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5010)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7
相关作者:吴晓庆许利明聂群李多扬徐安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折射率结构常...
  • 7篇大气湍流
  • 6篇光学
  • 6篇光学湍流
  • 3篇大气光学
  • 3篇稳定度
  • 2篇湍流
  • 2篇湍流谱
  • 2篇温度场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变换
  • 2篇近地
  • 2篇海边
  • 2篇波变换
  • 1篇动量通量
  • 1篇对流边界层
  • 1篇双通道
  • 1篇探空
  • 1篇探空仪
  • 1篇气温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9篇吴晓庆
  • 6篇许利明
  • 5篇聂群
  • 4篇李多扬
  • 3篇徐安伦
  • 3篇方强
  • 2篇王英俭
  • 2篇卢盼盼
  • 2篇秦余贞
  • 1篇饶瑞中
  • 1篇翁宁泉
  • 1篇肖黎明
  • 1篇林晓庆
  • 1篇孙刚
  • 1篇梅海平
  • 1篇马成胜
  • 1篇吕玮煜

传媒

  • 8篇大气与环境光...
  • 6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力学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量-方差法估算沿海近地面层的湍流通量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通量-方差法,通过确定速度和温度归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估算出东南沿海地区的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我们发现在中性条件下σT T*并不像Tillman等认为是常数,而是随稳定度参数按指数形式变化。与涡动协方差相关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通量-方差方法估算结果与测量值两者符合得较好,相关性高,动量通量的相关系数为0.87,而感热通量的为0.95。利用该方法估算沿海近地面层的湍流通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徐安伦吴晓庆许利明李多扬
关键词:涡动相关法动量通量感热通量
近海边高空光学湍流的探空测量与模式比较被引量:12
2006年
用自行研制的探空仪测量了近海边高空湍流廓线。探空气球携带微温传感器以4 m.s-1速度上升至20 km测量大气湍流,微温传感器附加在59型气象探空仪上,可同时测量垂直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气压、温度和湿度以及折射率结构常数。运用Tatarskii公式计算了高空湍流外尺度,分析了边界层湍流和自由大气层湍流特征。与AFGL AMOS模式、Hufnagel模式以及北京天文台兴隆站的探空拟合曲线进行的比较发现,海边测量的高空湍流强度比其它模式大2个量级,折射率结构常数随高度从表面层较大值以近似相同的递减率缓慢地减小,对流层顶附近没有出现较强的湍流区,外尺度测量值小于30 m,并得到外尺度的拟合曲线。
吴晓庆方强饶瑞中
关键词:大气光学光学湍流
一种新的温度场内尺度的估算方法
用三维超声风速计测量了合肥地区风速脉动和温度脉动数据,从Kolmogorov的4/5定律估算湍流动能耗散率,从Yaglom的4/3定律估算温度方差耗散率。指出现有文献提供的公式不适合计算温度场的内尺度。提出了一种温度场内...
吴晓庆
关键词:大气湍流
文献传递
湿度起伏对可见光波段C_n^2影响的再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用Li7500 CO_2/H_2O分析仪直接测量了近海边湿度起伏数据,结合温度脉动仪和超声风速计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湿度、温度和温湿相关项的结构常数,研究了湿度起伏对C_n^2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可见光,相对于温度起伏而言,湿度起伏和温湿相关项的贡献都很小。实验期间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与Kolmogorov-5/3谱相近的温度谱和湿度谱存在,并且,在低波数区出现-1次方谱幂率,绝大部分湿度谱幂率值处于-5/3±0.2的区间内。
聂群吴晓庆方强
关键词:折射率结构常数
湍流气象探空仪的研制及其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最新研制的湍流气象探空仪是将温度脉动仪附加在常规气象探空仪上,实现了两路折射率结构常数、温湿压常规气象参数、温度谱等测量。通过在合肥和长春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高空低温动态条件下探空仪系统噪声与温度脉动仪地面常温静态条件下的噪声相当。探空系统噪声引起的等效折射率结构常数小于2×10-18m-2/3。能服务于激光传输、大气质量评价及天文台选址等相关领域对大气光学湍流研究的需要。
秦余贞吴晓庆李多扬许利明
关键词:大气光学探空仪折射率结构常数光学湍流双通道
雪面上光学湍流的测量与估算被引量:3
2009年
用合肥35m铁塔测量系统.测量了2008年1月28日至2月1日雪面上折射率结构常数,并用bulk方法和涡旋相关法估算了折射率结构常数,给出了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的相似函数。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大部分时间雪面上大气处于近中性和稳定状态;采用该相似函数,bulk方法和涡旋相关法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与实测结果一致性很好;雪面上折射率结构常数也存在一定的日变化,但与草坪、海洋、沙漠等下垫面相比小1~2个量级,变化范围为1.9×10^-16~1×10^-14m^-2/3。
卢盼盼吴晓庆
关键词:光学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稳定层结
近地面大气湍流平均动能耗散率测量与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用三维超声风速计测量了合肥地区风速脉动和温度脉动数据,并用二阶和三阶径向风速结构函数以及相似理论估算了湍流动能耗散率,估算结果基本一致.其与稳定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大气处于中性条件下,湍流动能耗散率最大,并随|z/L|值增大而下降;Kolmogorov耗散尺度η与ε^(1/4)成反比,其与稳定度z/L的变化趋势与ε随z/L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C_n^2在大气处于中性条件下最小,并随|z/L|值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不稳定条件下C_n^2增大得更快.热力湍流内尺度不能用湍流动能耗散率ε进行计算,而应引入与温度θ梯度有关的耗散率ε_θ.
吴晓庆聂群方强
关键词:大气湍流稳定度
长春地区夏季光学湍流及气象参数测量研究
2008年
通过湍流气象探空仪测量湍流廓线及常规气象参数并同时监测地面温湿变化,得到长春地区夏季湍流及温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对测量结果分析发现,所测湍流廓线较好地符合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的Hufnagel—Valley湍流模式,由此计算出的大气相干长度r_0平均值为5.5 cm,与HV模式相适应。在湍流气象探空仪双通道工作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微温探头间距对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测量,发现两种距离下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10 km下的较强湍流区0.5 m间距测量结果稍大于1 m的情况,由此计算的r_0相差不大,1 m测量结果相对起伏较大,细节明显。
秦余贞吴晓庆李多扬许利明林晓庆
关键词:折射率结构常数
雪面上湍流谱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35 m铁塔上的超声风速仪数据,分析了雪面上近地层速度和温度谱,发现不同稳定度的湍流谱在高频时合并在一起,而低频谱并没有随稳定度呈现规律性变化,但随平均风速分开。给出了与稳定条件无关的雪面上湍流谱的拟合公式。并检验了雪面上局地各项同性假设。用归一化谱拟合谱幂率,拟合结果与-5/3的符合度高达85%。速度谱和温度谱惯性区谱幂率都集中分布在-5/3附近。惯性子区速度谱幂率与稳定度没有明显关系,温度谱中性时偏离比较大。
卢盼盼吴晓庆
关键词:湍流谱稳定度
用常规气象参数估算光学湍流廓线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美国SPARC数据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数据,运用Tatarski公式,对由外尺度或湍流能量耗散率结合常规气象参数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结果进行了比较,间接证明了Sterenborg将外尺度选取1 m时的合理性。并比较了Coulman和Dewan两个外尺度经验公式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对比分析表明:利用外尺度或湍流能量耗散,结合常规气象参数,都能够估算出折射率结构常数。因湍流能量耗散率观测十分困难,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代表性需待实验检验。Coulman的外尺度公式只是简单的经验公式,其普适性也需实验检验。而Dewan的外尺度公式中含有实测风速参数,由对流层和平流层不同区域的外尺度公式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相对合理。
许利明吴晓庆王英俭
关键词:光学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