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475001)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樊丽娜周云王棚涛刘浩安国勇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突变体
  • 2篇拟南芥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干旱
  • 1篇TAIL-P...

机构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广州甘蔗糖业...

作者

  • 2篇刘浩
  • 1篇安国勇
  • 1篇王棚涛
  • 1篇周云
  • 1篇樊丽娜

传媒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拟南芥干旱相关突变体的远红外筛选及基因克隆
<正>非生物胁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特别是干旱和盐渍,使粮食大幅度减产。因此,植物逆境生物学一直是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气孔开度和密度是影响植物水分利
刘浩王棚涛安国勇周云樊丽娜宋纯鹏
关键词:拟南芥干旱TAIL-PCR
文献传递
拟南芥干旱相关突变体的远红外筛选及基因克隆被引量:9
2010年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都仅关注于植物对干旱反应的信号转导网络,而对其中一些很重要的中间成分却知之甚少。保卫细胞定位于植物叶片的表皮中,控制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水分的散失,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体系,可用来研究植物早期干旱信号转导机制。控制气孔的开度在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远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植物叶片表面温度的微小差异,我们成功地筛选并获得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干旱敏感突变体doi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该突变体表现为叶面温度低于野生型,且失水率比野生型高。利用TAIL-PCR技术成功克隆到该突变体基因NCED3,并利用RT-PCR方法验证了TAIL-PCR结果的可靠性。
刘浩王棚涛安国勇周云樊丽娜
关键词:拟南芥干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