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910006)
- 作品数:3 被引量:90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映梅张提夏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消费视角贫困标准构建研究被引量:22
- 2016年
-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是基于收入视角的绝对贫困标准,世界银行制定的贫困标准属于消费视角的绝对贫困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的贫困标准属于收入视角的相对贫困标准。基于CHNS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基于不同视角贫困标准测度的我国农村贫困程度差异很大,对不同视角贫困标准进行简单数量关系转换和基于边际消费倾向推算后的对比并不严谨,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标识指标也存在缺陷。基于消费视角构建贫困标准和扶贫标准存在诸多优势和可行性,可分阶段推进该项工作。
- 徐映梅张提
- 关键词:贫困标准扶贫标准贫困发生率
-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综合分析框架被引量:61
- 2014年
- 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近20年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变化,发现中国存在"收入-幸福悖论"现象。构建一个基于人口学、经济、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和情感等因素的综合框架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家庭、工作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收入高、信任家庭、对工作满意、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积极的人幸福感较强。这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学协调好发展经济与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多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切实增进居民幸福感。
- 徐映梅夏伦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
- 贫困缺口总指数的构造、分解与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本文构造了一个新贫困指数P_G,通过对P_G指数的因素分解及衍生指数的构造,提出了一些重要贫困指标的预测和推算办法。基于CHNS 1991—2011年跨度20年的8轮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农村总贫困缺口率呈现年均6.39%的缩减率,其主要原因是贫困人口总规模递减,而另外两个因素,即平均贫困缺口水平和贫困差异度则呈现年均小幅上升趋势,表明减贫质量不容乐观;以现有减贫模式对我国农村2020年的平均贫困缺口水平、贫困不平等程度、贫困规模等指标进行预测显示,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采用精准减贫,重心在于提升贫困人口获取收入的能力和缩小贫困不平等程度的相关建议。
- 徐映梅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