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4089)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万卫星丁锋赵必强宁百齐宋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GPS
  • 3篇大尺度
  • 2篇电离层
  • 2篇星际
  • 2篇星际磁场
  • 2篇行星
  • 2篇行星际
  • 2篇行星际磁场
  • 2篇月球
  • 2篇太阳风
  • 2篇LARGE-...
  • 2篇磁暴
  • 2篇磁暴期间
  • 1篇统计分析
  • 1篇OBSERV...
  • 1篇OVER
  • 1篇PROPAG...
  • 1篇SOLAR
  • 1篇SOUTHE...
  • 1篇TEC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丁锋
  • 4篇万卫星
  • 3篇宋茜
  • 1篇宁百齐
  • 1篇赵必强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月球电离层探测与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人类发射了一系列绕月飞船,对月球大气和月球电离层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电离层主要出现在向日面。在表面几百米高度范围内,由太阳辐射导致的光致电离使得月球向日面出现密度不超过1010/m3的电离层等离子体。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月球没有内禀磁场,月球电离层与太阳风中的行星际电场耦合在一起,时刻处在"飘动"中。电离层密度的变化与月相、当地的月表剩磁、太阳风条件、当地的月壤特性等相联系。
丁锋万卫星
关键词:月球电离层行星际磁场太阳风
2011年5月28日磁暴期间中国地区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的GPS台网监测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及全球GPS服务系统提供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246个GPS接收台站的TEC观测资料,观测研究了2011年5月28日一次中等强度磁暴期间中国地区出现的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LSTTD),并给出...
宋茜丁锋万卫星宁百齐赵必强
关键词:GPS
文献传递
月球电离层探测与研究
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人类发射了一系列绕月飞船,对月球大气和月球电离层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电离层主要出现在向日面。在表面几百米高度范围内,由太阳辐射导致的光致电离使得月球向日面出现密度不超过10/m的电离层...
丁锋万卫星
关键词:月球电离层行星际磁场太阳风
文献传递
北美地区夜间中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的GPS台网监测研究
本文利用2007年6月~2008年5月期间北美GPS台站密集地区的TEC观测资料,对夜间中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MSTIDs)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美地区的夜间电离层行进式扰动一般发生在美国西部时间21:...
宋茜丁锋万卫星刘立波宁百齐
关键词:GPSTEC
文献传递
中国地区由日夜交替线引起的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的统计分析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istical result of large 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LSTIDs)associated w...
宋茜丁锋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赵必强
文献传递
Statistical study of large-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generated by the solar terminator over China
[1]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istical result of large-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LSTIDs) associa...
Qian SongFeng DingWeixing WanBaiqi NingLibo LiuBiqiang ZhaoQiang LiRui Zhang
文献传递
2011年5月28日磁暴期间中国地区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的GPS台网监测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及全球GPS服务系统提供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246个GPS接收台站的TEC观测资料,观测研究了2011年5月28日一次中等强度磁暴期间中国地区出现的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LSTID),并给出了中国地区的二维TEC扰动图像.结果表明:在磁暴恢复相期间,我们一共监测到两个LSTID事件,一个发生在午夜前的中国西南地区,另一个发生在午夜后的东北地区.TEC二维成像结果清晰地显示了两次LSTID在中国地区的连续传播过程,西南地区午夜前的LSTID由低纬向中纬沿北偏东的方向传播,其持续时间约为60min,水平传播距离约1200km,等相面的宽度最大约500km;东北地区午夜后的LSTID由中纬向低纬沿南偏西的方向传播,其持续时间约为70min,水平传播距离约1200km,等相面的宽度最大可达1400km.对TEC扰动进行互谱分析得到两次LSTID的传播参量,发现午夜前的LSTID的水平传播相速度和相对扰动振幅的平均衰减率都比午夜后的LSTID的要大,这可能是由午夜前西南地区较高的背景垂直TEC0及背景大气温度引起的.研究还表明,午夜后的LSTID是由北极区活动激发的大气声重波产生的,通过对高纬地区水平地磁分量H的分析,可以估计出其激发源应位于140°E以东,42°N以北的1400~2600km范围之内;而对于午夜前的LSTID,则可能是由赤道电集流引起的焦耳加热激发的大气声重波产生的.
宋茜丁锋万卫星宁百齐赵必强
关键词:GPS
Observations of poleward-propagating large-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in southern China
We report here on two cases of polewardpropagating large-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LSTIDs) in ...
F.DingW.WanB.NingB.ZhaoQ.LiY.WangL.HuR.ZhangB.Xiong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