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444)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郭利平李晶姜民周王怡王辉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丹酚酸
  • 4篇丹酚酸A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4篇酚酸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灶性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间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ICAM-1
  • 2篇ICAM-1...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李晶
  • 5篇郭利平
  • 4篇姜民
  • 3篇周王怡
  • 3篇王辉
  • 1篇周王谊
  • 1篇王婕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h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即刻、1h、4h、12h、24h取脑组织,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各组ICAM-1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组织ICAM-1mRNA在正常对照组呈低表达;模型组脑组织ICAM-1mRNA表达显著上调;丹酚酸A治疗组于相同时相ICAM-1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丹酚酸A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ICAM-1mRNA表达有关。
周王谊郭利平姜民李晶王辉
关键词:丹酚酸A脑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丹酚酸A对缺氧/复氧损伤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对缺氧/复氧(H/R)损伤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因子-1(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培养BMEC,丹酚酸A预处理20h后制作(H/R)/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BMEC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mRNA的表达。以尼莫地平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CAM-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丹酚酸A组ICAM-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酚酸A可降低H/R损伤条件下BMEC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提示阻抑粒细胞黏附作用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姜民郭利平周王怡李晶王婕
关键词:丹酚酸A
丹酚酸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丹酚酸A预处理3天后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点(0,1,4,12,24h)取脑组织,冰冻切片,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脑微血管内皮ICAM-1的表达。以尼莫地平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CAM-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丹酚酸A各组ICAM-1表达均低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P<0.05)。结论:丹酚酸A预处理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提示阻抑粒细胞粘附作用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姜民郭利平周王怡李晶王辉
关键词:丹酚酸A缺血再灌注ICAM-1
丹酚酸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丹酚酸A预处理3天后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静脉血中CD11b/CD18表达。结果:丹酚酸A预处理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静脉血CD11b/CD18表达。
姜民郭利平李晶周王怡王辉
关键词:丹酚酸A缺血再灌注CD11B/CD18中医药疗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缺血性脑损伤是目前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严重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对其防治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开颅法、光化学法、线栓法和栓塞法等。其中,开颅法因需要开颅,并发症和病死率很高。光化学法需要特殊的设备,血栓形成时易引起明显微血管损伤。栓塞法能较好模拟人体脑梗死发病机制,但受血栓栓塞部位不恒定、血栓易自溶等多种因素影响嘲,更适合对溶栓治疗的研究。
李晶郭利平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线栓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