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9MS38)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1
- 相关作者:付双喜楚荣忠张鸿发何金梅陈添宇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次超级单体风暴三维结构及回波特征量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2005年5月30日甘肃中部一次超级单体风暴三维结构及回波特征量。[方法]利用兰州CINRAD/CC多普勒雷达监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甘肃中部一次罕见的超级单体风暴三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青藏高原东北侧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三维结构及其回波特征指标,以寻找这次出现罕见大冰雹的原因。[结果]这次大范围强风暴是在蒙古冷涡、低空急流、地面冷锋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主体回波发展成熟时期,在反射率因子图上,低层风暴左前方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右后侧呈现典型的钩状、"人"字型回波特征;低层有界弱回波区(穹隆)与高层强回波悬垂体相对应;强反射率因子区超过60 dBz;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呈现一个弱中气旋。VIL的跃增特性可作为判断冰雹增长开始的指标之一,几乎所有VIL密度≥4.00 g/m3的风暴对于判断降大冰雹(直径≥20 mm)的可能性比VIL具有更明显的指示意义。[结论]该研究为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和人工防雹提供参考。
- 何金梅付双喜陈添宇
- 河西走廊中部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被引量:20
- 2009年
- 利用张掖C INRAD/CC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自动站逐时雨量、DEM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30日~7月2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地形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是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具有典型地形影响降水的回波特征;积状云主要由祁连山地形影响产生对流泡发展而成,降水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北坡和龙首山脉的西南侧;速度场上反映出低层冷平流、中高层暖平流的流场,致使这次降水持续发展,回波处于稳定;中低层负速度区面积增大,正速度区面积缩小,气流场为大尺度的辐合与暖平流叠加而成,为后期降水的水汽输送和加强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风廓线产品(VWP)上可以确定垂直风切变、冷暖平流及回波高度,进而推断降水的强度及生消;特殊的口袋状地形是造成局地强降水机理的主要原因。
- 付双喜张鸿发楚荣忠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降水过程气流场水汽输送
- 一例长生命史超级单体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本文用兰州CINRAD/CC多普勒雷达监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甘肃中部一次罕见的超级单体风暴的演变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范围强风暴是在蒙古冷涡、低空急流、地面冷锋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强风暴从定西...
- 付双喜何金梅
- 关键词:中气旋钩状回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