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J030)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贵生吴春兰更多>>
相关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语言接触
  • 1篇入声
  • 1篇桃子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多元
  • 1篇历史变革
  • 1篇历史发展
  • 1篇苗族
  • 1篇祭祀
  • 1篇祭祀文化
  • 1篇家祭
  • 1篇汉语
  • 1篇汉语方言
  • 1篇多元性
  • 1篇方言

机构

  • 2篇凯里学院

作者

  • 2篇王贵生
  • 1篇吴春兰

传媒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语言接触多元性与丹寨汉语方言入声成因研究
2017年
平面调查以及单一民族语言现时空间分布的静态研究容易导致误读,丹寨汉语方言入声保留底层问题研究的模糊性就是一例。除了苗语以外,同时联系布依语、水语的文化多元动态融合研究则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实现多民族杂居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突破的全新方向。
王贵生
关键词:入声语言接触文化多元
苗族家祭仪式演进的历史变革调查——以黔东南雷山县桃子寨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神坎"是苗族接受汉化"神龛"文化影响以后用于家庭祭祀形式的泛称。本文将源自于不同文化主体的家庭祭祀形式分别简称为苗家的"无字神坎"、汉化的"有字神坎"和西化的"十字神坎",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文化生态同在苗乡和谐相处,其中厚重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文明碰撞所产生的文化变革,清晰地留下了一个民族由原始向文明向现代等不同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遗迹。本文以雷山县苗族家庭的调查为例,对"苗族神坎"的文化现象进行解析。
王贵生吴春兰
关键词:苗族祭祀文化历史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