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FX056)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2
相关作者:胡肖华李云霖胡正昌彭超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宪法
  • 2篇诉讼
  • 2篇权利
  • 2篇宪法诉讼
  • 1篇行政
  • 1篇行政诉讼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性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治
  • 1篇中国法治建设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图像
  • 1篇宪法权利
  • 1篇会员
  • 1篇基本权
  • 1篇基本权利
  • 1篇公民
  • 1篇国法

机构

  • 2篇湘潭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胡肖华
  • 1篇胡正昌
  • 1篇李云霖
  • 1篇彭超

传媒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公民图像:基本权利立法保障的返视、反思与展望——纪念我国1982年宪法颁布30年被引量:9
2012年
宪法中的公民图像包含了政治性、社会性、自然性三种属性,三者之间的消长变化在引领基本权利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宪法变迁。我国宪法对公民图像的反映,经历了突出政治性、兼顾社会性,降低政治性、提升社会性,弱化政治性、突出社会性且关注自然性三个阶段。公民图像在基本权利中的反映,展示了基本权利立法保障的进步与缺失,同时也昭示了基本权利立法保障的文化价值与发展方向。
胡正昌李云霖
关键词:基本权利政治性社会性
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中国法治建设的瓶颈之治被引量:27
2007年
法治乃现代社会之理想治理模式,诉讼乃法治实现的必然选择。在现行诉讼体制中,行政诉讼作为一种“权利对权力说‘不’的游戏”,标志着中国法治理念的本土生成;但由于其“先天缺陷”与“后天失调”所共同导致的运行不济,使得该机制在中国法治实践中未能彰显其应有价值。宪法诉讼作为域外法治实践的成功典范,因诸多因素在中国内地难以实证化,但其所蕴涵的民主、法治、人权与程序正义理念可为中国行政诉讼体制改革提供精神支撑。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实现行政诉讼与宪法诉讼的内在契合与外在趋同,即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瓶颈之治。
胡肖华
关键词:诉讼法治行政诉讼宪法诉讼
论工会权力与会员宪法权利的冲突与协调被引量:1
2012年
工会权力①作为一项隐蔽的社会公权力,其权力行为如对劳动者组织工会享有批准权、将工会会员资格与分享公共福利挂钩、调配处置下级工会财产等,已与会员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如结社自由、财产权等发生冲突。而在现有法制框架内,囿于民事诉讼审理对象之有限性和行政诉讼受案标准之藩篱,二者冲突的诉讼协调途径遭遇梗阻。"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权力必有规制"之基本宪政原理,要求宪法必须发挥其"公民权利保障书"和"权力规制最高法"的效力,有效规制工会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通过构建宪法诉愿诉讼制度,能够弥补诉讼协调机制之缺漏,进而有效化解工会权力与会员权利之间的冲突。
胡肖华彭超
关键词:宪法权利宪法诉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