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14-4)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军郭吉春宋振硕王让剑孔祥瑞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茶树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与试管苗保存研究初探被引量:6
- 2010年
- 选取福鼎大白茶的种子、子叶、叶片、根、短穗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结果表明:(1)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最好的外植体,适合的诱导培养基为N6+2,4 D(2.5mg.L-1);(2)愈伤组织通过多次继代培养扩大繁殖,可获得充足的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在20种分化培养基中分化生长,绝大多数愈伤能长出绿色小突起,有一部分愈伤能分化出根。
- 陈志辉
- 关键词:茶树试管苗
- 福建茶树核心种质构建的初步设想被引量:3
- 2012年
- 核心种质是指从某种作物种质资源的总收集品中,遴选出的能够最大程度代表其遗传多样性,而数量尽可能最少的种质材料收集品。构建作物核心种质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管理、鉴定与评价、创新与利用,提高种质资源库中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种质资源的交流共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多样,为进一步提高茶树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完善茶树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构建茶树资源核心种质。本文在简述茶树核心种质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福建茶树核心种质构建的初步设想,以期为茶树核心种质研究提供参考。
- 王让剑杨军郭吉春宋振硕孔祥瑞
-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核心种质
- 茶树DNA的快速抽提法被引量:2
- 2011年
- 使用简化改良的CTAB法抽提茶树(Camellia sinensis)鲜叶DNA,通过电泳和PCR检测所提取DNA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茶树DNA,步骤减少、抽提过程简单、时间短、效率高,用嫩叶和成熟叶均能抽提出高质量的DNA。
- 陈志辉钟秋生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 关键词:CTAB法
- 茶树杂交种金牡丹的种性特征及幼年期栽培技术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茶树杂交种金牡丹品质优异,适制性广,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优异,尤以香气特高、适制性特广、制优率特高,深受生产者、消费者的喜爱。在简述金牡丹种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霞浦茶区示范种植期间幼年期茶树性状表现的观察分析结果,提出金牡丹幼年期茶树以"速生、优质、高效、安全"为目标的关键栽培技术,即种植前,深翻改土;重施有机肥;建立以蓄为主的排灌系统;植树种草。种植应选择宜栽天气,规范化种植;缩小行距,增加密度。种植后,铺草覆盖;加强肥水管理;采用以生防为主的综合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草害;定剪3~4次,剪、采、养结合,培育"矮、壮、密"树冠等。
- 王让剑郭吉春杨军宋振硕曾玉林祥松汤信平
- 关键词:茶树杂交种金牡丹幼年期栽培技术
- 茶树等作物核心种质取样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核心种质取样方法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种质构建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简述近些年核心种质取样方法的研究进展。不同作物初级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微核心种质合适的取样比例分别为10%~30%、5%~30%与1%左右,这主要是根据种质资源数量与研究目的确定,但均须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且评价参数是相对一致的。在茶树方面构建初级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取样比例分别为20%与10%比较合适。
- 杨军王让剑郭吉春宋振硕孔祥瑞
- 关键词:作物茶树核心种质取样方法
- 茶树杂交种黄玫瑰的种性特征及配套栽培与加工技术被引量:2
- 2011年
- 黄玫瑰是从黄观音(♀)与黄棪(♂)的回交一代中选育出的杂交种。适制性广,制乌龙茶与绿、红、白茶,香气与制优率特高,品质优异;杂种优势强,产量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或较强,且开采期早;综合性状优异,超过对照种黄棪。在省内外推广应用,优质增效作用显著,深受生产者、消费者的喜爱。本文在简述黄玫瑰种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茶区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优质、高产、高效"和"生态、安全、低碳"为目标,实施杂交种黄玫瑰相应配套的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
- 宋振硕郭吉春杨军王让剑孔祥瑞
- 关键词:茶树杂交种黄玫瑰栽培技术
- 晒青程度与摇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有别于其他茶类最显著的品质特征是具有自然、幽雅的花香,香精油含量高,冠于其他茶类(窨花茶除外)。福建是乌龙茶的发祥地与主产区,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闽北工艺与闽南工艺,闽南传统乌龙茶以花香浓郁而倍受青睐。但是近些年来,乌龙茶加工出现一些单纯追求外形色绿、内质绿叶绿汤的现象,甚至追求“越绿越好”,
- 杨军宋振硕郭吉春王让剑孔祥瑞
- 关键词:乌龙茶摇青晒青半发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