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4-004)

作品数:17 被引量:188H指数:9
相关作者:萧伟李家春王振中毕宇安张振秋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桂枝茯苓
  • 10篇桂枝茯苓胶囊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3篇学成
  • 3篇芍药
  • 3篇桃仁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药材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肉桂醇
  • 2篇色谱
  • 2篇山桃仁
  • 2篇芍药内酯苷
  • 2篇芍药苷
  • 2篇生态因子
  • 2篇内酯
  • 2篇茯苓

机构

  • 17篇江苏康缘药业...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中药制药过程...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无锡市滨湖区...

作者

  • 13篇萧伟
  • 12篇李家春
  • 12篇王振中
  • 5篇毕宇安
  • 4篇张振秋
  • 4篇刘威
  • 4篇李红娟
  • 3篇谢彩香
  • 3篇王珍
  • 3篇胡军华
  • 2篇朱克近
  • 2篇董梁
  • 2篇陈若芸
  • 2篇付小环
  • 2篇肖伟
  • 2篇王洪庆
  • 2篇张帅
  • 2篇李成
  • 1篇丁岗
  • 1篇王金玲

传媒

  • 5篇中草药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芍药材中微量元素与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评价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白芍药材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等7个成分及Fe、Mg等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白芍药材中物质成分间的关系,为白芍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白芍中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7个成分的含量;通过灰色关联和相关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白芍的质量排序及主成分含量和微量元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白芍主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白芍中的不同成分、各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上述方法及模型可以用于白芍药材质量评价。
刘威王金玲胡军华李家春张振秋萧伟
关键词:白芍微量元素灰色关联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氯仿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中共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皮酚(1)、苯甲酸(2)、β-谷甾醇(3)、反式桂皮酸(4)、白桦脂酸(5)、2,5-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6)、齐墩果酸(7)、茯苓酸(8)、花旗松素(9)、苦杏仁苷(10)、甘露醇(11)、3,3′-二甲氧基鞣花酸(12)、常春藤皂苷元(13)、没食子酸(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得到。
王振中李成李家春萧伟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花旗松素齐墩果酸
茯苓产地适宜性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基于生态因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根据茯苓主要分布区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气温、海拔、土壤等),分析了茯苓的适宜产区及分布面积。结果表明,湖北、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等18个省(直辖市、区)是与茯苓原产区生态相似度最高的区域,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还预测出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区域,如甘肃,为茯苓的引种扩种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可见,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分析茯苓产地适宜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茯苓的引种栽培及科学区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珍董梁李家春萧伟谢彩香黄林芳王振中
关键词:茯苓生态因子产地适宜性
柱前皂化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桃仁中亚油酸和油酸的量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柱前皂化HPLC测定不同产地桃仁脂肪酸中亚油酸、油酸的测定方法,为有效控制和科学评价桃仁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桃仁以0.5 mol/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提取亚油酸、油酸,利用HPLC测定桃仁中亚油酸、油酸的量。色谱柱:Waters-Symmetry-RP-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92∶8),体积流量1.0 mg/mL,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结果亚油酸进样量在8.193 2~163.864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2.7%;油酸进样量26.4~528.0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2.3%。结论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简便易行,适用于桃仁脂肪酸中亚油酸、油酸的同时测定。
刘威张帅付小环李红娟萧伟
关键词:桃仁亚油酸油酸HPLC
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法在桂枝茯苓胶囊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应用声光可调滤光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用于桂枝茯苓胶囊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桂枝茯苓胶囊的定性分析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1)对桂枝茯苓胶囊中5个主要成分进行了同时、快速定量分析。结果:建立的桂枝茯苓胶囊定性分析模型可正确判断桂枝茯苓胶囊,以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桂皮醛、丹皮酚为指标成分建立的桂枝茯苓胶囊定量分析模型准确性好,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 2,0.938 4,0.924 2,0.933 6,0.934 7;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0.976 2,0.945 7,0.956 9,0.982 9,0.963 0;验证集相对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1.10%,2.61%,0.577%,0.487%,2.27%;t检验证明5个成分含量的预测值与化验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无损,可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宫凯敏李家春徐连明箫伟毕宇安王振中章晨峰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
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效应成分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比格犬口服给予桂枝茯苓胶囊0.0448,0.1792g·kg^-1后,前肢静脉收集血浆样本,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HPLC—MS/MS检测血药浓度,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体内检测定量限分别为0.25,2.64,0.04μg·L^-1,不同剂量下芍药苷t1/2分别为4.33,3.62h;芍药内酯苷t1/2分别为6.16,5.91h,苦杏仁苷t1/2分别为2.43,1.32h;各成分体内AUC0~t与剂量有较好相关性。结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在体内均有较高暴露量,可用二室模型来描述。
朱克近孙晓萍常秀娟秦建平吕新勇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桂枝茯苓胶囊药代动力学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芍药苷(2)、磺酸钠芍药苷(3)、芍药内酯苷(4)、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5)、野樱苷(6)、蔗糖(7)、麦芽糖(8)、去苯甲酰基芍药苷(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得到。
朱克近王振中李成李家春萧伟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
HPLC测定不同商品规格桂枝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的含量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桂枝不同商品规格化学成分差别,探讨中药材商品规格与药材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R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结果: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32~0.132μg(r=0.999 5),0.001 08~0.108μg(r=0.999 6),0.002 57~0.257μg(r=0.999 6),0.141 4~1.448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RSD 1.5%),97.2%(RSD 1.1%),100.6%(RSD 1.3%),99.6%(RSD 1.7%)。不同规格桂枝药材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与桂皮醛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有效地评价桂枝药材的质量,为桂枝药材的商品流通和开发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刘威李红娟张帅萧伟张振秋
关键词:桂枝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
基于生物网络的桂枝茯苓胶囊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计算药理学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的460个化合物的化学空间分布,并利用分子对接及生物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与1053个FDA批准药物靶点的作用情况。化学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桂枝茯苓胶囊中的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类药性,生物网络分析结果初步阐释了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妇科血瘀证可能的作用机理及潜在活性成分。
萧伟曹亮范麒如丁岗毕宇安丁为现王振中
关键词:分子对接生物网络妇科血瘀证桂枝茯苓胶囊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茯苓药材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茯苓不同部位进行定性判别建模,并建立茯苓多糖的定量检测模型和茯苓多糖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多糖含量,漫反射方式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法处理近红外光谱图,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光谱数据与多糖的定量校正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建立茯苓定性模型,结果:偏最小二乘定量校正模型R为0.9440,RMSEC为0.072 1,RMSEP为0.076 2;定性分析模型对10个预测样品的判错数为0。结论: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判别不同部位茯苓的方法是可行的,多糖含量PLS定量分析模型从预测精度、稳定性及适应性考虑均具一定的通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付小环胡军华李家春丁银花王振中萧伟张振秋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茯苓多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