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

作品数:70 被引量:619H指数:15
相关作者:刘海文曾刚朱玉祥谢旻李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降水
  • 11篇气候
  • 8篇年代际
  • 7篇夏季
  • 7篇暴雨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年代际变化
  • 5篇热带
  • 4篇低涡
  • 4篇中尺度
  • 4篇气溶胶
  • 4篇微物理
  • 4篇环流
  • 4篇急流
  • 3篇地形
  • 3篇遥感
  • 3篇喷雾
  • 3篇喷雾降温
  • 3篇气候变化

机构

  • 17篇南京信息工程...
  • 15篇成都信息工程...
  • 11篇中国气象局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重庆市气象局
  • 7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气象局成...
  • 5篇重庆市气候中...
  • 4篇东华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重庆市人工影...
  • 2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市气象局
  • 2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作者

  • 10篇刘海文
  • 8篇曾刚
  • 6篇朱玉祥
  • 6篇谢旻
  • 5篇董新宁
  • 5篇李艳
  • 4篇陈勇航
  • 4篇顾建峰
  • 3篇鲁小平
  • 3篇陈阿林
  • 3篇卢萍
  • 3篇嵇涛
  • 3篇王中
  • 3篇张华
  • 3篇肖益民
  • 3篇吴建峰
  • 2篇倪东鸿
  • 2篇程龙
  • 2篇朱翠霞
  • 2篇李忠贤

传媒

  • 8篇大气科学学报
  • 5篇气象科学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高原气象
  • 3篇大气科学
  • 3篇高原山地气象...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气象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区划被引量:12
2014年
旅游气候适宜度是安排旅游活动的重要依据.文章以GIS空间插值及空间回归为手段,构建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生成山东省综合舒适度空间分布图,对其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并进一步实现了全省旅游气候的定量区划.实践表明:全省大部分地区以5月、9月、10月为最佳旅游期,11月~次年3月是不舒适的月份,全省可划分为鲁西内陆平原旅游区、鲁中南山地旅游区和半岛滨海旅游区.
张秀美杨前进何志明李月臣熊娇
关键词:旅游气候舒适度温湿指数
WRF/CALMET/BP预报系统对内陆山区风电场的一次滚动预报检验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以中尺度数值模式WRF/CALMET作为风电场预报系统的动力模块,及BP神经网络法(BP-ANN)作为风电场预报系统的统计订正方法,对重庆市齐跃山风电场进行了一次时间分辨率为5 min的24 h风速、风功率的滚动预报试验,探讨了适用于中国典型内陆山区的风电场预报系统。结果显示:以WRF/CALMET/BP组成的动力—统计预报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内陆山区的风场特征,系统对正午至傍晚时段的风速预报准确率较高。WRF/CALMET动力模式对于风速中心振幅的模拟能力较好,经过BP神经网络订正后,模拟结果会趋于均值。不同风速段中,模式对低风速段(3~8 m·s^(-1))的预报效果较好,BP神经网络对中风速段(8~14 m·s^(-1))预报结果的订正效果最明显。
刘伟李艳杜钦
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在重庆夏季旱涝预测中的应用
2022年
利用1961—2010年重庆34个气象观测站夏季降水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130项环流指数,采用机器学习的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方法建立重庆夏季旱涝预测模型,通过2011—2018年预测效果检验发现,夏季同期环流指数决策树模型和前冬海温指数决策树模型预测的8 a降水异常趋势均正确,比考虑单一指数的PC评分分别提高37.5%和12.5%。此外,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重庆2014—2018年的夏季降水,5 a平均PS、CC和PC评分分别是84.6、0.27和67.1,相比于业务发布预报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且随机森林的预测质量较为稳定。
董新宁向波周杰李永华曾春芬
关键词:夏季旱涝决策树
马斯克林高压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年际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NCEP/NCAR、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盛夏(7、8月)降水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马斯克林高压(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年际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1974年以后开始减弱。在强关系阶段(1951—1973年),马高与中国东部盛夏降水的显著负相关中心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在弱关系阶段(1974—2011年),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的负相关关系变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正相关关系变强。导致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年际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原因是:中国东部地区(不)受来自马高的异常偏南气流影响,使得华北盛夏降水偏多(少),两者关系偏强(弱)。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年际关系发生的年代际变化,是中国东部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南涝北旱"的原因之一。
张婕武芳刘文菁刘海文
关键词:马斯克林高压华北降水年际关系年代际变化
近20a孟加拉湾海表温度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美国NOAA现代极高分辨率辐射仪(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提供的1993—2012年逐日海表温度(SST)资料,利用季节经验正交函数(S-EOF)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孟加拉湾海表温度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的(6~14°N,85~95°E)海区海表温度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具有重要指示意义,该海区海表温度异常(SSTA)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存在密切的正相关,通过了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即当孟加拉湾海表温度正(负)异常时,南海夏季风晚(早)爆发。应用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的ECHAM5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在孟加拉湾关键海区进行了敏感性数值试验,发现在关键海区降低其5月海表温度02℃的情况下,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相应提前5 d左右,而在升高02℃情况下,南海夏季风推后10 d左右爆发。在孟加拉湾5月海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促使80~100°E的越赤道气流增强,南海区域西风分量增强,进而促使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
吴丹晖曾刚
长江上游重庆段径流变化归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长江上游重庆段的年径流量持续减少。首先利用MASH移动窗口滑动平均法分析重庆市长江干流寸滩、北碚和武隆3个主要水文站的径流变化特征,然后运用弹性系数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径流模拟,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1961~1990年)相比较,影响评价期(1991~2011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文站年径流减少量的贡献率分别约为25.2%~35.2%和64.8%~74.8%。(2)气候变化对月径流量的影响幅度有限,导致7月汛期径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8~10月的径流量普遍减少;人类活动对月径流量影响明显,导致7月份实际径流量减少,并进一步加剧了8~10月径流量减少的幅度。(3)两种方法都指示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定量阐明径流变化的成因有助于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协调重庆市以及长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
刘波陈刘强周森张天宇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变化
基于机器学习的成渝地区空气质量数值预报PM2.5订正方法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空气质量预报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重庆市气象局的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和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CMAQ)的预报产品,采用2018年4个代表月份(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季)成渝地区22个观测站点的PM2.5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建立基础特征变量数据集(包括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并利用训练数据集采用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深度学习RNN-LSTM)进行模型训练,订正了成渝地区PM2.5数值预报.其中,通过Lasso回归算法对成渝地区4个区域分别进行变量优选,优化模型,利用测试数据集对模型进行测试并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3种机器学习方法订正后的PM2.5小时浓度相比CMAQ模式模拟预报结果,偏差显著降低,相关系数显著提高.其中,随机森林回归和RNN-LSTM的订正效果优于Lasso回归,区域统计与站点统计结果较为一致;Lasso回归订正后的均方根误差减小50%左右,相关系数达70%,随机森林回归和RNN-LSTM订正后的均方根误差减小70%左右,相关系数达90%,随机森林回归与RNN-LSTM订正后的偏差范围相比Lasso回归集中范围更窄,最大概率分布更集中;3种方法对不同季节的订正效果与全年一致,其中,冬季订正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我国重点城市群区域-成渝地区PM2.5浓度的大气污染预报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芦华谢旻吴钲刘伯骏高阳华陈贵川李振亮
关键词:PM2.5浓度
近30余年来盛夏东亚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频率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青藏高原积雪的关系被引量:15
2013年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在将地面风分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基础上,分析了近30余年来盛夏东亚季风频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盛夏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频率和前期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均在21世纪初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频率由较少改变为较多,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则由深变浅。由于青藏高原积雪厚度发生了年代际变浅,说明青藏高原发生了年代际变暖和南亚高压变强,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强,使得其下游对流层低层(18°~28°N,108°~118°E)的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增强,有利于东亚西南季风频率的增加;同时,由于高原发生湿反馈作用,使得淮河地区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多,由Sverdrup涡度平衡关系,降水的异常增多通过潜热释放,使得东亚副热带高压异常加强,而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强则有利于盛夏东亚东南季风频率发生年代际增加。
程龙刘海文周天军周天军
关键词:西南季风高原积雪年代际变化
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结合在冬小麦区域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是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之一,能够解决单独利用遥感或作物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开展大范围、区域性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和产量预测,首先对作物模型WOFOST进行了订正和验证,使得调整后的模型适于模拟河南新乡县冬小麦生长;根据实际生产分三类情形模拟新乡县2002—2003年度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利用全生育期内能获取的Landsat-7 ETM+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结合WOFOST模型的模拟情况,确定每个像元对应的冬小麦的生长状况,从而在像元上实现了WOFOST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的模拟;最后对照比较本研究方法的结果与当年新乡县冬小麦的统计情况,结果相近,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技术可行性。
郭建茂王琦施俊怡郑腾飞杨佳
关键词:遥感作物模拟冬小麦
高原冬季雪深与重庆夏季降水的年际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冬季雪深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等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年际关系。结果表明:冬季高原积雪与重庆夏季降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期青藏高原冬季雪深越深(浅),重庆夏季降水则偏多(少)。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重庆夏季降水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期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深时,在当年夏季,中国大陆东部以及西太平洋地区500 h Pa位势高度距平场呈"+-+""三极"型分布,表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南,东亚夏季风偏弱,异常偏弱的东亚夏季风使得来自南海、中南半岛和日本海的两支水汽在长江流域辐合,有利于重庆夏季降水的偏多;当青藏高原积雪偏浅时,中国大陆东部以及西太平洋地区500 h Pa位势高度呈"+-""偶极"型分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东亚夏季风异常偏强,使得来自索马里越赤道的异常偏强的水汽一直延伸到我国的东北地区,重庆在单一的暖湿气流控制之下,不利于在重庆地区形成水汽的辐合,导致重庆夏季降水偏少。
吴树炎顾建峰刘海文周括傅宁朱玉祥
关键词:气象学积雪青藏高原年际关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