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523)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晓辉张建祥魏艳玲李淑慧邓有才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多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系...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靶点
  • 1篇孕期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刺激
  • 1篇神经退行性
  • 1篇神经退行性变
  • 1篇肾素
  • 1篇肾素血管紧张...
  • 1篇肾素血管紧张...
  • 1篇紧张素
  • 1篇课程
  • 1篇教学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3篇李晓辉
  • 1篇周见至
  • 1篇郝丽云
  • 1篇张星星
  • 1篇刘雅
  • 1篇贾乙
  • 1篇张海港
  • 1篇贺小艳
  • 1篇邓有才
  • 1篇李淑慧
  • 1篇魏艳玲
  • 1篇张建祥
  • 1篇李礼轩

传媒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nflammation during pregnancy in rats leads to early aorta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adult offspring
<正>Aim:Previous findings from our laboratory have shown that exposure to inflammation stimuli induced by lipop...
Shan-yu ZHAOYa LIUXiao-hui LI
关键词:INFLAMMATIONPREGNANCYCONNEXIN
文献传递
Tau蛋白异常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Tau蛋白病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2011年
Tau蛋白是神经细胞特有的微管相关蛋白,其基本功能是促进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维持正常神经轴突运输及微管稳定性。既往基于尸检发现脑部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与神经细胞形态异常及凋亡之间呈良好的平行关系,因而NFTs被认为是引起神经退行性Tau蛋白病的重要原因,并认为与Tau蛋白的过磷酸化有关;但新近发现单纯Tau蛋白磷酸化并不足以形成NFTs,还必须有其他诸如糖基化、脯氨酸异构化、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机制的协同,其他如Tau蛋白基因突变、自噬的抑制等也与NFTs形成有关。尤其是最近采用转基因活体动物和多光子影像技术的研究显示,NFTs可能只是疾病晚期的临床表现,而可溶性的Tau蛋白才是启动下游病理反应的关键因素。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抑制Tau蛋白还可以阻止Aβ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记忆损害,换言之即Aβ的毒性是Tau蛋白依赖性的。随着近期对Tau蛋白异常介导神经退行性Tau蛋白病及其机制的新认识以及以Aβ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宣告失败,人们愈来愈重视以Tau为靶点的药物开发。
李礼轩李晓辉
关键词:TAU蛋白神经退行性变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靶点
孕期脂多糖刺激对子代大鼠血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孕期炎症刺激对子代大鼠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孕鼠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PS)组,于孕期第8、10、12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LPS0.79mg/kg(腹腔注射),子代大鼠出生后采用无创伤尾动脉方法测定血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方法测定血管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R)、血管紧张素112型受体(AT2R)的蛋白含量。结果LPS组子代大鼠出生后第12周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1),15周龄胸主动脉血管组织的Ang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1),AT1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AR2R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1R/AT2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1)。结论孕期炎症刺激导致子代大鼠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可能是子代大鼠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贺小艳邓有才李淑慧魏艳玲郝丽云张星星李晓辉
关键词:血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开设《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我国新药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新药研究水平的相对落后及人才匮乏,在大专院校开设《新药研究与评价》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已开设《新药研究与评价》多年,本文从这门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入手,结合新药报批审评政策及相关法规的变化,和培养新药研发后备的人才需要,总结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包括教材的重新编写、教学目标的制定、讲授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新药案例的分析及自行设计实践活动的实现等多方面内容。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新药创新意识和新药研究的综合素质。
周见至张海港张建祥贾乙刘雅李晓辉
关键词: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