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XW012)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祥平党东耀卢家银赵伟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广西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实力、话语和表征——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演进与愿景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以国际研究视野为参照,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历史和理论演进进行了梳理回顾,笔者认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研究在经历了展示国家实力、争取传播话语权之后,未来发展的愿景是"国家形象"的符号表征。
- 党东耀刘祥平
- 关键词:国家形象公共外交
- 表达权在和谐社会中的实现路径被引量:1
- 2011年
- 从表达权与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入手,本文重点考察了表达权对于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意义与其在和谐社会中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权利与权力达成对话与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社会,只有实行"善治",让公民与政府形成最佳的关系,才能推动交流与辩论,从而在一个动态稳定的社会中实践公民表达权。
- 刘祥平卢家银
- 关键词:表达权和谐社会善治
-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包容性文化建设
- 2013年
- 包容性文化是一种提倡在国际间及国家民族内部承认个体文化差异且尊重差异、彼此吸纳优点长处、各类文化有差别地平等且平衡发展的兼容并蓄型文化。在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合作成为时代潮流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应加强并创新包容性文化建设,可从加强民主建设、建立一个党领导下的意见自由市场机制、积极建设中产阶层文化、加大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与国际文化环境的内容形式交换等路径进行。包容性文化建设对内可形成和谐文化局面,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及舆论支持,对外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 赵伟刘祥平
- 关键词:和谐文化文化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论普世价值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 2011年
- "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的实践给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许多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日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实现;共产党发展成为一个开放性政党,标志着阶级革命党到国家执政党的转变。面对当前仇富与丑官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中国政府应加大践行"民主、法制、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力度,积极扩大人民民主,还应利用大众传媒努力培育民主政治文化,造就现代公民。
- 刘祥平
- 关键词:普世价值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