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5077)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陈云飞杨决宽仲武付称心陈敏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动力学
  • 5篇分子
  • 5篇分子动力学
  • 4篇动力学模拟
  • 4篇分子动力学模...
  • 3篇电渗
  • 3篇电渗流
  • 2篇纳米
  • 2篇晶格
  • 2篇INGAAS...
  • 2篇超晶格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杨氏模量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烯
  • 1篇热传导性
  • 1篇网格算法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8篇陈云飞
  • 4篇杨决宽
  • 2篇仲武
  • 2篇付称心
  • 2篇陈敏华
  • 1篇陈震
  • 1篇庄苹
  • 1篇焦继伟
  • 1篇王桂明
  • 1篇陈敏
  • 1篇朱健
  • 1篇田菲
  • 1篇刘正华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E...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Scienc...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GaAs/InGaAsP超晶格薄膜导热系数测试
2006年
采用3ω方法在100~320 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不同周期长度的InGaAs/InGaAsP超晶格薄膜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对于周期性超晶格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热传导能力下降;比较周期长度不同的超晶格结构的测试结果,发现导热系数会随着周期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在某一周期长度取得最小值,但随着周期长度的进一步增大,导热系数又出现上升趋势,表明在长周期超晶格结构中界面热阻是影响声子传输的主要因素.理论计算表明,对于短周期的超晶格结构,Bragg反射是造成产生最小值的原因之一,由于声子穿透率的下降,造成导热系数随着周期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周期长度的增大,声子的传输规律由声子的波动性过渡到粒子性,这对实现声子的剪裁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超晶格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陈震杨决宽庄苹陈敏华朱健陈云飞
关键词:导热系数超晶格
毛细管电渗流微泵的流型及驱动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二维纳维一斯托克方程、拉普拉斯方程、泊松-玻尔兹曼方程表述电渗流微泵的计算模型,讨论了电渗流在各种工况下的流型,分析了双电层(EDL)厚度、外加垂直电势、Zeta电势、背压以及管径对电渗流(EOF)驱动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影响驱动时间的主要是管径,其他因素可以忽略;无载驱动与反向驱动时间是毫秒级,有载驱动时间是在微秒级。通过改变外加垂直电势或Zeta电势的极性,可以实现双向驱动。
仲武陈云飞
关键词:电渗流无网格算法MODIFIED
硅纳米杆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Stillinger-Weber(SW)势函数描述硅纳米杆中硅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几种硅纳米杆进行轴向拉伸研究,发现硅纳米杆拉伸时表现出来的特性与宏观脆性材料基本一致:拉伸曲线没有明显的直线部分和屈服变形部分;进一步研究发现硅纳米杆的杨氏模量和强度极限随着尺寸增大而增大,尺寸效应随尺寸增大而逐渐减弱.
付称心陈云飞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杨氏模量尺寸效应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test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nder tensile loading被引量:1
2007年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do the test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 under tensile loading with the use of Bren-ner potential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s of atoms in SWCNTs. The Young’s modulus and tensile strength for SWCNT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values found are 4.2 TPa and 1.40―1.77 TPa,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simulation, it was found that if the SWCNTs are unloaded prior to the maximum stress, the stress-strain curve for unloading process overlaps with the loading one, showing that the SWCNT’s de-formation up to its fracture point is completely elastic. The MD simulation also demonstrates the fracture process for several types of SWCNT and the breaking mechanisms for SWCN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energy and structure be-havior.
FU ChenXinCHEN YunFeiJIAO JiWei
关键词:NANOTUBEMOLECULARMODULUSCARBENE
纳米通道中离子输运机理的分子动力学仿真被引量:1
2009年
建立了一种两端带有缓冲液池的纳米通道流体电动输运的分子动力学模型,仿真了纳米通道中的离子输运过程.结果表明,纳米通道的带电表面会引起双电层(EDL)域中反号离子的富余及同号离子的衰减,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通道中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将产生稳定的电泳电流,该电流主要由EDL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反号离子的定向移动产生;当EDL域与外界有离子交换时,电场的作用会导致EDL域内Na+和Cl?离子数量的减少,平衡后,EDL域的电中性将受到破坏,对外显示的电性取决于表面电荷的特性;EDL域内离子分布与连续理论预测的结果相差很大,如壁面附近Na+浓度峰值远低于理论预测值;提高表面电荷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反号离子在通道中的传输效率,同时降低同号离子的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证实了经典扩散双电层理论模型无法准确描述纳米通道中的离子分布,探明了相关实验现象的产生机理以及纳米通道中离子传输效率与表面电荷密度的关系,为纳米泵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敏陈云飞仲武杨决宽
关键词:离子输运
纳米通道中电渗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纳米通道中NaC l溶液的电渗现象。模拟结果表明,与上下两板带同性电荷相比,当纳米通道的上下壁面所带电荷电性相反时,通道中水的浓度分布大致相同,而离子浓度分布,水的速度及通道中的电势分布相差很大。具体表现在:Na+主要聚集在带负电的硅板附近,C l-主要聚集在带正电的硅板附近,通道中部出现电荷倒置现象;在通道下部的区域水的速度为负值,而在上部区域速度为正值;电势在硅板附近呈指数分布,其值在下硅板附近为正,在上硅板附近为负,在模拟区域中段,电势在通道下部区域由正值变为负值,在通道上部区域由负值变为正值。此外,模拟结果还表明:纳米通道中的速度流型随通道壁面电荷分布的改变而改变。
田菲陈云飞
关键词:电渗流剪切流
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的优化与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比较了小型机群中模拟小规模粒子系统采用原子分解和区域分解算法的模拟时间。针对原子分解算法,优化了各进程粒子的受力计算,尤其对严重影响并行效率的全局通信进行了优化,最终使得并行效率提高了30%以上。使用该优化算法对固态氩的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吻合,大大缩短了时间。
刘正华杨决宽陈云飞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非阻塞通信
单壁碳纳米管拉伸试验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Brenner势函数描述碳纳米管中碳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几种单壁碳纳米管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得出其Young模量为4.2 TPa,强度极限为1.40~1.77 TPa.在对碳管拉伸过程中,发现只要应变不达到断裂极限,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沿加载曲线返回,表明在碳纳米管的拉伸过程中没有塑性应变;对碳纳米管的拉伸断裂过程进行了仿真,从能量和结构变化方面对碳纳米管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
付称心陈云飞焦继伟
关键词:碳纳米管分子动力学碳烯
纳米管道中电渗流的分子动力学仿真
2006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荷密度下圆柱形纳米管道中溶液粒子分布情况及电渗流特性.采用更为接近工程实际的纳米管道模型,在管道中段离散分布一定数目的单位元电荷,平衡后,再取出该段在两端加上电场进行电渗流驱动过程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表面电荷密度越大,电荷倒置现象越明显,电荷倒置现象对电渗流有直接影响;其次,仿真结果也表明基于连续体理论的Poisson-Boltzman方程已不能准确地描述纳米管道中的离子分布情况,尤其是在靠近管壁附近,该方程得到的离子浓度与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其边界条件作适当改变后,在管中心区域其预测结果可以与模拟结果吻合得较好;而在靠近管壁的区域由于溶液粘度发生变化,连续理论的预测与模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王桂明陈敏华杨决宽陈云飞
关键词:电渗流分子动力学模拟
Study on impurity desorption induced by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based on a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
2006年
With the advantages on non-equilibrium heating and desorption induced by electronic transition, the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introduces a new way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mpurity pollution adsorbed on a solid thin film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A model based on stochastic processes was established for stimulated desorption induced by the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to interpre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opti-cally excited hot electrons with the adsorbed molecules in a metal substrat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a time-dependent desorption probability of adsorbed molecules and indicate that how key parameters of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such as incident laser energy flux, pulse duration, and wavelength of pulse,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desorption probability.
CHI Yinsheng1, LIN Xiaohui1, ZHUANG Ping1 & CHEN Yunfei1,2 1.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关键词:FEMTOSECONDPULSESTOCHASTI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