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700)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徐芳刘颖胡维诚王蔚琛蔡虹静更多>>
相关机构:滨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外膜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外膜
  • 5篇纤维细胞
  • 5篇成纤维细胞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载脂蛋白
  • 4篇载脂蛋白E基...
  • 4篇脂蛋白
  • 4篇细胞
  • 4篇基因敲除小鼠
  • 3篇外膜成纤维细...
  • 2篇血管外膜成纤...
  • 2篇增殖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纤维细胞增殖
  • 2篇成纤维细胞增...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机构

  • 6篇滨州医学院
  • 4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徐芳
  • 5篇胡维诚
  • 4篇王蔚琛
  • 4篇刘颖
  • 3篇蔡虹静
  • 3篇石磊
  • 2篇胡业佳
  • 2篇刘巍
  • 2篇季健
  • 1篇李莉
  • 1篇王建丽
  • 1篇陈融
  • 1篇崔勇

传媒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心脏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膜成纤维细胞在移植性血管病的早期被激活
2009年
季健徐芳李莉陈融王建丽胡维诚
关键词:外膜成纤维细胞内膜增生炎症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喂养2、4和10周后,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前24 h经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后选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时点血管外膜及内膜BrdU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高脂喂养2周的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通过BrdU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体内实验发现apoE(-/-)小鼠高脂喂养2周后,在无可见内膜病灶形成之前,首先在主动脉外膜发现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之后才在损伤内膜观察到BrdU标记细胞。而C57BL/6小鼠在任何时点都未检测到BrdU标记的细胞。体外实验观察到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BrdU标记的细胞数显著多于C57BL/6小鼠(P<0.01),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S期及G2/M期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参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
徐芳刘颖石磊蔡虹静王蔚琛胡维诚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外膜细胞增殖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喂养2、4和8周后,在各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后选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血管外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高脂喂养2周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C57BL/6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发现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喂养2周、4周后血管外膜检测到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8周后呈现弱阳性,随高脂喂养时间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外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而C57BL/6小鼠血管外膜细胞一直未检测到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阳性表达。体外实验观察到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部分表现为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肌丝明显增多,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野生型C57BL/6小鼠(P<0.05),而C57BL/6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则表现为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早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即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徐芳刘颖王蔚琛蔡虹静刘巍胡维诚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血管外膜表型转化动脉粥样硬化
p47phox对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在体外培养的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6周龄ApoE-/-小鼠和野生...
徐芳石磊刘巍崔勇王蔚琛蔡虹静胡业佳胡维诚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饮食喂养2、4和8周,选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部分切片行Movat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外膜厚度的变化;部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阶段血管外膜及内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各个时间点的C57BL/6小鼠均未观察到内膜损伤的任何迹象,主动脉外膜厚度亦无显著变化,外膜均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高脂喂养2周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外膜厚度增加,但在内膜仍无肉眼可见病灶,此时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呈现弱阳性表达;高脂喂养4周和8周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外膜厚度逐渐增加,内膜出现泡沫细胞,纤维斑块,外膜及内膜损伤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延长,主动脉外膜及内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也增加,但C57BL/6小鼠血管外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量少且稳定,各时间点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延长血管外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增加。
徐芳刘颖季健胡维诚
关键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外膜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3,5的表达变化
2013年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3,5的变化,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高脂喂养2周的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RGS3,RGS5mRNA的变化,通过RT-PCR进一步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显示,apoE(-/-)小鼠成纤维细胞中RGS3表达下调,与C57BL/6小鼠比值为0.46。RGS5表达上调,与C57BL/6小鼠比值为2.25。RT-PCR结果显示apoE(-/-)小鼠成纤维细胞RGS3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比值为0.78),RGS5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小鼠(比值为2.34),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相比,变化方向一致。结论: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选择性RGS3降低和RGS5升高可能与外膜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RGS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徐芳刘颖石磊胡业佳王蔚琛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外膜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