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SZ3027)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程荣晖于立东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体系被引量:4
- 2014年
- 文章首先呈现了当下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的现状,然后从胜任力的角度对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思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构建培训体系的策略与模式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激励方式。
- 程荣晖
- 关键词:胜任力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
-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被引量:1
- 2013年
-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明确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取得高绩效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特质,用于解决辅导员聘任、培训发展、绩效评价等问题,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文章提出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体系,提升辅导员价值引领力,培养专业性人才队伍,培育职业信仰等措施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 程荣晖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职业化
- 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影响辅导员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外部情境因素和辅导员的归因特性是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职业倦怠与归因互为因果,职业倦怠源于归因,归因能够影响和改变职业倦怠的程度。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治理倡导宽松、包容、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主张高校应营造科学、务实、民主、温暖的学校育人环境;辅导员应改变、改造、提升个体特征因素。
- 于立东
- 关键词:归因理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 2013年
- 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辅导员配备不到位、事务性工作繁重、待遇偏低、职业倦怠、培训进修机会偏少和管理体制急需理顺等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提高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加大投入,制定辅导员培训进修规划;理顺关系,明晰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消除倦怠,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激励,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责任,规范辅导员准入与退出机制。
- 于立东
- 关键词: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