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0112)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郑景浩徐志伟丁文祥刘锦纷苏肇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手术
  • 2篇心脏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心脏外科手
  • 2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预后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小儿
  • 2篇儿童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闭锁
  • 1篇动脉瓣
  • 1篇远期
  • 1篇远期预后
  • 1篇整形术
  • 1篇室间隔
  • 1篇室间隔缺损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徐志伟
  • 6篇郑景浩
  • 5篇苏肇伉
  • 5篇刘锦纷
  • 5篇丁文祥
  • 1篇付炜
  • 1篇冯蓓
  • 1篇殷猛
  • 1篇王伟
  • 1篇王浩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补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以胶原/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作为支架材料复合肋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补片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及培养2月龄新西兰兔肋软骨细胞,取第二代肋软骨细胞种植于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然后利用"三明治"法构建成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4周再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周后取出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评价组织成软骨效果。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肋软骨细胞在该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细胞材料复合物在体内培养4周后已形成类软骨样组织,组织学检查HE染色可见有大量软骨陷窝形成,甲苯胺蓝、番红O染色可见有大量软骨基质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表达提示该组织含有软骨组织特有的Ⅱ型胶原。结论 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对于兔肋软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复合肋软骨细胞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类似于正常透明软骨组织,适合于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补片。
何晓敏付炜付炜王浩刘珍伶冯蓓王伟殷猛王伟
关键词:气管
手术治疗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合并主肺侧枝动脉患者的远期预后
2012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合并主肺侧枝动脉(MAPCAs)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1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9例PA-VSD合并MAP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根治手术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8~168(26.0±17.0)个月;分期手术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149(26.5±15.8)个月,其中8例行二期根治术,手术间隔时间14~40(28.3±11.7)个月。MAPCAs患者行单源化手术9例,结扎或心导管封堵16例,保持开放或旷置4例。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中远期随访结果。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4.0》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29例PA-VSD为PA-VSD患者组,以本市某幼儿园100名普通幼儿为对照组。结果一期根治手术组与分期手术组术院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4%(2/13)vs.0.0%,χ2=4.12,P=0.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9%(10/13)vs.68.7%(11/16),χ2=0.51,P=0.47]。术后随访3~88个月,结果显示,一期根治手术和分期手术组患者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7.3%(3/11)vs.6.2%(1/16),χ2=2.28,P=0.13],一期根治手术组与分期手术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8.6)分vs.(70.2±13.0)分,t=-0.71,P=0.48],而PA-VSD患者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7±11.2)分vs.(77.8±15.7)分,t=3.14,P=0.01],主要体现在生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7±11.7)分vs.(83.0±19.6)分,t=5.67,P=0.00],而PA-VSD患者组与对照组在情感、社交、学校表现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患者肺动脉形态和临床状况个体化选择分期手术方案并对MAPCAs做恰当处理,是降低PA-VSD合并MAPCAs患者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郑景浩杨寅愉刘锦纷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
Konno术在小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Konno手术治疗小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近、中期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16例LVOTO患儿,年龄1.9~13.6岁,平均(5.1±0.7)岁;体质量12~39kg,平均(18.3±6.3)k。其中13例(81.3%)有两个以上部位的LVOTO。超声评估LVOTO压差56~185mm Hg(1mm Hg=0.133kPa),平均(96±31)m/nHg。手术在中低温(28℃~30℃)体外循环下进行,体外循环70~182min,平均(98±21)min;主动脉阻断34~148min,平均(51±11)min。单纯Konno手术3例;Konno+Ross手术4例;Konno-Rastan(主动脉瓣置换)手术9例。结果患儿术后无死亡。呼吸机辅助3~9天,平均(4.0±1,5)天。住ICU5~16天,平均(8.0±2.9)天。术后随访6个月~3年。心脏超声检查无明显残余梗阻,LVOTO流速1.10~2.42m/s;左心室射血分数0.58~0.72,平均0.66±0.03。主动脉瓣反流轻到中度2例,中一重度1例,余均为轻度;1例出现肺动脉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到中度反流。结论Konno手术治疗小儿LVOTO安全、有效,利于患儿左心功能恢复,远期并发症情况尚需进一步随访。
郑景浩徐志伟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室性流出道阻塞心脏外科手术儿童
儿童主动脉瓣整形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整形术在小儿主动脉瓣疾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83例行主动脉瓣整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4个月~11岁,平均年龄(3.6±5.0)岁。术前均经超声评估,其中单纯主动脉瓣反流24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6例,二者兼有33例。手术方法为瓣交界切开26例,游离边缘交界悬吊27例,三瓣化瓣缘延长15例,瓣叶切除12例,瓣窦心包扩大6例,瓣环整形2例,两种及以上方法50例。结果随访3个月~3年,有2例患儿死亡,无一例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2例行换瓣手术。结论对主动脉瓣疾病患儿行主动脉瓣整形术尤其是主动脉瓣缘延长是可行的,早、中期效果良好,可避免再次手术和抗凝治疗;随访中再次手术可选择换瓣手术。
郑景浩徐志伟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小儿矫正型大动脉错位个体化手术方案及预后
2016年
目的回顾和比较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错位(ccTGA)的手术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治疗ccTGA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6月至2014年6月203例ccTGA患儿手术治疗,姑息手术13例;传统生理纠治术39例;解剖纠治术88例,其中3例行解剖性一个半心室修补手术;单心室手术63例。结果术后死亡13例(6.4%),其中传统手术组死亡2例,解剖纠治术组死亡9例,单心室手术死亡2例。结论矫正型大动脉错位的手术方法取决于解剖条件和生理参数。解剖纠治手术的死亡比例相对较高,并发症较多;半Mustard和Glenn术的双调转术也是有效方法。
郑景浩徐志伟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手术方案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手术治疗的个体化方案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ficular septum,PA/IVS)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回顾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72例PA/IVS患儿(婴),生后1天~5.2岁,平均(1.3±0.6)岁;三尖瓣(TV)中到重度反流58例;均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首次就诊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行BT分流术(A组)16例;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切开后跨瓣补片术加或不加BT分流术(B组)33例;镶嵌治疗方法,闭式肺动脉瓣口的疏通术加或不加BT分流术(C组)22例。其中有16例已完成二期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0例(13.9%),其中行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流出道的疏通再加BT术者6例,镶嵌治疗者2例。术后随访,超声检查显示肺动脉瓣的跨瓣压差15~39mmHg(1mmHg=0.133kPa),平均(23±5)mmHg;三尖瓣反流明显改善,中度反流11例,轻到中度13例,其余均为轻度。术后随访2—5年,8例双心室修补,5例中度的三尖瓣反流加重到重度,右心室严重的发育不良者已行11/2心室修补,2例分别完成了单纯BDG和Fontan术。结论PA/IVS的治疗方法中体肺动脉分流术(MBTS)是常用的姑息手术方法,首次就诊镶嵌治疗方法优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方法纠治,随访三尖瓣的z值和右心室发育情况决定双室修补、11/2心室或Fontan术。
郑景浩徐志伟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心脏外科手术个体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