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72)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林秋竺平陈红锦谷云飞陈玉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原位
  • 4篇原位移植
  • 4篇裸鼠
  • 3篇移植瘤
  • 3篇原位移植瘤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裸鼠原位移植
  • 3篇裸鼠原位移植...
  • 2篇蛋白
  • 2篇直肠
  • 2篇结直肠
  • 2篇黄芩
  • 2篇黄芩苷
  • 2篇肠癌
  • 2篇肠肿瘤
  • 2篇错配修复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凋亡

机构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3篇林秋
  • 2篇张树鹏
  • 2篇竺平
  • 2篇杨柏霖
  • 2篇陈玉根
  • 2篇谷云飞
  • 2篇陈红锦
  • 1篇徐治中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hMLHI缺失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转移的作用。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荧光原位移植模型。6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G1),50、100、200mg/kg黄芩苷组(C2~G4),每组15只。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黄芩苷灌胃,每日2次;阴性对照组采用等容量5%NaHCO,灌胃。荧光影像系统下观察原发肿瘤的体积、血管密度以及肿瘤转移情况,并分析实验动物的体质量、生存状况和死亡率。结果药物干预后的第14、21、28天,G2~G4组肿瘤生长速度低于G1组,荧光测量的肿瘤体积(mm^3)明显小于G1(14d:832±637;21d:2012±1566;28d:2494±1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33,P〈0.05),但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终点(第28天)时,G2、G3组实验动物的存活率分别为9/15、13/15,生存状态分析显示G3组明显优于G1组和G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5、3.980,P〈0.05);体内开放观察结果显示各组间原发肿瘤的重量、表面血管密度和肿瘤转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缺失的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0mg/kg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剂量。
杨柏霖陈红锦陈玉根谷云飞张树鹏林秋竺平
关键词:核蛋白质类衔接蛋白质类DNA错配修复肿瘤移植HCT116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裸鼠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裸鼠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并观察其生物特性。方法构建GFPpLPCX逆转录病毒质粒,将其转染至人结肠癌HCTll6细胞,建立裸鼠的皮下瘤模型,活体荧光影像观察到绿色荧光标志的肿瘤生长至10mm×10mm,取肿瘤分别对15只BALB/C裸鼠进行结肠原位移植。利用荧光影像系统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裸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转移情况。不同时间点的卡尺与荧光测量结果分析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5只裸鼠结肠癌原位荧光移植模型均成功构建,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第3周,所有动物模型在荧光下观察到肿瘤。肿瘤体积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大,术后3、4、5、6、7周不同时间点整体荧光影像测量原位移植肿瘤计算的体积〉体表游标卡尺测量计算的体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0,-1.115,-0.718,-0.199,-0.386,P〉0.05);测量方式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46,P〈0.05)。实验终点时存活8只动物模型,其中6/8的动物模型发生肿瘤转移。结论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技术可行,能够进行体内实时及无创地动态观察和分析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情况。
杨柏霖陈红锦谷云飞陈玉根林秋孙薛亮孙宇
关键词:结肠肿瘤绿色荧光蛋白原位移植
黄芩苷促使细胞G2/M阻滞抑制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错配修复基因hml H1缺失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荧光原位移植瘤模型。6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每组15只,对照组采用5%NaHCO_3灌胃,黄芩苷组分别予相应剂量黄芩苷灌胃,2次/日,给药4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ml H1、hMSH2蛋白表达,RT-PCR检测hml H1、hMSH2、PCNA、Bcl-2、Bax基因的表达,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微卫星标志状态。结果: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裸鼠肿瘤细胞主要在G2/M期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裸鼠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一周后,与对照组比较,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错配修复基因hml H1、hMSH2蛋白表达增强;实验终点,黄芩苷50mg/kg剂量组hml H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hMSH2和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芩苷组和对照组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Bax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通过促使肿瘤细胞G2/M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错配修复基因hml H1缺失的HCT-116结肠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错配修复基因hml H1、hMSH2和PCNA基因表达相关。
徐治中竺平周寄文杨柏霖
关键词:黄芩苷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G2/M期阻滞
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l缺失的结直肠癌HCTll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HCTll6细胞裸鼠绿色荧光原位移植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0、100、200mg/kg黄芩苷组,每组15只。50、100、200mg/kg黄芩苷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黄芩苷灌胃,2次/d;对照组采用等容量5%NaHCO3灌胃。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HCT116-GFP细胞周期,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裸鼠模型均构建成功,4组裸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3,0.107,P〉0.05)。50、100、200mg/kg黄芩苷组结直肠癌细胞主要阻滞在G2/M期,其构成比分别为22%±6%、18%±7%和19%±6%,与对照组的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1,3.483,3.575,P〈0.05);50、100、200mg/kg黄芩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1,P〉0.05)。50、100、200mekg黄芩苷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1%±10.0%、31.5%±9.3%、28.2%±10.8%,与对照组的2.3%±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3,3.703,2.688,P〈0.05)。50mg/kg黄芩苷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200mg/kg黄芩苷组(t=2.259,P〈0.05)。结论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l缺失的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苷干预后移植瘤细胞周期在G2/M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HCT11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
陈红锦谷云飞陈玉根张树鹏竺平林秋杨柏霖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黄芩苷错配修复基因细胞周期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