降低(P<0.01),较Ⅰ组升高(P<0.001)。结论 (1)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豚鼠ABR阈值低于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ABR阈值。(2)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较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减少。(3)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凋亡较单纯�
周琦刘渊唐安洲谭颂华黄训健尹时华
关键词:美金刚阿米卡星耳蜗圆窗膜螺旋神经节
豚鼠单侧迷路破坏后前庭内侧核中组胺受体H1亚型的变化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左侧迷路毁损后早期不同时程豚鼠前庭内侧核(MVN)组胺受体H1亚型表达特征。方法选择健康黑色豚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迷路破坏组(24只)和假手术组(8只),前者全部破坏左侧迷路,假手术组操作均同迷路破坏组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迷路破坏组在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 h,48 h,5 d)随机取8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H1亚型的表达,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豚鼠经单侧迷路破坏术后,术侧MVN区组胺受体H1亚型在术后12 h、48 h较健侧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5 d时与健侧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豚鼠MVN中存在组胺受体H1,且前庭代偿的早期极可能与MVN内组胺H1受体表达的变化有关。(2)在一侧迷路破坏后,前庭功能具有很大的代偿潜力。
舒竞铖尹时华刘渊饶秀丽
关键词:前庭内侧核前庭代偿
内耳细胞凋亡途径被引量:1
2009年
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引起的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凋亡启动信号均可诱导内耳细胞发生凋亡,但其凋亡途径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内耳细胞凋亡及其凋亡途径进行阐述,以明确内耳损伤机制。
冯浩尹时华
关键词:内质
倍他司汀对豚鼠单侧迷路破坏后前庭内侧核组胺H3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betahistine)对单侧迷路毁损后的豚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组胺H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小于40 dBSPL的健康黑色赤目纯种豚鼠5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8只),单侧迷路破坏组(24只),单侧迷路破坏+倍他司汀组(24只).单侧迷路破坏组和单侧迷路破坏+倍他司汀组均损毁左侧迷路,假手术组手术打开听泡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倍他司汀组损毁迷路后给予倍他司汀2.17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给药至处死当天;另外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破坏单侧迷路的两组在不同观察时间点(术后1、3、7d)各取8只豚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双侧前庭内侧核组胺H3受体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侧迷路破坏组术后1d及3d,受损侧前庭内侧核组胺H3受体表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则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损侧前庭内侧核组胺H3受体表达强度各观察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侧迷路破坏+倍他司汀组受损侧前庭内侧核组胺H3受体术后1d及3d较同期单侧迷路破坏组表达减弱(4.25 ±0.71、3.50 ±0.92 vs 5.75 ±0.71、5.50 ±0.93,P值均<0.05);术后3d、7d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豚鼠单侧迷路破坏后同侧前庭内侧核中组胺H3受体表达上调,倍他司汀可促进H3受体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
舒竞铖尹时华刘渊饶秀丽韦顺莲
关键词:前庭神经核倍他司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