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732)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阮长耿刘芳白霞董宁征卢国元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中心血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1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1篇血友病
  • 11篇血友病因子
  • 11篇管性血友病因...
  • 7篇血小板
  • 6篇血栓
  • 6篇血栓性
  • 6篇血栓性血小板...
  • 6篇血栓性血小板...
  • 6篇血小板减少
  • 6篇血小板减少性...
  • 6篇紫癜
  • 5篇血管性血友病...
  • 4篇蛋白
  • 4篇狼疮
  • 3篇血管性血友病...
  • 3篇血浆
  • 3篇凝血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市中心血...

作者

  • 10篇阮长耿
  • 8篇刘芳
  • 8篇白霞
  • 6篇董宁征
  • 4篇卢国元
  • 3篇高维强
  • 3篇苏健
  • 2篇郭小芳
  • 2篇金洁
  • 1篇衡伟
  • 1篇刘金霞
  • 1篇赵益明
  • 1篇崔宇杰
  • 1篇王兆钺
  • 1篇季顺东
  • 1篇余自强
  • 1篇王云贵
  • 1篇胡坤
  • 1篇李丽

传媒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Chines...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AMTS13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抗原和活性变化情况,探讨ADAMTS13在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Frests—WF73试剂盒检测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ADAMTS13抗原含量;并对患者血浆vWF多聚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分别为(878±198)、(618±188)和(702±155)U/L;活性分别为(81.7±13.9)%,(59.2±22.1)%和(65.4±15.8)%。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及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vWF多聚物分析未见异常。结论AMI及AIS患者血浆ADMATS13抗原及活性均降低,提示ADAMTS13的减少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相关。
董宁征刘芳季顺东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心肌梗死脑梗死
人vW因子A2区基因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血管性血友病(vWD)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受血浆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调节。本研究表达vWF中的A2区蛋白,并研究ADAMTS13对其裂解活性。首先,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vWFA2区蛋白,经纯化、复性获得重组蛋白(rvWFA2),并与正常人以及TTP患者血浆进行反应,分析rvWFA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QE30vWFA2在大肠杆菌M15中得到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2%,NiNTAagrose柱层析纯化后,其纯度为98%,经复性的rvWFA2可作为ADAMTS13良好的酶解底物,可被枸橼酸钠抗凝的正常人血浆切割,其切割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EDTA抗凝的正常人血浆以及TTP患者血浆无法切割此蛋白。结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rvWFA2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建立定量测定ADAMTS13活性的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健白霞高维强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表达蛋白酶
ADAMTS-13活性水平检测在SLE中的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F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对38例SLE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为阳性对照,以3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SLE及T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71.34±12 .85 ) %、(12 .5 4±11.6 9) % ]显著低于正常人[(78.6 0±10 .0 3) % ](P <0 .0 1) ,SLE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明显高于TTP患者(P <0 .0 1) ,SLE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阳性率[18.4 2 % (7/ 38) ]明显低于TTP患者[10 0 % (6 / 6 ) ](P <0 .0 1)。结论 ADAMTS 13活性水平检测对研究SLE血栓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有助于SLE与TTP的鉴别诊断。
崔宇杰刘芳白霞阮长耿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VWF裂解酶(VWF-CP)活性,探讨VWF及VWF-CP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法及ELISA法分别对30例SLE患者血浆VWF-CP活性及VWF:A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LE患者血浆VWF:AG(114.6±16.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3±49.5)%(P<0.01),而血浆VWF-CP活性水平(57.7±16.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6.6±1.8)%(P<0.01),狼疮性肾炎(LN)组(130.1±40.6)%血浆VWF:AG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97.6±27.6)%(P<0.05),而VWF-CP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浆VWF-CP活性水平与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R=-0.4316,P<0.05)。18例肾活检的LN患者中,Ⅳ型VWF水平最高,VWF-CP活性最低,其余3型之间无差别。30例初发SLE患者综合治疗4周后血浆VWF:AG水平显著下降,VWF-CP活性水平在治疗后SLEDAI评分≥9分者,无显著性升高,SLEDAI评分<9分者,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SLE的血浆VWF升高,VWF-CP活性低下,参与SLE尤其是LN的发生发展,内皮损伤和自身抗体可能是致SLE患者VWF升高,VWF-CP活性低下的原因。
卢国元郭小芳王兆钺白霞苏健阮长耿
关键词:红斑狼疮WILLEBRAND因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的测定被引量:3
2006年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是近年发现的调节vwF分子量大小的主要蛋白酶。ADAMTS13活性缺乏临床上可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生。Moore等报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患者ADAMTS13活性也降低,为进一步明确ADAMTS13在ITP和SLE发病中的意义,我们用新近建立的试剂盒检测了上述患者ADAMTS13及vWF的抗原含量。
刘芳董宁征赵益明白霞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ADAMTS13患者血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vWF裂解蛋白酶抗原和活性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及遗传性 TTP 家族突变携带者中变化的情况。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CBA)检测13例 TTP 患者共28份血浆标本[含血浆置换(PE)前后]及10例携带者的 ADAMTS13活性;用新近建立的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标本的 ADAMTS13抗原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 ADAMTS13含量为(600.93±145.36)mU/ml(设白种人混合血浆的 ADAMTS13抗原含量为1000mU/ml),活性为(74.79±11.81)%。遗传性 TTP 患者 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治疗前和发病间期均明显减低,PE 后恢复;其家族中携带者 ADAMTS13抗原含量为(331.40±109.85)mU/ml,活性为(66.79±12.82)%(与对照组比较,P 值分别<0.01和>0.05);原发性 TTP 患者 PE 前 ADAMTS13抗原含量为(98.7±82.08)mU/ml,活性为(22.23±19.07)%(与对照组比较,P 值均<0.01);PE 后ADAMTS13 抗原含量为(449.4±232.33)mU/ml,活性为(60.92±22.33)%(与对照组比较,P 值分别<0.01和>0.05);1例继发性 TTP 患者 PE 后 ADAMTS13抗原含量远高于正常,活性仅为6.00%结论治疗前的 TTP 患者 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减低。大多数患者两指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个别患者两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前者可能因为遗传因素或体内免疫系统的廓清作用,后者可能因为抗 ADAMTS13抗体仅抑制了 ADAMTS13的活性而未影响其抗原的含量或其他未知原因所致。
刘芳BF Hendrik董宁征白霞V KarenD Hans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抗原
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抗原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性紫癜(TTP)发病中的作用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间的关系。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的方法检测,T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梗死;脑梗死;恶性肿瘤等患者(各20例),及骨髓移植后患者(8例)血浆中TSP1含量和ADAMTS13的活性。结果TTP患者血浆TSP1含量治疗前均值为6.49mg/L,治疗后升高到13.02mg/L,但与正常人均值18.34mg/L相比明显降低,而ADAMTS13活性(rCBA法)在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0%~52%),其中活性<10%者有8人次,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9%~93.4%),活性<10%者仅有1人次。在ITP、SLE等疾病中,ADAMTS13活性略减低(分别为63%±16%和70%±14%),而TSP1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减少(15.6mg/L±7.6mg/L)。在心肌梗死,脑梗死,肿瘤患者中,TSP1含量明显增高(24.0mg/L±2.9mg/L),而ADAMTS13活性未见明显异常(72%±16%)。骨髓移植患者上述两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在TTP患者中,血浆ADAMTS13活性减低和TSP1含量变化有一致性。TSP1与TTP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刘芳卢国元董宁征白霞苏健阮长耿
关键词:凝血酶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其裂解酶(vWF-cp)活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残余胶原结合实验及ELISA分别测定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78例肺癌血浆vWF-cp和vWF,对其中23例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以放免法测定血清和胸水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1)肺癌患者vWF抗原(vWFAg)(107.7±43.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3±49.5)%及肺良性疾病组(82.4±41.3)%(P<0.05),而vWF-cp活性水平在肺癌患者(59.2±21.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6.6±1.8)%和肺良性疾病组(79.4±13.3)%(P<0.05);二者在肺癌晚期广泛转移较局限期差异均有显著性;(2)血浆vWFAg与胸水CEA呈正相关,而vWF-cp与胸水CEA呈负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血浆vWFAg升高、vWF-cp降低,并与疾病进展有关。
衡伟王兆钺刘芳白霞董宁征
关键词:肺肿瘤WILLEBRAND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含量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以探讨TSP1及ADAMTS13在LN中的意义。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对31例LN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SP1及ADAMTS13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LN及TTP患者血浆vWF:A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TTP患者TSP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N患者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18例肾活检的LN患者中,Ⅳ型患者的ADAMTS13活性最低,其余三型间无显著性差别,TSP1各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ADAMTS13活性低下参与LN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N病理类型的轻重,而ADAMTS13活性低下及TSP1水平下降共同参与TTP的发病机制。
卢国元刘芳郭小芳王兆钺苏健白霞阮长耿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凝血酶敏感蛋白1
慢性肾病患者血浆vWF与vWF裂解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vWF裂解酶(vWF-CP)活性检测及其在C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1例狼疮肾炎(LN组)、45例糖尿病肾病(DN组)、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组)、38例慢性肾炎(CGN组)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NC组),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法及ELISA法检测血浆vWF-CP活性及vWF水平,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肾功能状态下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4组CKD患者血浆vWF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vWF-CP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1);其中,LN、NS组下降最明显;CKD患者vWF含量与vWF-CP活性显著负相关。CKDⅡ、Ⅲ期vWF-CP活性显著低于Ⅰ、Ⅳ、Ⅴ期(P<0.05)。行肾活检患者中,LN患者Ⅳ型vWF显著高于Ⅱ型、Ⅲ型,而vWF-CP活性显著低于Ⅱ型、Ⅲ型。膜性肾炎(MN)vWF-CP活性显著低于微小病变肾病(MCD)、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和IgA肾病(IgAGN)(P<0.05)。经综合治疗8周后,vWF水平显著下降,vWF-CP活性水平在治疗后SLEDAI评分<9分者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CKD患者血浆vWF升高,vWF-CP活性低下程度与肾病的病种有关,反映了病理类型的轻重。
胡坤刘金霞卢国元王兆钺苏健阮长耿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