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CJL010)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孙建波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结构性通胀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兼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 2011年
- 2010年中外通胀结构差异较大,欧美的物价上涨幅度较小,中国的通胀压力尤为显著,特别是食品、医疗保健和居住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中国CPI上升的结构性因素使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中国的物价上涨是劳动者消费长期压抑之后突然释放的结果,释放的原因是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达到巅峰,劳动者有了一定的积蓄。然而能否实现劳动者收入的可持续提高,避免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看产业发展能否支撑城市化的发展。中国需要启动基于国家价值链的第三次工业化,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水平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成,才能化解劳动者消费需求上升之后的消费可持续性和劳动者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问题,才能推动主动城市化,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也将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 孙建波
- 关键词:主动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