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ZX201102)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苗瞄仇惠英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1例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类患者获益最多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51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去甲基化治疗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促造血治疗的患者中,中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问显著长于高危组患者。接受去甲基化治疗及联合化疗的患者中,中低危组患者与高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高危组患者。结论低危组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接受促造血等治疗能减少输血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高危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改善预后,但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治疗,接受去甲基化治疗或联合化疗能延缓疾病进展,但仍有较多副作用影响患者整体生存。
- 杨贞徐杨苗瞄吴德沛
- 关键词: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
- 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结果,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结果患者,女,27岁,病初表现为反复心悸、呼吸困难,行心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予R-CHOP方案化疗6次,随访至2016年9月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结论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少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但总体预后较差。
- 吴小霞孙爱宁金正明吴德沛
- 关键词:淋巴瘤心脏原发性
- 无关供者脐血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种致命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SAA的重要方法[1]。脐血已成为除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之外(特别是缺乏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要造血干细胞来源[2]。目前,脐血移植(C肛)治疗恶性血液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2],但无关供者脐血移植(UCBT)治疗SAA的报道相对较少,我中心采用uCBT治疗18例SAA,现报告如下。
- 赵丽云刘立民苗瞄仇惠英唐晓文韩悦傅琤琤金正明孙爱宁吴德沛
-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衰竭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表达在allo-HSCT后aGVHD中的作用及意义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4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5例受者,收集移植后15、30、60、90 d以及当受者发生aGVHD时的外周血样本,同时收集10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检测PPARγ、γ干扰素(WN-γ)及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PPARγ表达水平与aGVHD及TH1细胞因子IFN-γ和T-bet表达的相关性.在体外进行淋巴细胞混合实验,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65例受者中移植后90d内有45例发生aGVHD(aGVHD组),20例未发生aGVHD(无aGVHD组).正常志愿者外周血PPARγ表达量明显低于移植后90 d内的受者(P<0.05).未发生aGVHD的受者移植后90 d内PPARγ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aGVHD组受者PPARγ的表达量比无aGVHD组受者表达量降低(P<0.05).发生Ⅲ~Ⅳ度aGVHD受者的PPARγ表达量显著低于发生Ⅰ~Ⅱ度aGVHD受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GVHD组,TH1细胞相关因子IFN-γ、T-bet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PARγ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5).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实验显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在25 μmol/L及以上浓度对淋巴细胞增殖剂量依赖性抑制(P<0.01).结论 PPARγ表达与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PPARγ激动剂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成为治疗aGVHD的新方法.
- 张聚斌马守宝姬玉涵徐金格谢伊瑜韩悦唐晓文傅铮铮仇惠英吴小津吴德沛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