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CRSM09X01)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9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恩元刘晓斐徐文全宋大钊马衍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的突变级数法研究被引量:62
- 2013年
- 基于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突变级数法,提出了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的新指标—突变级数;通过综合考虑冲击地压危险性影响因素,建立了新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在对各影响要素进行了无量纲化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煤矿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样本学习,确定了不同冲击危险等级的突变级数,并结合已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将评价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并与其它主要评价方法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准确,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金佩剑王恩元刘晓斐黄宁王嗣衡
- 关键词:冲击地压突变理论突变级数法
- 基于钻孔电磁辐射法的爆破卸压效果检验方法被引量:13
- 2012年
- 分析了煤岩体电磁辐射信号与受载应力的关系,研究了工作面前方煤岩体电磁辐射分布规律,由此提出了爆破卸压效果检验的钻孔电磁辐射法;并通过河南神火集团梁北矿11061工作面薄煤区爆破卸压效果进行了现场验证。研究表明:工作面电磁辐射强度、脉冲与围岩应力状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电磁辐射信号能有效地反映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转移情况;钻孔电磁辐射法能够检验爆破卸压效果,为爆破卸压效果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徐文全王恩元刘贞堂刘晓斐
- 关键词:电磁辐射爆破卸压
- 单轴循环加载煤岩电磁辐射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研究了循环加载条件下煤岩受载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变化特征规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岩单轴循环加载过程中,电磁辐射信号参量变化随着循环载荷的增加基本上呈线性增大;在加卸载过程中,电磁辐射信号参量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大,且随着卸载的进行而逐渐变小,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煤岩受载破坏过程中微裂纹的演化及煤岩基质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
- 金佩剑王恩元宋大钊黄宁王嗣衡
- 关键词:循环加载电磁辐射脉冲煤岩动力灾害煤岩破坏
- 基于粗糙集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突出危险性评价模型被引量:5
- 2012年
- 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突出危险性评价模型,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多种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删减相对不重要的指标,从而达到指标优选的目的,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权重分配;应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预测指标的未确知函数,并计算未确知综合评价向量,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终得出突出危险性评价结果。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并与模糊预测方法、回归预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效果较好,更加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 杜泽生
- 关键词:粗糙集未确知测度突出危险性评价置信度
- 岩石循环加载和分级加载损伤破坏声发射实验研究被引量:73
- 2010年
- 对循环加载和分级加载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规律和频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与载荷变化或岩体变形破裂密切相关。循环加载过程中当载荷超过前期最大值时声发射信号增强,卸载阶段声发射信号随卸载过程逐渐减少,岩石的应力记忆特性具有明显的Felicity效应。分级加载时,当应力增加时声发射信号明显增多,应力稳定在低水平时基本不产生声发射信号;在高水平时,由于岩石内部损伤程度高,有零星声发射信号产生。岩石加载初期声发射主频较低,卸载阶段主频先增高后降低,恒载阶段主频最低,破裂阶段主频增高且主频带变宽,并出现次主频现象。
- 李楠王恩元赵恩来马衍坤许福乐钱伟华
- 关键词:循环加载分级加载声发射频谱分析
- 钻孔施工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利用自行研制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模拟煤矿井下钻孔施工,通过高速摄像系统对其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喷孔过程中煤体的裂隙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从力学角度对钻孔施工时钻孔前方煤体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从煤体受到的振动作用角度,对钻孔施工时钻杆对煤体的振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钻孔施工时孔内变形进行了监测.基于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钻孔施工诱发的煤与瓦斯突出耦合跃迁失稳机理.
- 欧建春王恩元徐文全李忠辉
- 关键词:钻孔施工振动喷孔
- 动力扰动诱发顶板断裂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顶板突然断裂时易诱发冲击矿压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事故.为了研究顶板突发断裂的诱导因素,采用FLAC3D软件的动力学模块分析了动力扰动对顶板稳定性和断裂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扰动强度下顶板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动力扰动造成顶板剪切破坏,在煤壁上方形成剪切带,从而易导致顶板突发剪切断裂破坏,增大了发生顶板灾害的可能性.且随着扰动峰值增加,扰动破坏影响强度和影响范围都显著增大.结论对制定合理的顶板灾害预防措施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 魏明尧王恩元刘晓斐宋大钊张勇
- 关键词:数值模拟顶板
- 煤岩循环加载破坏电磁辐射能与耗散能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煤岩体损伤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机制,以煤岩体加卸载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滞回环为桥梁建立了受载煤岩体电磁辐射能与耗散能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龙煤集团新陆及峻德煤矿煤样进行了实验室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煤样电磁辐射能累计与对应的耗散能累计(滞回环面积累计)很好的服从y=aln x+b形式的关系,正相关系数多在0.90以上,不同频率天线接收的电磁辐射信号不会对此关系产生实质影响;由于煤岩体内部结构的强离散性,相同矿区相邻取样点的煤样在整个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累计能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应的耗散能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 宋大钊王恩元刘晓斐马衍坤晋明月
- 关键词:煤岩体
- 塑性煤岩体应力连续测量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目前煤矿塑性煤岩体应力测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1种新的应力连续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的软弹性感应器可以与钻孔孔壁耦合接触,克服了传统应力感应器伸缩量过小和抗压不抗拉的缺陷,并进行了实验室标准混凝土试件应力试验和现场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实现应力感应器与围岩快速主动耦合,并且不受钻孔周围围岩破坏程度影响。
- 徐文全王恩元罗新荣魏利娜
- 关键词:地应力
- 煤层爆破地震波传播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研究高应力作用下具有冲击特性的爆破地震波传播特征,利用YDD16煤岩动力灾害声电监测仪对煤体卸压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将煤岩体抽象成Maxwell粘弹性体,推导了地震波在Maxwell粘弹性体中传播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主频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呈现幂级递减;在单一煤层中,地震波主频率是影响地震波波速幅值衰减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且与主频率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地震波振幅随距离的增加呈幂级递减,且衰减速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
- 景林波王恩元李忠辉冯俊军李学龙
- 关键词:煤岩动力灾害爆破地震波频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