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75)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云峰严胜柒崔明昆赵卫敬刘春霞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灯盏
  • 3篇灯盏花
  • 2篇胚状体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设计
  • 2篇魔芋
  • 2篇快繁
  • 1篇信号
  • 1篇形成层
  • 1篇叶片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蔗糖
  • 1篇蔗糖浓度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激素
  • 1篇植株
  • 1篇设计软件
  • 1篇同源性
  • 1篇胚状体诱导

机构

  • 10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昆明学院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0篇张云峰
  • 8篇严胜柒
  • 3篇官会林
  • 3篇王玥
  • 3篇崔明昆
  • 3篇刘春霞
  • 3篇赵卫敬
  • 2篇谢庆华
  • 2篇杨中保
  • 1篇赖思晨
  • 1篇杨晓虹
  • 1篇李玥
  • 1篇张扬
  • 1篇李周
  • 1篇何凤明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灯盏花小孢子发育及其与花器形态变化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灯盏花两性小花中雄核发育呈现出高度的不同步化,给单核花粉时期的准确判定带来不便。而准确判定灯盏花单核花粉时期的小花形态,可为下一步进行灯盏花繁殖生物学及花药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实验结合两性小花顶端的色泽、苞片的形态、小花的长度与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观察,对灯盏花小孢子发育及其花器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当灯盏花两性小花顶端色泽为嫩绿,苞片开放度为D,小花长度在0.1~0.17cm时,单核花粉的比例可达50%左右。结论以小花顶端的色泽、苞片的形态、小花的长度为标准可有效判定灯盏花小孢子发育阶段。
赵卫敬严胜柒崔明昆张云峰官会林
关键词:灯盏花小孢子发育花器形态
基于响应面设计茎段形成层培养猕猴桃幼苗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降低猕猴桃组培快繁中的污染率,提高其繁殖效率,该文以猕猴桃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两步培养法进行茎段形成层的愈伤及成苗诱导研究,并利用响应面设计软件对NAA浓度、6-BA浓度、低渗处理时间进行了各条件的优化,同时通过组织切片确定愈伤的来源及幼苗的形成方式。结果表明:(1)培养过程中撕除茎段周皮能显著降低污染率,用200~400 mg·L^(-1)的PVP处理猕猴桃茎段可有效防止去皮茎段的褐化。(2)愈伤诱导的最佳条件为预培养28.3 h、NAA 4.45 mg·L^(-1)、6-BA 0.28 mg·L^(-1),而幼苗形成的最佳条件为预培养26.4 h、NAA 4.84 mg·L^(-1)、6-BA 0.42 mg·L^(-1)。这表明形成层愈伤诱导需较长低渗处理时间和较高生长素,而成苗诱导则需较高生长素、激动素及较短的低渗处理时间。(3)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猕猴桃愈伤组织源于形成层干细胞的分裂,且幼苗株源于胚状体的发育。综上结果表明,通过除去猕猴桃嫩茎周皮,外加抗氧化、低渗处理,可有效降低猕猴桃组培快繁中的污染率,提高繁殖系数和胚状体发生率,为猕猴桃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段新钰郭婷语王朝兰申婷严胜柒张云峰
关键词:组培快繁
谢君魔芋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其变异的RAPD检测
2010年
试验在魔芋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谢君魔芋不同变异植株的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CTAB法可以得到纯度高的DNA样品,利用8条随机引物可以鉴定出谢君魔芋的变异。对9株谢君魔芋复叶分裂方式、气生球茎生成个数、叶柄色泽(斑纹)不同变异系的检测结果表明,其RAPD扩增结果均有差异,变异系间的相似性系数分布范围在0.440~0.800,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714,其中植株1与植株8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800,植株1与植株3的相似系数最小,为0.440。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9株谢君魔芋变异株归于3类,并建议在谢君魔芋变异株系选择上可将叶柄色泽(斑纹)作为主要选择指标。
王玥刘春霞杨中保严胜柒李建吴诗斌谢庆华张云峰
关键词:RAPD
魔芋叶片离体诱导试管微球茎发生的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09年
以白魔芋、花魔芋、谢君魔芋的试管苗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对魔芋试管微球茎离体发生的诱导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叶片诱导试管微球茎发生的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及碳源组合是主要的限制因子。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NAA 0.5 mg/L、KT 0.5 mg/L,碳源组合为4%S(蔗糖)+4%M(甘露醇)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温度28℃、光照8 h/d、光照强度800 lx为最佳培养条件。在该条件下,3个魔芋种的3种外植体(复叶、复叶块、小叶片)的微球茎诱导率均在88%以上。
张云峰谢庆华严胜柒官会林谢世清
关键词:魔芋离体诱导
利用无菌苗叶片建立黑果枸杞高效繁殖体系
2021年
试验在对单粒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花青素测定的基础上,以黑果枸杞无菌苗为外植体,利用响应面设计Design-Expert软件就激素浓度及C源组合对诱导响应率、愈伤诱导率及植株形成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及愈伤诱导的最佳条件为6-BA 0.92 mg/L、NAA 0.45 mg/L、C源组合蔗糖为2.26%;而植株形成率的最佳条件为6-BA 1.15 mg/L、NAA 0.38 mg/L、C源组合蔗糖2.93%。愈伤诱导过程中碳源组合与激素间存在较强的互作,组织切片所采取的诱导途径可能是胚状体再生途径,RAPD检验显示后代的变异率低,表明利用该繁殖体所培育的幼苗后代可维持母系的优良性状。
何凤明郭加元申婷马关雪严胜柒张云峰
关键词:响应面设计
“楚红”猕猴桃叶片一次成苗诱导的快繁技术被引量:3
2019年
以无菌萌发的'楚红'猕猴桃幼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不同浓度组合对叶片不定芽直接诱导的影响,同时对不定芽所形成幼苗的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期为建立猕猴桃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幼嫩叶片在MS+3.0 mg·L-1 6-BA+0.3 mg·L-1 NAA培养基中培养40 d后,可从叶片直接诱导出可用于生根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7.5%。不定芽诱导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7 mg·L-1 IBA+30 g·L-1蔗糖,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高达26条。按该繁殖方法,1粒猕猴桃种子,1年后可得到800万株幼苗,且通过切片观察,不定芽发生途径为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马关雪钟万高段新钰谢紫逊李子明张云峰
关键词:不定芽
灯盏花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在替代资源寻找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灯盏花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从相似物种中寻找替代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方法通过灯盏花与部分菊科植物的ITS序列构建系统树以及和其它物种的ITS序列构建系统树来分析ITS构建的属间系统树、目间系统树与传统系统树相比的同源性差异,以探究灯盏花的遗传背景,进而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结果 ITS在属内系统发生上表现出可靠性。结论利用ITS寻找近源替代物种是可行的。
杨中保刘春霞赵卫敬崔明昆严胜柒杨晓虹张云峰
关键词:灯盏花ITS同源性
植物磷饥饿信号与激素信号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磷酸盐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不可缺少的因子。然而在自然和农业环境中,植物可利用的磷酸盐极为低下,从而提高植物对磷酸盐的利用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就缺磷环境下植物体内相应的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赖思晨张扬张云峰李玥严胜柒
关键词:磷酸盐信号植物激素
氮、磷营养限制及光照、蔗糖浓度对黄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黄酮是生物体内具有重要功能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含量与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及功效都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就氮磷元素及光照、蔗糖浓度对黄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刘春霞王玥严胜柒崔明昆张云峰
关键词:光照蔗糖基因表达
汞、镍对灯盏花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及不同再生途径植株的遗传分析
2009年
为探讨汞和镍重金属胁迫环境对灯盏花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以灯盏花叶片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 Hg2+、Ni2+及其组合的无激素MS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发现 Hg2+、Ni2+对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不仅与浓度有关,而且与处理的时间有关,且 Hg2+对灯盏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将所产生的愈伤组织转入无激素MS培养基和含 Hg2+、Ni2+重金属离子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结果表明,来源于所有培养基的愈伤组织均能形成不定芽和分化出胚状体;其中Ni2+诱导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形成率远低于 Hg2+诱导的,且当浓度组合为0.04mg/L Hg2+和0.05mg/L Ni2+时,不定芽形成率最低;而低浓度 Hg2+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胚状体形成率较高,其中,0.02mg/L Hg2+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胚状体发生率最高。同时,实验还对灯盏花不同再生途径植株进行RAPD分析并运用Nei氏相似系数矩阵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定芽来源植株比胚状体来源植株更容易发生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灯盏花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王玥李周赵卫敬严胜柒官会林张云峰
关键词:灯盏花愈伤组织胚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