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111316)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曾磊陈娟吴园园许成祥郑山锁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P-Δ恢复力模型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和恢复力特性,进行了5榀1∶4比例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的框架中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在试验所获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考虑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该恢复力模型包括一条基于计算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刚度退化规律以及基于试验现象的滞回规则。所提出的恢复力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试件的滞回性能,可供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及其结构在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时参考。
- 曾磊许成祥郑山锁吕营陈娟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结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恢复力模型
- 高强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合料、钢纤维和养护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逐渐降低,本试验最佳骨料取代率为60%;矿物掺合料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对前期强度降低较多;钢纤维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养护条件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比普通混凝土小。
- 陈娟张轩刘勇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养护方法
- 国内外型钢混凝土柱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在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AISC、ACI和我国《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2006)、《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中有关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型钢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数据对规程中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选用较合适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 周琴吴园园谢志英曾磊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柱承载能力设计规范
- T形配钢型钢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8
- 2013年
- 基于塑性理论下限定理提出了T形配钢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压、弯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将正截面承载力分为混凝土部分、钢筋部分和型钢部分,分析得出各部分的承载力方程,采用叠加强度法建立了T型配钢型钢混凝土构件的N-M相关曲线,并给出了相应计算公式。进行了5个1/2比例T形配钢型钢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是否配置拉结筋、不同配箍率和不同轴压力下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其中4个试件发生了正截面受弯破坏,部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简单易行,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 曾磊涂祥吴园园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力加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