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91110021)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孙跃李砚玲戴欣王智慧吕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电能
  • 6篇电能传输
  • 5篇感应电
  • 5篇感应电能传输
  • 2篇电能传输系统
  • 2篇谐振
  • 2篇鲁棒
  • 2篇感应电能传输...
  • 1篇电容耦合
  • 1篇遗传算法
  • 1篇移相
  • 1篇移相控制
  • 1篇生物体
  • 1篇生物体内
  • 1篇能量函数
  • 1篇强磁
  • 1篇准滑模
  • 1篇准滑模控制
  • 1篇稳定性
  • 1篇系统参数

机构

  • 8篇重庆大学

作者

  • 7篇孙跃
  • 4篇李砚玲
  • 4篇戴欣
  • 3篇王智慧
  • 2篇苏玉刚
  • 2篇吕潇
  • 1篇唐春森
  • 1篇翟渊
  • 1篇赵志斌
  • 1篇夏晨阳
  • 1篇李玉鹏
  • 1篇周继坤
  • 1篇余奎
  • 1篇刘耀中

传媒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LCL型双向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建模及控制被引量:13
2012年
由于双向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存在高频开关网络以及较多的工作模态,易引入高次谐波和EMI干扰,LCL滤波网络的加入,可以有效滤除导轨电流中的有害谐波并减小EMI干扰,通过对电路交流变量进行复数分析,建立了系统关于传输功率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得出,在最大传输效率条件下,原边输入电压Upi与副边输出电压Uso的相角差δ为±90°,系统能量分别正、反向传输;传输功率的大小则可通过调节Upi或Uso的模来实现。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导轨电流恒定,在原副边设计了相互独立的移相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调节原边导轨电流恒定的同时,能根据负载的工作状态和实际需求,动态地改变能量传输的方向和大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李砚玲孙跃戴欣周继坤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LCL滤波移相控制
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为分析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首先采用基于频域分解的方法建立对象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模型,再考虑系统中的频率不确定性,通过线性分式变换分离对象的摄动和标称部分,将不确定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系统.最后,采用基于结构奇异值的μ方法分析了频率摄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系统保持稳定所容许的最大摄动,并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μ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李砚玲孙跃戴欣
关键词:稳定性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线性分式变换
强磁耦合共振系统参数辨识与原边控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强磁耦合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输出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原边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发射线圈的电压电流来实时辨识共振线圈间互感和负载以及输出电压的变化,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设计Buck变换器以控制输出电压,克服了传统恒压控制需要2个控制器或者原副边需要无线通信的弊端,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的恒压控制,此方法简化了系统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制作一个强磁耦合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辨识方法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由于该方法可通过原边来得到副边的系统参数,因此通过原边即可对副边进行控制,在诸如生物体内供电等场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翟渊孙跃戴欣苏玉刚王智慧
关键词:BUCK变换器参数辨识
变压及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的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研究了直流变压电源、交流变压电源和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用受控电压源与自定义非线性的变压及变压变频信号源相结合实现。对直流变压电源信号和交流变压电源信号使用Simulink中已有模块搭建,对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信号提出了一种将参数存储于矩阵中的S-函数描述方法,并将变压及变压变频信号模型封装为仿真模块,嵌入到Matlab/Simlink平台中,对Simulink的仿真模块库进行了拓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的变压及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库可为分析电力电子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提供很大的便利,设计思想同样适用于Pspice和Saber等其他电路仿真软件的拓展。
苏玉刚刘耀中夏晨阳
关键词:仿真模型S-函数
复合谐振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分析及参数优化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因互感变化引起传输功率与效率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复合谐振结构,并给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在分析传统谐振网络拓扑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复合谐振网络以提高互感变化时的传输功率与效率特性。以传输功率和效率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该结构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采用非线性单纯体法和混沌初始化混合方法来产生优良的初始种群,对目标和约束进行二次归一化后,利用可行性规则选择优良个体,并采用混合变异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终优化结果与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较快地找到全局最优参数,且参数结果优良,在互感大范围变化时能保持较高的传输功率及效率。
吕潇孙跃王智慧赵志斌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参数优化遗传算法
π型谐振IPT系统的混合灵敏度H_∞鲁棒控制
2011年
针对一种π型谐振网络的非线性感应电能传输系统(IPT),应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法对时域状态变量进行频域分解,并用低阶傅里叶系数的实部和虚部作为新变量将其近似成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为对负载输出电压进行无静差跟踪控制及鲁棒性能分析,综合考虑系统的中低频参数摄动及高频未建模部分的不确定性,通过在频域上调整选择多目标优化的加权函数,设计出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输出反馈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鲁棒控制作用下,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达到了小于1的性能指标,当发生负载参数摄动及输入电压干扰时,实现了对负载输出电压的无静差鲁棒跟踪.实验结果亦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李砚玲孙跃戴欣余奎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
非接触传输系统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基于频域分解的思想将系统非线性模型近似成线性连续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分析了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PT)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GSSA模型能较快地完成对CPT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分析,且与Simulink创建的精确时域模型的仿真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了直流电感、负载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孙跃李砚玲
关键词:电容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
多负载IPT系统效率分析与控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多负载条件下能量传输效率问题研究频率与效率的关系,并从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效率特性。为了验证最大传输效率结论的正确性,采用双工作模式切换的电流调节方法和离散准滑模控制策略来维持原边谐振电流(激磁电流)的恒定。基于系统能量平衡函数关系,建立关于激磁电流峰值包络的系统离散变结构模型,构建具有重置积分环节的切换函数来改善系统的稳态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工作频率偏离副边固有谐振频率时,系统效率最大,合理的积分增益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对于负载大范围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如当负载完全拿开时,控制器经过时长约为5 ms的调节,激磁电流最终稳定在参考值,表现出较好的抗扰动性,且系统效率均保持90%以上。
孙跃吕潇唐春森王智慧李玉鹏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