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10J2179)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敖俊廖文波王翀覃建朴曹广如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中医院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胸腰椎
  • 4篇腰椎
  • 4篇植骨
  • 3篇胸腰椎爆裂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体
  • 2篇胸腰段
  • 2篇胸腰椎爆裂型...
  • 2篇腰段
  • 2篇内植
  • 2篇椎板
  • 2篇椎板间隙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螺钉
  • 2篇后路
  • 2篇复位
  • 2篇爆裂骨折
  • 2篇爆裂型骨折

机构

  • 6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敖俊
  • 5篇廖文波
  • 3篇覃建朴
  • 3篇王翀
  • 2篇曹广如
  • 1篇陈林
  • 1篇张美超
  • 1篇蔡玉强
  • 1篇张军
  • 1篇陈方
  • 1篇辛志军
  • 1篇兰美兵
  • 1篇李德丽
  • 1篇叶盛
  • 1篇辛向军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后路通道下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3例,女8例;开放组35例,男25例,女10例。整理分析两组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比、受伤机制、伤椎分布、Denis分型、ASIA分级及术前VAS评分)、术后及各阶段随访的影像学参数(伤椎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神经损伤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微创组随访26.58±5.98(14~38)个月,开放组为27.09±6.73(16~44)个月(P>0.05)。两组手术时间、植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359.68±159.22ml vs 514.86±246.09ml)、自体血回输(7 vs 17例)、止痛药使用(12 vs 23例)、住院时间(9.48±2.72d vs 11.51±3.27d)及术后1周VAS评分(3.77±1.28 vs 4.97±1.44分)微创组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分别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严重椎管狭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病例,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入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微创术式在减少手术创伤、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王翀覃建朴曹广如陈林敖俊廖文波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板间隙经皮椎弓根螺钉植骨
两种植骨法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空隙残存率及压缩刚度的影响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两种方法植骨后伤椎椎体的植骨量、骨缺损空隙残存率及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18个4~6月龄新鲜小牛脊柱腰段(L1~5)离体标本,制备L3椎体爆裂骨折模型,模拟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撑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将18个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A组伤椎椎体内不植骨,B组行经双侧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C组行经单侧椎管伤椎椎体内植骨。记录B、C组植骨量;将3组标本行DR片及CT观察伤椎椎体骨缺损空隙大体情况;经CT扫描后采用数格子法计算伤椎椎体骨缺损空隙残存率;应用ElectreForce-3510高精度生物材料试验机测试标本压缩刚度。结果 B、C组植骨量分别为(4.58±0.66)g和(5.72±0.78)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7,P=0.022)。DR片及CT观察示:A组标本伤椎椎体内见较大骨缺损空隙;B组伤椎椎体的"蛋壳样"空隙内可见骨粒填充,多集中于伤椎椎体后半部,椎体前部填充不足;C组伤椎椎体内较多骨粒填充,分布均匀。A、B、C组标本骨缺损空隙残存率分别为52.0%±5.5%、39.7%±2.5%、19.5%±2.5%,C组显著低于A、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压缩刚度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压缩刚度C组显著高于A组(P<0.05),但A、B组间及B、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弯及右侧弯压缩刚度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合经单侧椎管伤椎椎体内植骨较经双侧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植入骨量更多,更充分,术后骨缺损空隙残存率更小,对恢复脊柱前屈-压缩刚度更好。
敖俊辛志军陈方辛向军廖文波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植骨小牛
经椎板间隙小开窗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小开窗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建效果和远期稳定性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采用椎体内植骨成形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中采用经伤椎椎板间隙小开窗椎体内植骨(A组),20例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B组)。两组患者除术前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损伤节段以及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腰背部疼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6~31个月,平均19.1个月;B组17~25个月,平均20.2个月。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除Frankel A级患者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均较术前缓解,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断钉、退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等;伤椎椎体内植骨填充良好,植骨融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均恢复良好,A、B组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以上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经椎板间隙小开窗或经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覃建朴王翀敖俊廖文波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椎板间隙植骨
经后路脊柱重建治疗中老年后方韧带复合体不完整的Magerl B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明确有后方韧带复合体(PLC)不完整的Magerl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均行经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CT检查计算伤椎椎管狭窄率,根据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变化评估椎体高度恢复、用Cobb角变化评估后凸矫正情况,Frankel分级标准变化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得到24~32个月随访,平均27个月,术后1 w、1年后、2年后查CT检查提示伤椎骨折愈合,植骨满意,无断钉断棒。术后椎管狭窄率、伤椎相对高度比、Cobb角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 w、术后1年和2年高度比和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椎管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术后1年与术后2年椎管狭窄率、伤椎相对高度比、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年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的恢复。干预前其腰背部疼痛VAS为(6. 9±0. 5)分,干预后1 w、1年及2年分别为(3. 6±0. 3)分、(2. 8±0. 1)分和(1. 9±0. 1)分。结论对PLC不完整的Magerl B型胸腰椎骨折可单纯经后路固定、前柱结构重建并椎管减压。避免前路手术带来的创伤,为该类型的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个相对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手术方式。
叶盛敖俊李德丽覃建朴张军廖文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MAGERL
跨伤椎长节段固定与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对胸腰段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疼痛及骨折复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跨伤椎长节段固定与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型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A组43例,实施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39例,实施跨伤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疼痛变化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同B组比较,明显较少,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B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有下降,A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B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obb's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Cobb’s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处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与跨伤椎长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型损伤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操作相对简单,利于术后恢复及疼痛缓解,更值得推广。
王翀曹广如敖俊蔡玉强廖文波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两种植骨方式治疗L_1椎体爆裂骨折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建立L1椎体爆裂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经椎管椎体内植骨的应力分布。方法 通过CT扫描、Mimics三维重建、ANSYS前处理等方法建立胸腰段T12-L2有限元模型,据此建立L1椎体爆裂骨折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经椎管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棒后路固定模型。并对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下加载350N/8Nm,观察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正常胸腰段、L1椎体爆裂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和经椎管植骨模型的等效应力峰值如下,前屈:6.89、54.10、8.03、5.92MPa;后伸:56.70、109.00、12.50、8.61 MPa;侧弯:6.83、47.50、11.30、3.60 MPa;旋转:23.80、112.00、13.10、7.65 MPa。未植骨时应力主要集中于螺钉的尾部和连接棒,植骨后应力明显降低,并向螺钉中部分散分布。结论 两种植骨方式的模型均重建了伤椎的强度,增加即时稳定性,但经椎管椎体内植骨更充分、更有效减小内固定应力,增加其力学安全性,从生物力学角度是一种植得推广的术式。
兰美兵敖俊张美超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骨折植骨有限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