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5006)

作品数:10 被引量:291H指数:8
相关作者:洪延超廖菲郑国光胡娅敏田利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降水
  • 4篇地形
  • 4篇热力
  • 3篇微物理
  • 3篇暴雨
  • 2篇对流云
  • 2篇云物理
  • 2篇云系
  • 2篇强对流
  • 2篇强对流云
  • 2篇微物理过程
  • 2篇物理过程
  • 2篇华北暴雨
  • 2篇降水影响
  • 1篇地形作用
  • 1篇动力作用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结构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秋季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广...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河北省人工影...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 1篇吉林省人工影...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作者

  • 7篇廖菲
  • 6篇洪延超
  • 3篇郑国光
  • 2篇陶玥
  • 2篇田利庆
  • 2篇胡娅敏
  • 1篇周毓荃
  • 1篇段英
  • 1篇苏爱芳
  • 1篇许焕斌
  • 1篇齐彦斌
  • 1篇周非非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气象学报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中粒子谱形状因子变化对云及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鉴于目前云数值模式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中云和降水过程大多用体积水参数化的方式描述,而不同模式所用的粒子谱不同或粒子谱的参数不同,用这些模式模拟研究云和降水的物理过程、降水形成机制、催化防雹和催化增雨机理以及预报降水等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粒子谱或谱参数不同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因此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做雹云中粒子谱参数变化的数值试验,分析了冰雹云中雨滴谱、冰晶谱、霰谱的形状参数对降雨降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谱形状参数变化,对降雨形成机制基本没有影响,对与雨滴有关的物理过程有直接影响。霰谱对地面降雹量、降雹强度、雨强的影响较大,对降雨量影响较小;对冰晶、霰以及冰雹的质量和数量产生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云中的所有微物理过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有些过程影响最为显著,它不但影响粒子的产生过程,也影响粒子的增长过程。冰晶谱对降水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各种粒子的某些形成或增长过程影响较大,有的很大。此外,冰晶谱型的变化,对不同地区云或不同个体云降水的影响程度不同,反映了滴谱谱型对云和降水影响的复杂性。利用这些研究结果,讨论了云模式的使用问题。
陶玥洪延超
关键词:粒子谱
强对流云中“穴道”的物理含义和应用被引量:30
2008年
自提出在冰雹云中存在"穴道"-"零域"结构以来,已有一批相关模拟和观测研究论文发表,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同时在探讨和应用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或疑问:如"穴道"-"零域"结构存在的条件,阵雨性对流云中是否也有类似结构,前人的研究中为何未明确指出这种结构,在应用中如何判识"穴道"-"零域"等。该文以观测实例和数值模拟作了回答,并系统地探讨了"穴道"-"零域"的物理意义和应用要领,明确了以下几点:从本质上来看"穴道"-"零域"具有的功能是云中宏、微观运动量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强对流云中一些特殊的雷达回波结构,如有界弱回波区(BWER)、无界弱回波区(WER)或悬挂回波(OE),则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在云中的气流速度与粒子的末速大小相当时,这种相互作用才起重要作用,粒子的末速比气流的速度过大或过小,其作用反映弱;对"穴道"-"零域"物理含义的探讨可深化对雷达产品的动力及物理意义的认识,这对于在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的临近预报中去寻找特征指标和判定防雹增雨作业的部位、时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许焕斌田利庆
关键词:高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拟
霰粒子下落速度对云系及降水发展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云和降水的形成是动力过程与微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云数值模式中的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云和降水发展过程有直接影响。在云数值模式中,粒子群体的下落速度都是用质量加权下落末速度公式来表达,而且不同的模式采用的公式存在差异,质量加权下落末速度中参数取值不同,引起的粒子下落末速度不同。为了了解粒子下落末速度变化对云系和降水发展的影响,对2004年8月12日一次冷锋降水过程,利用中尺度ARPS模式做模拟研究。在分析降水机制的基础上,对霰这一下落末速度较大的降水粒子,做下落末速度(Vg)的敏感性试验,从动力、热力、微物理的角度,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霰下落末速度减小对降水分布和强度、云系的移动、云系的宏观热力和动力场的影响,并给出了影响的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Vg变化对云的厚度和含水量有影响,下落末速度减小对冰晶、雪、霰的含水量垂直分布及分布随时间变化影响较大,其中,霰的含水量显著减少,雪的含水量增加,并调整了云中水质粒的空间分布;Vg减小对地面累积总降水量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降水强度的分布影响较大。Vg减小时,降水强度减小,降水时间延迟,因此,霰下落末速度变化将调整底层降水分布;对于云系的移动情况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对云中水质粒的空间分布有影响;霰下落末速度变化影响云中霰的融化和撞冻增长从而影响热力场。末速度减小时,霰和雪的融化量明显减小,导致非绝热冷却率的减小,引起下沉气流的减小。
陶玥齐彦斌洪延超
关键词:微物理热力
华北暴雨云和降水的中/微尺度结构特征(Ⅰ)——一次暴雨的天气背景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研究华北暴雨形成时的中尺度与微尺度的结构特征,选取发生于2005年7月22-24日的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0.05°×0.05°的FY2C红外TBB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发生时的天气形势、水汽输送、大气稳定度、云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登陆台风和西风槽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高空槽后的西风急流入侵到华北北部,低层副高西侧的东南急流位于华北东部,使得华北地区上空形成了有利于触发对流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天气形势。低层印度季风与我国南海夏季风对水汽的北上有重要作用,还有一部分水汽系来自副高西侧的东南风急流输送;高层水汽主要是由偏东气流经副高西侧向西,然后转向北输送到华北;华北地区的低层存在较强的水汽辐合,高层存在相对较弱的水汽辐散区,这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
廖菲胡娅敏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结构位涡
The the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 and basic flow被引量:3
2008年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ient wave and non-stationary and non-conservative basic flow. An interaction equa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zonally symmetric and non-hydrostatic primitive equations in Cartesian coordinates by using the Momentum-Casimir method. In the derivatio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transient disturbances satisfy the linear perturbation equations and the basic states are non-conservative and slowly vary in time and space. The diabatic heating composed of basic-state heating and perturbation heating is also introduced. Since the theory of wave-flow interaction is constructed in non-hydrostatic and ageostrophic dynamical framework, it is applicable to diagno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in front and the background flow. It follows from the local interaction equation that the local tendency of pseudomomentum wave-activity density depend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erturbation flux divergence second-order in disturbance amplitude, the local change of basic-state pseudomomentum density, the basic-state flux divergence and the forcing effect of diabatic heating. Furthermore, the tendency of pseudomomentum wave-activity density is opposite to that of basic-state pseudomomentum density. The globally integrated basic-state pseudomomentum equation and wave-activity equation reveal that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basic-state pseudomomentum is only dominated by the basic-state diabatic heating while it is the forcing effect of total diabatic heating from which the global evolution of pseudomomentum wave activity results. Theref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nsient wave and the non-stationary and non-conservative basic flow is realized in virtue of the basic-state diabatic heating.
冉令坤John P.Boyd
地形作用对降水微物理过程的影响
为研究地形对云和降水微物理过程的具体作用,本文选取2004年8月12日一次冷锋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地形对降水的作用,利用中尺度ARPS模式,首先进行了一次极端情况下的敏感性试验,即在模拟结果可靠的基础上,对模式区...
廖菲洪延超胡娅敏
关键词:地形降水微物理过程
文献传递
强对流云中“穴道”的物理含意和应用
<正>自提出在冰雹云中存在"穴道"—"零域"结构以来,已有一批相关模拟和观测研究论文发表;还有以私人通信的方式给出的一批尚未发表的观测结果来支持(如:李斌等,2003年新疆个例);也为一些外国相关文献所佐证。这都丰富和深...
许焕斌
文献传递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被引量:173
2007年
简要回顾了近些年来有关地形对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地形的动力效应和热力效应,详细分析了地形的动力、热力效应引起的降水和云物理变化。重点分析了地形对气候尺度、天气尺度、中尺度及对流性天气系统降水的影响。简单地讨论了在研究地形对降水影响时观测分析、气候统计、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廖菲洪延超郑国光
关键词:地形降水热力云物理
地形动力作用对华北暴雨和云系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1
2009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地形对华北暴雨的影响,本文从云微物理学的角度出发,选取了2005年7月22~24日的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通过地形高度敏感性试验,详细讨论了地形高度变化对流场、云及降水微物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高度变化对水平和垂直流场的大小和分布都有较大影响;地形高度增加有利于迎风坡附近水平风场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发展,这对云的垂直和水平发展影响都很大,尤其是对中高层云的发展影响最明显,并且能明显扩大地面降水的分布范围,地面最大降水量也有所增多。这主要是由于地形高度增加后能促进中高层云水的产生,尤其是零度层之上的过冷云水含量的增多,这大大促进了冰相粒子(雪和霰)的增多,从而使得以冷云过程为主的此次降水过程中,冰相粒子融化形成的雨水含量增多。虽然地形高度的增加会抑制云系发展前期的暖云过程,但对冷云过程有持续加强作用,而且不会明显改变云内降水的形成机制,冷云过程依然是降水的最大贡献项,总体上促进了云和降水的发展。
廖菲胡娅敏洪延超
关键词:华北暴雨
关于积云增雨和实施方案的探讨被引量:9
2005年
在综合雷雨云式的积云降水特点和归纳观测及理论结果的基础上,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阵雨形成机制,发现雷雨云式的积云结构类似于雹云,也存在着水平风“零域”和成雨“穴道”,大粒子群向这里集中并累积,然后再下泻成阵雨。据此提出了积云人工增雨的动力学根据和设计实施方案的要领,并给出了积云人工增雨作业部位、时机的概念模型。
许焕斌田利庆段英
关键词:积云降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