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80701048)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孙会强赵素芬何山李海娟李健鹏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幼孢子体
  • 6篇孢子
  • 6篇孢子体
  • 6篇马尾藻
  • 2篇盐度
  • 2篇温度
  • 2篇光照
  • 2篇光照强度
  • 1篇羊栖菜
  • 1篇有性生殖
  • 1篇幼苗
  • 1篇幼体
  • 1篇幼体培育
  • 1篇藻种
  • 1篇早期发育
  • 1篇生长率
  • 1篇生化成分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防治
  • 1篇排卵

机构

  • 8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赵素芬
  • 7篇孙会强
  • 3篇何山
  • 2篇刘东超
  • 2篇黄国辉
  • 2篇李国荣
  • 2篇李健鹏
  • 2篇李海娟
  • 1篇黄小玲
  • 1篇何红燕
  • 1篇欧祥
  • 1篇李倩茹
  • 1篇何宇轩
  • 1篇杨鹏
  • 1篇胡飞
  • 1篇何涛涛
  • 1篇陈嘉欣
  • 1篇郭圣东

传媒

  • 3篇水产养殖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雷州马尾藻种藻质量及幼苗密度对采苗量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室内与室外培养,设置雷州马尾藻(Sargassum leizhouense)雌雄种藻质量比分别为2∶1,4∶1,5∶1和6∶1,幼孢子体密度分别为1,2,5,10,15,20和30株/mL,研究了不同雌雄种藻质量比对采苗量及其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培养幼孢子体的相对生长率及存活率。结果显示:雷州马尾藻雌雄种藻质量比为4∶1时,单位质量雌体的产苗量最大,达6 604.3株/g,单位面积苗帘的附苗量最大,达63.5株/cm2。经过40 d培育,苗帘上幼孢子体存活率以雌雄种藻质量比为5∶1组最高,达56.2%,而4∶1组最低,仅20.9%。在试验范围内,培养密度对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显著影响其存活率(P<0.05)。室内培养21 d后,30株/cm2组幼孢子体存活率最低,为87.5%,与其它密度组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雷州马尾藻人工采苗适宜的雌雄种藻质量比为5∶1,有利于其幼孢子体生长、存活的适宜密度为<30株/cm2。
孙会强吉才就赵素芬李倩茹何红燕何山黄素坚梁汉磊
关键词:幼孢子体
盐度对灰叶马尾藻排卵及幼孢子体早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离体组织培养, 观察了灰叶马尾藻Sargassum cinereum 卵细胞分裂过程, 并探讨盐度对其卵释放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盐度范围(15‰~42‰)内, 灰叶马尾藻均能正常排卵, 其中盐度22‰~34‰时, 卵可集中快速放散, 而偏高或偏低盐度导致卵子释放延迟, 同时高盐(30‰~42‰)比低盐(15‰~26‰)处理的灰叶马尾藻释放更多卵子.卵从卵窝孔刚排出时为1 核卵, 在随后4h 内经核分裂形成8 核卵, 其中只有1 个子核可与精子核结合成为受精卵, 其他子核消失.受精卵的第一、二次分裂为横分裂, 而第三、四次为纵分裂, 4 次分裂历时4~5h, 之后分裂速度加快, 细胞数目迅速增多, 1d 内形成幼孢子体.第2d 以假根生长为主, 此后叶状部逐渐生长.盐度显著影响灰叶马尾藻幼孢子体早期发育, 当盐度22‰~38‰时假根生长正常, 偏高或偏低盐度均不利于假根生成和伸长, 其中高盐度对假根生长的抑制程度更强;叶状部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6‰~38‰.综上所述, 灰叶马尾藻卵释放及幼孢子体早期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6‰~34‰, 其中最适盐度为34‰.
李健鹏赵素芬孙会强刘东超李海娟李国荣
关键词:盐度排卵幼孢子体发育
雷州马尾藻幼体培育中丛簇羽藻的生态防治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弱光、低盐处理雷州马尾藻(Sargassun leizhouense)幼苗及其污染生物丛簇羽藻(Bryopsis caespitosa)。结果表明:盐度0~13,培养24h丛簇羽藻死亡率达100%;盐度20,培养24h后恢复培养2d,丛簇羽藻呈负生长,成活率由66.7%降为33.3%,而雷州马尾藻在盐度20以上呈正生长,成活率100%。光照强度0~2000lx培养3d丛簇羽藻死亡率达100%,而雷州马尾藻在光照强度300Lx以下,生长出现负增长,500~2000Lx光强时呈正生长,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其相对生长率加快,成活率为100%。因此,采用海水盐度20处理24h,光照强度300Lx培养3d,可有效防治雷州马尾藻幼苗培育中丛簇羽藻危害。
赵素芬叶特立孙会强
关键词:生态
温度与盐度对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联合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以全缘马尾藻(Sargassum integerrimum)幼孢子体为对象,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18~25℃)与盐度(27~33)对其生长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温度与盐度对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联合效应,温度的影响大于盐度。21.5℃、盐度30条件下,幼孢子体的体长增长率和体宽增长率均达到最大值,但易滋生杂藻;在光照强度5000lx、温度16.5~26.5℃和盐度25.8~34.2时,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二次效应以及二者间的联合效应对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表明此范围为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与盐度范围。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长度的平均增长率与温度、盐度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赵素芬胡飞黄国辉胡奕栋陈嘉欣何山欧祥孙会强
关键词:幼孢子体温度盐度
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有性生殖和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离体组织培养,观察了灰叶马尾藻(Sargassumcinereum)有性生殖特征,探讨了光照强度20、40、60、80、120、160μmol/(m2.s)对其有性生殖与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叶马尾藻每窝一般排卵4~6个,单核,核分裂产生2~8核卵。受精卵依次经过2次横分裂、2次纵分裂,再经多次分裂形成梨形幼孢子体。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卵及受精卵大小、分裂速度影响不显著,80~120μmol/(m2.s)时合子分裂较快。光照强度极显著影响灰叶马尾藻幼孢子体假根数量及其长度。培养第9天幼孢子体产生分枝,叶状部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适宜光强范围为40~120μmol/(m2.s),早期生长以40~60μmol/(m2.s)最适,出现分枝后以80~120μmol/(m2.s)最适。本研究结果为灰叶马尾藻的人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赵素芬李海娟孙会强李健鹏李国荣
关键词:光照强度有性生殖幼孢子体
温度与光照强度对羊栖菜幼孢子体生长率的联合效应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18~25℃)与光照强度(2 000~5 000 lx)对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is幼孢子体生长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温度与光照强度对羊栖菜幼孢子体生长率的影响具有明显联合效应,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强度。21.5℃、3 500 lx条件下,羊栖菜幼孢子体的体长增长率和体宽增长率均达到最大值;25℃时,2 000 lx比5 000 lx更有利于羊栖菜幼孢子体生长,但劣于26.5℃、3 500 lx组;5 000 lx时,18℃比25℃下羊栖菜幼孢子体具有更高的生长率,但不及21.5℃、5621 lx组。响应曲面法分析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无论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一次或二次效应均对羊栖菜幼孢子体的体长、体宽增长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在此范围内二者联合效应无显著差异。
赵素芬姚伟立郭学中何涛涛孙会强郭圣东黄国辉
关键词:羊栖菜幼孢子体温度光照强度生长率
湛江海域浒苔属Enteromorpha种类的形态与显微结构被引量:4
2013年
用比较解剖学方法观察湛江沿海浒苔属(Enteromorpha)海藻的形态结构,并结合统计分析对其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依据藻体分枝的有无、数量及分枝与主枝直径的大小等形态特征,鉴定的浒苔属海藻有6种1个变型,分别为缘管浒苔(E.linza)、肠浒苔(E.intestinalis)、扁浒苔(E.compressa)、浒苔(E.prolifera)、条浒苔(E.clathrata)、曲浒苔(E.flexuosa)和肠浒苔宽叶变型(E.intestinalis f.broadifolium)。藻体长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浒苔、条浒苔、缘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和肠浒苔宽叶变型;细胞呈多角形,藻体的位置不同其细胞大小有所变化,除曲浒苔和条浒苔外,其他4种1个变型浒苔的中部细胞最小;所有种类的细胞均有淀粉核,其中肠浒苔、缘管浒苔和扁浒苔仅1个淀粉核,而其他种出现多个淀粉核,尤其条浒苔和曲浒苔数量最多,可达6个以上。定量描述浒苔属6种1个变型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并发现浒苔属海藻非中空管状的结构特征。
赵素芬刘丽丝孙会强黄小玲何山
关键词:浒苔属
黑暗条件下连续性干出对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在黑暗条件下对全缘马尾藻(Sargassum integerrimum)幼孢子分别进行0.5、1、2、4 h 干出处理,研究干出处理对幼孢子体生长、幼孢子体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进行干出处理的对照组,0.5 h、1 h 组的短暂干出可促进幼孢子体生长(P〈0.05),幼孢子体体内两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4 h组的长时间干出可抑制幼孢子体生长(P〈0.05),幼孢子体体内两种叶绿素含量均降低(P〈0.05),类胡萝卜素、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升高(P〈0.05)并保持较高水平.在人工育苗过程中每天在黑暗条件下对幼孢子体进行短时间(0.5~1 h)干出处理,可促进幼孢子体生长,并适当提高其抗逆性以及对干旱的适应性.
欧泽奎刘东超麦铭雄何宇轩杨鹏
关键词:幼孢子体干出生化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