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516)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有志李云峰薛瑞张黎明王恒林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第309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抑郁
  • 7篇抗抑郁
  • 3篇单胺
  • 3篇单胺递质
  • 3篇递质
  • 3篇应激
  • 3篇应激障碍
  • 3篇小鼠
  • 3篇抗抑郁剂
  • 3篇抗抑郁药
  • 3篇抗抑郁作用
  • 3篇创伤
  • 3篇创伤后
  • 3篇创伤后应激
  • 3篇创伤后应激障...
  • 3篇ANTIDE...
  • 2篇度洛西汀
  • 2篇抑郁模型
  • 2篇细胞
  • 2篇活性

机构

  • 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张有志
  • 10篇李云峰
  • 7篇薛瑞
  • 4篇王恒林
  • 4篇张黎明
  • 3篇范琼尹
  • 3篇张亭亭
  • 3篇李雷
  • 3篇蒋湘云
  • 2篇仲伯华
  • 2篇何新华
  • 2篇郭颖
  • 2篇龚洁
  • 1篇张艳平
  • 1篇徐晓丹
  • 1篇郑建全
  • 1篇叶菜英
  • 1篇袁莉
  • 1篇李洋
  • 1篇胡景鑫

传媒

  • 6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药学学报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tidepressant,anxiolytic and anti-PTSD effects of YL-IPA08,a potent ligand for the transiocator protein(18 kDa)
<正>Aim:The translacator protein(18 kDa)(TSPO),previously called peripheral benzodiazepine receptor,is the key ...
Li-ming ZHANGNan ZHAOZhi-Kun QIUWen-Zhi GUOZeng-Liang JINwen-wen ZHOUHong-xia CHENYou-zhi ZHANGYun-feng LI
关键词:ANXIOLYTICANTIDEPRESSANTNEUROSTEROIDS
文献传递
Long term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improve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induced 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rats
<正>Aim:There are increasingly reports of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cognitive i...
Han-xiao GERui XUEYun-feng LIHong-weng WEIYou-zhi ZHANG
关键词:DEPRESSION
文献传递
单程延迟性应激诱导雌性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雌性SD大鼠建立单程长时应激(SPS)模型,从表观效度和预测效度2方面考察其是否能作为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雌性大鼠依次连续给予固定束缚(2 h)、强迫游泳(20 min)和乙醚麻醉各1次作为应激因子制备SPS模型,随后连续2周内每天1次ig给予舍曲林10 mg.kg-1。2周后给予足底电击刺激,次日环境重现,测定呆滞行为时间;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开场实验观察爬格次数和站立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呆滞行为时间明显延长(P<0.01),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舍曲林组大鼠呆滞行为时间显著降低,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P<0.01);各组爬格次数和站立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SPS成功诱导建立雌性大鼠创伤性应激障碍动物模型。
范琼尹薛瑞李洋张亭亭戈含笑李云峰胡景鑫张有志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雌性大鼠动物模型
新型强效5-HE/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阿姆西汀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和5-HT/NE重摄取抑制药(SNRIs)是国际疼痛学会推荐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SNRIs代表药物度洛西汀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痛和纤维肌痛,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推荐其用于化疗引起的神经痛.前期研究结果证明,阿姆西汀是新型强效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其靶标选择性和重摄取抑制作用均优于度洛西汀,显示了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多种疼痛模型评价阿姆西汀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和福尔马林镇痛实验评价阿姆西汀对急性痛和慢性疼痛的镇痛作用;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SNI)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病理痛模型(CCI)评价阿姆西汀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结果阿姆西汀(0.625~10mg·kg^-1)可剂量依赖性明显降低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2.5mg·kg^-1剂量的作用强度与度洛西汀20mg·kg^-1相当;阿姆西汀(0.625~10mg·kg^-1)可剂量依赖性降低福尔马林致小鼠急性期和迟发期舔足次数,起效剂量分别为5mg·kg^-1和1.25mg·kg^-1,其中1.25mg·kg^-1组降低迟发期反应的强度与度洛西汀20mg·kg^-1相当,度洛西汀20mg·kg^-1明显降低福尔马林致迟发期舔足次数,对急性期反应无效.在SNI模型中,阿姆西汀2.5~10mg·kg^-1可剂量依赖性升高SNI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值,度洛西汀10mg·kg^-1明显升高SNI大鼠机械痛阈值;在CCI模型中,单次和连续两周给予阿姆西汀2.5~10mg·kg^-1均可剂量依赖性升高CCI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值,度洛西汀10mg·kg^-1单次和长期给药对CCI模型大鼠机械痛觉过敏均无效.结论阿姆西汀在醋酸所致的急性痛、福尔马林导致的急性痛和慢性疼痛和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均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且对急性痛和慢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活性优于度洛西汀,阿姆西汀可能成为优于度洛西汀的镇痛候
张亭亭薛瑞范琼尹李云峰张有志叶菜英
关键词:镇痛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痛抗抑郁药
小鼠海马齿状回过表达18ku转位蛋白对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小鼠海马齿状回18 ku转位蛋白(TSPO)过表达对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为TSPO成为药物潜在新靶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海马齿状回每侧微注射携带TSPO基因的慢病毒(LV)(2×108TU·m L-1),以致TSPO过表达(LV-TSPO)。第12,14和16天进行小鼠高架十字迷宫、爬梯实验、明暗箱实验检测焦虑样行为,第18和21天进行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行为绝望模型检测抑郁样行为;行为学实验结束,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海马注射孔周围3 mm组织内TSPO蛋白水平和四氢孕酮含量。结果小鼠海马齿状回微注射慢病毒后12 d,小鼠跨格数和站立次数无明显改变;与LV组相比,LV-TSPO组显著增加小鼠进入中心区时间(14±4 vs 25±12,P<0.05);显著增加小鼠进入开臂次数和开臂时间的百分比〔(13±8)%vs(26±18)%,P<0.05;(6±6)%vs(27±6)%,P<0.05)〕;显著减少小鼠站立次数(21±7 vs 12±5,P<0.05);显著增加小鼠进入明箱的次数和时间〔18±8 vs(26±7)s,P<0.05;72±36 vs(191±90)s,P<0.05〕,提示海马齿状回TSPO过表达小鼠表现出显著的抗焦虑样行为作用;与LV组相比,LV-TSPO组明显减少小鼠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94±33 vs(36±20)s,P<0.01;137±36 vs(90±37)s,P<0.05〕,提示海马齿状回TSPO过表达小鼠表现出显著的抗抑郁样作用。与LV组相比,小鼠海马齿状回TSPO过表达可导致海马注射孔周围3 mm组织四氢孕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小鼠海马齿状回过表达TSPO具有显著的抗焦虑、抗抑郁样的行为学效应,且TSPO介导的四氢孕酮水平升高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李雷蒋湘云孙树峥郭颖龚洁张黎明王恒林李云峰
关键词:海马齿状回抑郁
18ku转位蛋白选择性配体YL-IPA08对皮质酮诱导BV-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18 ku转位蛋白TSPO选择性配体YL-IPA08对皮质酮诱导BV-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性TSPO配体YL-IPA08 1~100 nmol·L^(-1)和(或)TSPO拮抗剂PK11195 100 nmol·L^(-1)预处理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2 h,加入皮质酮200μmol·L^(-1)继续培养24 h,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SPO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四氢孕酮的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YL-IPA08 1~100 nmol·L^(-1)与阳性化合物AC-5216一样能降低皮质酮处理的BV-2细胞的凋亡率(P<0.01),且100 nmol·L^(-1)时作用最为显著,该作用能被PK11195 100 nmol·L^(-1)所拮抗(P<0.05)。细胞活性检测显示,YL-IPA08 100 nmol·L^(-1)时能显著升高细胞活性(P<0.01),PK11195 100 nmol·L^(-1)处理会拮抗该作用(P<0.01)。Western蛋白质印迹和ELISA法结果显示,YL-IPA08 100 nmol·L^(-1)时能显著增加皮质酮处理的BV-2细胞TSPO蛋白的表达(P<0.05)并显著升高培养液中四氢孕酮的水平(P<0.05),PK11195 100 nmol·L^(-1)显著逆转该现象,降低四氢孕酮的水平(P<0.05)。结论 YL-IPA08显著抑制皮质酮诱导BV-2细胞的凋亡,表现出对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TSPO蛋白的表达、升高四氢孕酮的水平密切相关。
蒋湘云张黎明夏登云孙树峥李雷郭颖龚洁张有志王恒林李云峰
关键词:细胞凋亡
新型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阿姆西汀的抗抑郁作用
目的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NRIs)的抗抑郁活性、起效速率优于5-HT重摄取抑制剂,不良反应低于三环类药物,加之其可有效缓解抑郁并发的慢性疼痛等躯体症状,目前已成为临床主流抗抑郁药物.阿姆西汀是具...
薛瑞金增亮何新华袁莉郑建全仲伯华李云峰张有志
关键词:抗抑郁剂抑郁模型单胺递质
度洛西汀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抑郁活性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以3-芳氧基-3-芳基丙胺类抗抑郁药物为研究背景,以度洛西汀为先导化合物,引入5-HT1A受体拮抗药效团代替原分子中萘环,设计合成了新型度洛西汀衍生物,以期达到安全有效、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目的。通过元素分析、1HNM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大部分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部分化合物抗抑郁有效剂量显著低于度洛西汀,同等剂量下抗抑郁作用显著强于度洛西汀,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艳平薛瑞何新华孟永刚张有志仲伯华
关键词:抗抑郁药度洛西汀5-HT1A受体
度洛西汀抗抑郁活性评价及毒性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评价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的抗抑郁活性及毒性作用,为抗抑郁剂阳性药剂量选择及同靶标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和小鼠强迫游泳两个经典的行为绝望模型,对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途径给予度洛西汀的抗抑郁活性进行评价;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途径给予度洛西汀的毒性;采用CCK-8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度洛西汀对HepG2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灌胃或腹腔注射给予度洛西汀均可剂量依赖性缩短小鼠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有效剂量范围内无中枢兴奋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灌胃或腹腔注射给予度洛西汀的LD50值分别为177.1mg·kg-1和75.5mg·kg-1;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度洛西汀可浓度依赖性降低HepG2细胞的存活率,IC50为68.8μmol·L-1。结论度洛西汀抗抑郁作用明确而稳定,急性毒性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有关,对胃肠道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反应。
薛瑞徐晓丹李诺敏张有志李云峰
关键词:度洛西汀抗抑郁剂HEPG2细胞
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小补心汤(代号:XBXT)属于经典的中药复方,出自敦煌莫高窟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由四味中药(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组成。本课题组前期通过抗抑郁综合评价体系发现小补心汤的总黄酮提取物(代号:XBXT-...
陈力
关键词:抗抑郁抑郁模型GSK3Β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