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304)

作品数:41 被引量:601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士锋王润元孟秀敬张凯赵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干旱
  • 8篇半干旱
  • 7篇小麦
  • 7篇旱区
  • 7篇干旱区
  • 7篇半干旱区
  • 7篇春小麦
  • 6篇气候
  • 5篇蒸散
  • 5篇水资源
  • 5篇气候变化
  • 4篇物候
  • 4篇黄土高原
  • 4篇降水
  • 3篇生长发育
  • 3篇土壤
  • 3篇湍流通量
  • 3篇模拟增温
  • 2篇玉米
  • 2篇增温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气象局兰...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张掖国家气候...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12篇王润元
  • 9篇张士锋
  • 8篇张凯
  • 6篇孟秀敬
  • 5篇赵福年
  • 5篇戴君虎
  • 5篇王鹤龄
  • 5篇赵鸿
  • 4篇王焕炯
  • 4篇阳伏林
  • 4篇门宝辉
  • 4篇吕昌河
  • 3篇张永勇
  • 3篇冯起
  • 3篇李智飞
  • 3篇同小娟
  • 3篇岳平
  • 3篇张强
  • 3篇于强
  • 3篇李俊

传媒

  • 5篇资源科学
  • 4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Scienc...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资源研究
  • 1篇Journa...

年份

  • 8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少(α<0.01)。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2)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变化最敏感,其次为最高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对最低气温变化最不敏感。夏季潜在蒸散对日最高气温最敏感,其他季节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3)风速对年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实际水汽压贡献最小。春夏秋冬对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的气候因子依次为风速、日照时间、气温。温度升高、湿度减少对潜在蒸散的正影响已被风速、辐射下降的负影响所抵消。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认识,并为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王亚俊李俊林忠辉同小娟邢鲁敏
关键词:潜在蒸散气候变化敏感性贡献率
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与影响量化被引量:19
2013年
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本文选取石羊河中上游流域为对象,基于流域水文模型SWAT,研究1988年-2005年以及未来多种气候情景下出山口径流的变化特征,探讨气候变化对其中上游地区水文情势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采用SWAT模型对石羊河各条支流径流模拟已能够体现该流域中上游地区的降水径流特性,模拟精度满足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情势影响分析的要求;②通过调整历史降水和潜在蒸散发驱动SWAT模型对比分析未来A2和B2情景下2020s(2020年-2037年)、2050s(2050年-2067年)和2080s(2080年-2097年)三个时间段径流过程。未来A2和B2情景下石羊河流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持续增加,但降水增幅略高。由此导致径流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A2与B2情景相比,A2情景下降水和潜在蒸散发的增幅均略高于B2情景。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将略微增加,杂木寺断面增幅为1.37%~9.03%,而西营断面增幅为0.12%~5.04%。研究可为气候变化环境下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张永勇张士锋翟晓燕孟秀敬王中根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模拟石羊河流域
Changes in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被引量:15
2013年
This paper, using a revised Penman-Monteith model, computed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humidity index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based on climatic factors of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and sunshine duration observed on the plateau from 1961 to 2008.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omaly distribution and sub-regional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annual average surface humidity from the southeast to the northwest in the research anna. Over the period of 1961-2008, an aridification tendency appeared sharply in the central interior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less sharply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gion. The border region showed the weakest tendency ol; aridification. It is clear that aridification diffused in all directions from the interior region. The spatial anomaly distribution of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ey areas: the southern, 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The terrestrial annual humidity index displayed a significantly descending trend and showed remarkable abrupt changes from wet to dry in the years 1967, 1977 and 1979. In the above mentioned three key areas for dry and wet conditions, the terrestrial annual humidity index exhibited a fluctuation period of 3-4 years, while in the southern region, a fluctuation period of 7-8 years existed at the same time.
YuBi YAORunYuan WANGJinHu YANGPing YUEDengRong LUGuo,Ju XIAOYang WANGLinChun LIU
麦田蒸散模型的改进及其对阻力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Penman-Monteith(PM)模型和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模拟冬小麦田主要生长季(3-5月)的逐时蒸散量(ET),改进模型中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的计算,以涡度相关法测定的ET为参照检验模型改进的效果,并分析模型对各阻力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SW模型和PM模型估算的ET均对冠层阻力最敏感。3月小麦冠层稀疏,SW模型模拟ET的效果优于PM模型;4、5月小麦冠层稠密,两个模型模拟ET的效果均较好。改进LAIe计算后,4、5月PM模型和SW模型估算麦田蒸散的精度显著提高,ET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一致性指数更接近1,ET模拟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变小。
李俊韩凤明同小娟于强
关键词:蒸散冠层阻力
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被引量:41
2013年
中国温带季风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春季霜冻常对该地区的植物造成严重的损害。本文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12个站点的物候观测数据和对应站点气象资料,应用物候模型方法,对1963-2009年各站点的霜冻频次和多种木本植物的始花期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在花期的霜冻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63-2009年,研究区内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始花期分别以-1.52天/10a(P<0.01)和-2.22天/10a(P<0.01)的速度提前。在同一时段,研究区春季霜冻日数显著减少,终霜冻日显著提前。综合考虑花期和霜冻频次的变化,霜冻风险指数,即木本植物花期受到霜冻的物种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在东北地区以-0.37%/10a的速度降低(不显著);而在华北地区,霜冻风险指数则以-1.80%/10a的速度显著下降(P<0.01)。这表明过去半个世纪研究区植物花期霜冻风险在降低,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该结论可为农业和森林管理者制订应对春季霜冻害的决策提供参考。
戴君虎王焕炯葛全胜
关键词:物候始花期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阈值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河西走廊地区水生态问题引人关注,对该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和脆弱性阈值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框架,构建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其次分别运用模糊聚类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聚类中心和权重;然后对现状年2010年和对比年2003年进行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最后设置不同的发展模式,计算水资源脆弱性阈值。结果表明:现状年下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值为68.24,为重度脆弱状态;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个流域为重度脆弱状态,且脆弱性依次加重;研究区域水资源脆弱性阈值上限为89.07,处于极脆弱状态,水资源脆弱性阈值下限为30.76,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李智飞门宝辉张士锋孟秀敬
关键词:模糊聚类河西走廊水资源脆弱性阈值
河西走廊57年来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08
2012年
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回归等趋势分析方法以及Mann-Kendall、Pettitt和累积距平三种突变检验方法对河西走廊地区1955-2011年的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进行研究,从而揭示该地区气候变化的事实及趋势。研究显示河西走廊地区的气温在过去57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是IPCC第四次报告中近50年变暖率的两倍,达0.27oC/10a,并且在1986年发生增温突变;四季气温中,冬季气温升高对年气温上升贡献最大。河西走廊年降水量在研究时段内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增率为3.95mm/10a,但各个流域增加趋势并不显著;雨季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其年际变化与年降水量一致,雨季降水增量对年降水量增加贡献率大;河西走廊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雨季降水量在1968年发生增加突变。河西走廊温度升高,降水量增加,总体向暖湿化发展,这种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孟秀敬张士锋张永勇
关键词:气候变化突变河西走廊
模拟增温和降水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15年
为了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变化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和增加30%降水条件下,增温2.0℃使春小麦株高降低。在不增温和增温2.0℃条件下,增加30%降水使春小麦株高增加;正常和增加降水条件下,增温的叶面积指数比不增温的低。正常和增温条件下,水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规律性不是很明显;增温和增水协同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小于不增温和正常降水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增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增温情况下增水会使叶绿素含量提高;正常和增加降水条件下,增温的干物质质量比不增温的低。正常和增温条件下,降水增多则有利于干物质质量的积累;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在正常和增加降水条件下,增温对叶的分配系数有负效应,增水为正效应。增温对茎的分配系数有正效应,增水为负效应。增温对穗的分配系数有负效应,增水为正效应;增加降水对春小麦的产量有正效应,而增温则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即便是在增加降水的情况下,增温还是对产量有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中国半干旱区春小麦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及适应性提供理论参考。
张凯王润元冯起王鹤龄赵鸿赵福年阳伏林雷俊
关键词:降水作物春小麦半干旱区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评价与预测被引量:34
2013年
本文利用1979年-2009年的北京市水资源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水资源系列进行聚类;用灰色系统GM(1,1)法预测2010年-2015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将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量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关联度较大。在1999年之前,北京市水资源风险主要处于中等以及较低的等级。1999年之后,北京市的水资源风险基本处于较高的等级。在丰水年条件下,2010年-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风险处于较低等级;在平水年处于中等等级;在枯水年和极端枯水年,将处于较高风险甚至高风险等级。2014年后,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使水资源短缺的风险降低一个等级。
廖强张士锋陈俊旭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风险灰色关联分析
近30年中国中东部地区植物分布变化被引量:8
2016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某些植物分布范围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已有研究尚未对中国中东部地区近30年来的植物分布变化进行系统总结。采用荟萃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通过搜集已发表文献中关于植物引种、植被和物种分布及其变化等数据资料,得到近15年119个植物物种的251条分布变化证据,经与《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中记载的原分布记录(约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对比,统计了不同物种的分布范围变化,并分析了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近30年来,统计物种中80%在水平地带上发生北移,平均移动值约为3.37°;中东部地区植物分布响应气候变化的区域集中在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带以及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过渡带。分析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有显著的增温趋势,升温导致温暖指数(Warmth Index)增加,满足植物生长的热量需求,是植物北移的重要原因。
宋文静吴绍洪陶泽兴戴君虎
关键词:气候变化植物分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