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2702)

作品数:43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裴雪涛曹谊林周广东王韫芳刘伟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24篇干细胞
  • 12篇软骨
  • 11篇分化
  • 10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充质干细胞
  • 8篇体外
  • 6篇骨髓基质
  • 6篇骨髓间充质
  • 5篇软骨细胞
  • 5篇胚胎
  • 5篇胚胎干细胞
  • 5篇组织工程化
  • 5篇基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骨细胞
  • 5篇肝细胞
  • 4篇微胶囊
  • 4篇细胞分化
  • 4篇免疫

机构

  • 19篇军事医学科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裴雪涛
  • 16篇周广东
  • 16篇曹谊林
  • 16篇王韫芳
  • 12篇刘伟
  • 10篇南雪
  • 9篇白慈贤
  • 7篇施双双
  • 6篇崔磊
  • 5篇管利东
  • 5篇马小军
  • 5篇王为
  • 5篇刘大庆
  • 5篇张路
  • 5篇岳文
  • 4篇张文杰
  • 4篇刘天一
  • 3篇吕国军
  • 3篇刘霞
  • 3篇岳慧敏

传媒

  • 5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Scienc...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7篇2007
  • 4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慢病毒转染RNAi技术沉默胆固醇7α羟化酶的基因表达,降低肝细胞中胆汁酸的分泌
2008年
为了降低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 system)中肝细胞胆汁酸的分泌,构建了胆固醇7α羟化酶慢病毒RNA干涉载体,并转染人肝脏细胞(L-02)。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评估转染效率后进行流式分选,获得高表达慢病毒干涉载体的细胞,并以野生型L-02细胞和仅转染pSicoR空载体的L-02细胞作对照,观察肝细胞胆固醇7α羟化酶的表达以及培养上清中总胆汁酸含量。利用半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了转染细胞中基因的干涉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mRNA水平,转染慢病毒siRNA载体的L-02细胞,其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的表达量仅为野生型L-02细胞表达量的31.2%,为转染pSicoR空载体的L-02细胞的34.1%,干涉效率分别为68.8%和65.9%,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胆固醇7α羟化酶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表明转染慢病毒siRNA下调了肝细胞中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的表达,减少了胆汁酸的分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RNAi技术可以获得低表达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的肝细胞,并有效降低肝细胞中胆汁酸的分泌,为临床上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应用奠定基础。
郑吉春裴海云杨印祥姚海雷罗海英王婧陈琳南雪白慈贤王韫芳岳文裴雪涛
关键词:RNAI慢病毒肝细胞胆汁酸
β1转化生长因子浓度对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软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浓度对体外诱导猪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影响,明确TGF-β1诱导剂量对细胞分化的作用,为体外软骨构建提供适宜的诱导因子应用浓度参数。方法 抽取8周龄猪髂嵴骨髓,应用贴壁法分选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获得BMSCs,收集第2代细胞,以5×10^7个/cm。细胞的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材料上(直径5mm,厚度2mm),7d后应用不同浓度TGFβ1(A组:5ng/ml、B组:10ng/ml、C组:20ng/ml、D组:50ng/m1)与IGF-1(50ng/m1)及地塞米松(40ng/m1)组成诱导剂,分别进行体外诱导培养。8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体积、湿重及聚合蛋白多糖(GAG)定量,组织学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结果 B、C、D组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组织学结构较为类似,有明显的软骨陷窝,分布有大量Ⅱ型胶原及GAG;A组软骨陷窝结构较少,胞外基质染色较浅。B、C、D组的组织湿重、体积和GAG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 诱导三维支架上的BMS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过程中,10ng/ml的TGF-β1诱导浓度具有良好的促分化效能,TGF-1的促分化作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刘天一周广东陈瑾君崔磊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软骨
生物发光成像的特点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生物发光成像(BLI)是通过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细胞或DNA,在ATP及氧气存在条件下,催化荧光素的氧化反应而发光.从而能够直接监控活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该文通过比较BLI与MRI,PET、放射成像的异同,以及BLI在肿瘤、干细胞和免疫细胞运输、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应用,为更好地推广BLI的应用提供依据。
杨丽平赵敬湘裴雪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光学荧光素酶类肿瘤干细胞
微囊微环境体外扩增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
2009年
背景:由于单份脐血所含的造血细胞数量有限,目前只能用于儿童或低体质量成人血液病和急性辐射损伤等疾病患者,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微囊微环境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扩增的影响,以及此过程中可否使造血干/祖细胞在扩增的同时仍维持其未分化状态。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6/2007-09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材料:正常足月产新生儿脐带血由大连市妇产医院提供,提供者知情同意。方法:Ficoll法梯度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静电液滴法在生理条件下进行微囊化包封和体外培养。以同条件平面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微囊化脐血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脐血细胞总数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过程中CD34+细胞扩增情况;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扩增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脐血细胞在微胶囊内持续增殖,并以聚集成团的三维方式生长,两种培养方式对脐血细胞总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对比CD34+细胞扩增和细胞集落的生成发现,微囊化培养脐血细胞的CD34+细胞数量和集落密度均在培养第6天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平面培养3d时所达到的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至12d后平面培养细胞的CD34+细胞和集落形成能力几乎检测不到,而此时微囊化培养的CD34+细胞数量和集落密度仍与平面培养的扩增高峰相近。结论:微囊化培养能有效扩增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并显著减缓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进程,维持其多分化潜能,提示微囊为造血干/祖细胞维持未分化状态的扩增提供了特殊的微环境。
李双月王华郭昕孙志杰吕国军王为马小军
关键词:造血干祖细胞扩增微胶囊微环境脐血
肿瘤相关蛋白spindlin 1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英文)
2014年
目的制备spindlin 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spindlin 1的功能研究和肿瘤筛查奠定基础。方法 spindlin 1-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spindlin 1-GS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切除GST后,将纯化的spindlin 1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Hitrap Protein A柱纯化spindlin 1抗血清,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ELISA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spindlin 1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00。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表明,纯化的spindlin 1多克隆抗体能够与转染pAdeasy-myc-spindlin 1载体的HeLa细胞抽提物中spindlin 1蛋白结合,与Myc抗体检测位置一致。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转染增强型绿色荧蛋白(EGFP)和spindlin 1(pEGFP-C3-spindlin 1)的HeLa细胞发绿色荧光,其细胞核中有spindlin 1蛋白表达。且spindlin 1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卵巢癌组织中的spindlin 1蛋白。结论成功制备肿瘤相关蛋白spindlin 1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检测细胞和组织中spindlin 1蛋白表达。
陈琳曾泉张鹏王静雪秦立篷吕洋南雪岳文裴雪涛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卵巢肿瘤
肝细胞微囊化移植——肝病细胞治疗的新希望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一种新的肝病细胞治疗方法,即肝细胞微囊化移植.对其概念、优缺点、安全性、时效性及其在国际医学界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滕越王韫芳裴雪涛
关键词:肝细胞微囊化肝衰竭细胞治疗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及体外向类角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细胞等不同胚层来源的细胞分化。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并向类角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完成。实验方法:取20~45岁健康女性(已取得患者同意)脂肪组织行脂肪抽吸术后的脂肪颗粒。参照Zuk等方法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取培养的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周期。取状态良好、融合至瓶底80%的第20代细胞,在5mg/L的秋水仙素处理后采集分裂细胞,以Giemsa染色进行核型分析。取第3代细胞以5μm维甲酸和5μg/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培养基向角质细胞诱导分化。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为0.05胎牛血清的L-DNMEM培养基。实验评估: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质细胞的标志物CK19。结果: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CD29、CD90、CD44呈阳性,而CD34呈阴性。②细胞增殖曲线呈S型,接种的前3d细胞处于滞留期,3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6d后进入平台期,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约为29h。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80%以上处于G0和G1期。③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数目2n=46,核型46,xx,为女性正常核型。④对照组细胞贴壁后,呈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呈长梭形,排列成漩涡状,贴壁较好。诱导组从诱导的第3天开始,细胞逐渐变成不规则,诱导第10天出现铺路石改变,形似角质细胞。⑤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显示,部分细胞专一地对CK19抗体呈阳性反应,有棕色染色。结论:可从人脂肪抽吸物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向类角质细胞分化。
王先成乔群管利东王韫芳裴雪涛何利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
表面活性剂和全氟三丁胺对可移植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实验以球磨法测定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破碎率,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标记的蛋白是否进入微胶囊,考察了加入表面活性剂F68和全氟三丁胺对不同直径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免疫隔离性能和通透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直径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破碎率的分析,基本确定了添加F68及全氟三丁胺的浓度对不同粒径微囊的机械强度产生了不同的协同影响。控制F68和全氟三丁胺的浓度配比及减小微囊的直径可以减小F68和全氟三丁胺对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机械强度的影响。而表面活性剂和全氟三丁胺的加入基本不影响微胶囊的免疫隔离性能和通透性能。
王喆王为于炜婷吕国军谢红国林军章李晓霞马小军
关键词:破碎率生物材料
胚胎干细胞自我复制及亚全能分化特性维持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因子与细胞内的多种转录因子通过一定的信号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网络,共同调控胚胎干细胞的自我复制.本文对维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亚全能分化特性的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以及它们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胚胎干细胞自我复制及亚全能分化特性维持的分子机制.
刘雨潇吉蕾王韫芳裴雪涛
关键词:自我复制信号网络分子机制
构建组织工程化耳廓软骨修复体被引量:2
2008年
因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肿瘤造成的外耳缺损或缺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目前治疗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取的自体肋软骨,并对其雕刻成型重建患耳。但其不同程度的存在耳廓造型不一,供区继发缺损等问题。组织工程技术嘲的出现无疑为无(微)创修残补缺提供了可能。目前的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主要是利用自体软骨细胞或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接种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可降解支架上,通过特定的培养构建方法,最终形成软骨组织以修复缺损。
张路周广东曹谊林
关键词:耳廓软骨组织工程化修复体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软骨细胞自体肋软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