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YRCSD08A05)

作品数:5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李谢辉王磊谭灵芝李景宜闫卫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兰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渭河下游
  • 3篇生态风险
  • 2篇生态风险评价
  • 2篇区域生态
  • 2篇区域生态风险
  • 2篇区域生态风险...
  • 2篇GIS方法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风险
  • 1篇灾害风险评价
  • 1篇生态风险分析
  • 1篇水灾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区域洪水
  • 1篇主成分

机构

  • 6篇河南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陕西省灾害监...

作者

  • 5篇李谢辉
  • 2篇王磊
  • 2篇谭灵芝
  • 1篇李景宜
  • 1篇李亚婷
  • 1篇潘少奇
  • 1篇秦耀辰
  • 1篇闫卫阳
  • 1篇郑奕

传媒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S技术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利用3S技术,以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例,根据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对研究区进行了基于干旱、洪水、污染、水土流失4种风险源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其中,风险受体的确定主要以RS为信息源,对景观分类结果的验证,主要利用...
李谢辉
关键词:渭河下游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5
2009年
以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研究区,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流程框图,构建了综合生态风险值的计算模型,即综合生态风险值是综合风险概率、综合生态损失度和综合社会经济易损度的叠加。在研究区历史资料考证和2002年ETM+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干旱、洪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理学中的大量数学方法,按照评价步骤和计算模型,将研究区4种生态风险源综合评价结果划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5个级别。研究结果为环境管理和生态风险决策提供数量化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李谢辉王磊李景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渭河下游
河南省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被引量:28
2010年
以最短时间和可达性系数为指标,在ArcGIS的支持下,对1986,1996和2006年3个时间断面的河南省公路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公路网络连接的县级城市可达性值以中部及中北部为核心,向外围逐渐增高,大致呈不规则环状分布格局;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化不是很大,可达性比较好的县级城市主要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及中北部,可达性较差的县级城市均分布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带,3个时间断面中,新县、台前始终是可达性最差的2个县;随着河南省公路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河南省整体可达性及各县的可达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同阶段可达性的提高幅度又有所不同,1986—1996年各县可达性值减少率高于1996—2006年各县可达性值减少率。
李亚婷秦耀辰闫卫阳潘少奇
关键词:可达性公路网络
基于景观结构的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根据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以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研究区,利用GIS和数学建模方法,在对1990和2002年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景观分类后,以7种景观类型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通过构建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划分风险小区,利用地统计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首先获得了1990和2002年以人类干扰为风险源的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布图。然后通过对这两期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布图进行5个级别的风险区划后,不仅对两个时期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而且对这13年间各级别风险区的空间转换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风险管理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李谢辉谭灵芝
关键词:景观结构风险分析GIS方法渭河下游
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被引量:34
2009年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洪灾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利用G IS方法,综合分析了渭河下游对洪水灾害有影响的降水、地形、水系、过境洪水和防洪工程等自然致灾力和孕灾环境的影响度,以及承灾体遭受不同强度洪水可能损失程度的易损性影响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从自然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对洪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洪水灾害风险整体上以渭河下游干流为中心逐渐向两边递减,即离主干河流越近,风险越高,反之越低;从行政区划上来看,西安市城区和临潼区基本处于高风险区,而华县、华阴市和潼关县基本处于低风险区。
李谢辉王磊谭灵芝郑奕5
关键词:渭河下游洪水灾害GIS方法
基于最优波段组合的土地利用/覆盖遥感信息提取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研究区,通过对2002年ETM+影像的各波段光谱特征、相关系数矩阵、最佳指数OIF、修正植被指数RNDVI、主成分变换进行分析后,认为第一主成分分量PC1、RNDVI和Band4为最优波段组合。利用非监督的ISODATA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后,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0.098 7%,Kappa系数为0.884 5,说明该研究方法获得的分类精度较高,步骤简便且实用性强,能极大地提取遥感分类信息。
李谢辉郑奕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非监督分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