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CA02400)

作品数:18 被引量:226H指数:8
相关作者:鲁安怀刘瑞王丽娟秦善王长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春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纤蛇纹石
  • 3篇孔道
  • 3篇孔道结构
  • 3篇长石
  • 2篇氧化物
  • 2篇伊利石
  • 2篇蛇纹石
  • 2篇碳黑
  • 2篇脱氯
  • 2篇脱氯率
  • 2篇离子
  • 2篇离子交换
  • 2篇磷灰石
  • 2篇矿物
  • 2篇矿物学
  • 2篇环境矿物学
  • 2篇环境属性
  • 2篇活性
  • 2篇活性基团
  • 2篇基团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新墨西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北京市农业环...

作者

  • 11篇鲁安怀
  • 7篇王丽娟
  • 6篇刘瑞
  • 5篇王长秋
  • 5篇秦善
  • 4篇刘菲
  • 3篇赵东军
  • 2篇黄园英
  • 2篇徐惠芳
  • 2篇陈天虎
  • 2篇汤鸣皋
  • 2篇郑喜坤
  • 1篇郑喜珅
  • 1篇孙文超
  • 1篇王志华
  • 1篇沈照理
  • 1篇高翔
  • 1篇李学军
  • 1篇郑海涛
  • 1篇马军红

传媒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矿物岩石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Acta G...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有色矿冶
  • 1篇Scienc...
  • 1篇第二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蛇纹石活性机理初探
通过对蛇纹石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键性的分析,将蛇纹石的活性基团划分为5类,即不饱和Si—O—Si键、O—Si—O键、含镁键类、羟基和氢键,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活性基团的特征,尤其对硅氧四面体悬挂键做了介绍。指出正是这些活性基...
李学军王丽娟鲁安怀王长秋
关键词:蛇纹石活性基团纤蛇纹石
文献传递
纳米纤维状白碳黑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2007年
  纳米纤维状白碳黑是失镁率(MLD)超过90%的纤蛇纹石酸蚀产物,具有独特的纳米纤维状多孔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是一种新型超微细无机纳米级白碳黑,适合作为橡胶、塑料填充补强剂和催化剂载体[1-3].本文对纳米纤维状白碳黑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从四个方面做了总结.……
王丽娟肖志勇欧阳喜辉鲁安怀马军红
硅酸盐中非沸石类孔道结构矿物及其环境属性被引量:1
2006年
对硅酸盐中非沸石类矿物进行的晶体结构特征分析发现,某些链层状硅酸盐矿物(如坡缕石和海泡石)、钛硅酸盐中的硅钛铌钠石、硅钛铌钠矿、钙霞石、方钠石等,以及锰、锆、钒、钇硅酸盐矿物中的水硅钡锰石、堇青石、水钠锆石、水硅钒钙石等矿物中都存在有孔道结构,其孔道直径为0.25~1.0nm。本文综述了这些孔道结构矿物吸附和交换有害重金属离子、催化阵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功能和属性。
刘瑞鲁安怀秦善
关键词:矿物硅酸盐孔道结构环境属性
鱼耳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鱼耳石是沉淀在真骨鱼类内耳中的结石,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类的文石。鱼耳石每日生长一条环带,且其形成过程中在文石矿物和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之间达到(或接近于达到)氧同位素平衡,因而^(18)O/^(16)O的同位素分馏与温度密切相关。鱼耳石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与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不平衡,但可以记录鱼类的性成熟和食物源方面的变化.因此,鱼耳石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成分(δ^(18)O和δ^(13)C)真实地记录了鱼类的生态环境和变化,可视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变化的标记。伴随着微取样技术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灵敏度的提高,鱼耳石的同位素成分研究近年来在渔业和海洋环境重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永文鲁安怀宋玉国
关键词: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结石
纳米级Ni/Fe颗粒降解四氯化碳批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合成纳米Fe和Ni/Fe双金属 (直径为 1~ 1 0 0nm)的有效方法 ,BET方法测得其比表面积为5 2 .6 1m2 /g。并用制得的纳米颗粒对四氯化碳 (CT)进行还原性脱氯的批实验 ,结果表明与微米级铁相比 ,纳米颗粒在固液比 (0 .4g/5 0mL)相对较低的条件下 ,对CT有明显的脱氯作用。反应进行 1h ,纳米Ni/Fe ,纳米Fe和铸铁屑的脱氯率分别为 98%,84 %和 6 5 %;纳米Ni/Fe和纳米Fe产生的中间产物三氯甲烷 (TCM)最大量分别为 2 5 %和 5 9%,随之TCM又逐渐下降 ,尤其是纳米Ni/Fe在很短时间内 ,将TCM快速完全脱氯且产生 2 7%甲烷 (CH4)和 1 5 %二氯甲烷 (DCM) ,并对DCM没有明显的脱氯作用。由于催化剂Ni的存在 ,大大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加快了脱氯速率 ,更重要的是 ,降低了反应副产物产量。
黄园英刘菲汤鸣皋沈照理
关键词:反应活化能脱氯率DCM四氯化碳TCM
天然蛇纹石活性机理初探被引量:67
2003年
通过对蛇纹石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键性的分析 ,将蛇纹石的活性基团划分为 5类 ,即不饱和Si—O—Si键、O—Si—O键、含镁键类、羟基和氢键 ,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活性基团的特征 ,尤其对硅氧四面体悬挂键做了介绍。指出正是这些活性基团的存在使蛇纹石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纤蛇纹石是一维纳米纤维矿物 ,易进入生物细胞 ,并释放出OH-、Mg2 + 、SiO2 及Ni2 + 等 ,同时不饱和O—Si—O键发生断裂形成游离氧 ,由纤蛇纹石形成的这种碱性氧化溶液会严重影响生物机体的正常工作 。
李学军王丽娟鲁安怀王长秋
关键词:蛇纹石活性基团纤蛇纹石化学成分晶体结构
锰钾矿(K_xMn_(8-x)O_(16)):天然活性八面体分子筛(OMS-2)被引量:13
2003年
经重新鉴定, 确认湘潭锰矿床中大量产出锰钾矿(KxMn8-xO16). 其胶体沉积成因的单斜晶系锰钾矿中MnO2含量在90%以上, K2O含量大于3%, 含水量为2.2%~3.1%, 类似于沸石含水量. 其晶胞常数a0 = 0.9974 nm, b0 = 0.2863 nm, c0 = 0.9693 nm,β= 91.47(. 由[MnO6]八面体双链构成较大的假四方孔道孔径为0.462 nm×0.466 nm, 并由K+充填在其中. 锰钾矿中大多数锰为Mn4+, 少量Mn3+替代Mn4+与孔道中K+离子数相匹配. 这不仅改变了近一个世纪对于该锰矿床氧化型矿石矿物组成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发现了丰富的活性八面体分子筛(OMS-2)的矿物资源.
鲁安怀高翔秦善王长秋
关键词:湘潭锰矿
大气降尘TEM观察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被引量:44
2003年
在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用透射电镜对半封闭室内长期沉积的大气降尘进行观察 ,提供了合肥地区大气降尘物相组成和各种物相形貌特征信息 ,揭示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来源占第 1位的是地表扬尘 ,以粘土矿物为标志 ;占第 2位的是来源于大气化学次生气溶胶 ,主要和SO2 、CO2 、NOX 等气态污染物排放有关 ,以石膏、碳酸盐和易溶盐类为标志 ;占第 3位的是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的烟尘 ,以炭球为标志 ;占第 4位的是来源于燃煤烟尘排放 ,以球形玻璃珠为特征。TEM调查不仅为合肥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成因、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和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准确资料和依据 。
陈天虎徐惠芳
关键词:环境矿物学大气降尘TEM伊利石磷灰石
碱性长石中的微孔及微裂隙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扫描电镜(SEM)显示长石矿物中存在不同形态的微孔和微裂隙,大小从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不等,其表面形态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槽形。不同类型的长石微孔和微裂隙的分布不均匀,无色透明的长石比较致密,微孔和微裂隙较少;而半透明长石中的微孔和微裂隙较多,孔密度较大。N2吸附实验表明,碱性长石矿物的比表面积为1.833 m2/g;长石矿物的BET吸附等温线为II型,吸附回线类型为H3和H4型回线,表明长石中主要为圆形孔和裂隙形孔。
王志华刘瑞
关键词:碱性长石微孔扫描电镜吸附等温线
纳米镍/铁对四氯乙烯快速脱氯试验被引量:13
2005年
实验室合成的纳米Ni/Fe(粒径20~60 nm,比表面积为52.61 m2/g),在固液比相对较低条件下(5.4 g/L),对四氯乙烯(PCE)能够快速并完全脱氯,在6 h时,脱氯率为99.70%,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3.04 mL·m-2·h-1.反应过程中水样未检测到其他的氯代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无毒的烃类乙烷(C2H6)是主要产物,约占加入时PCE总碳质量的94%~110%.试验结果说明加氢催化剂Ni的存在,通过原电池腐蚀作用提高了脱氯速率并同时增加了良性产物的产量(如C2H6).
黄园英刘菲汤鸣皋孙文超
关键词:四氯乙烯纳米镍反应动力学方程脱氯率PCE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