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2090)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子成李忠爱马焕新李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菊花
  • 1篇叶柄
  • 1篇叶片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青蒿
  • 1篇转录
  • 1篇转录酶
  • 1篇转座
  • 1篇转座子
  • 1篇基因
  • 1篇反转录
  • 1篇反转录酶
  • 1篇反转录转座子
  • 1篇分子标记

机构

  • 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篇王子成
  • 2篇李忠爱
  • 1篇李飞
  • 1篇马焕新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菊花iPBS分子标记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2
2019年
菊花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反转录转座子在其遗传多样性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此标记体系可用于检测菊花品种的多样性.本研究对菊花iPBSPCR体系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0μmol/L,dNTPs浓度0.40 mmol/L,Mg2+浓度1.80mmol/L,Taq酶浓度0.10U,DNA模板用量60ng,反应总体积20.00μL.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3min;95℃变性15s;48℃退火1min;68℃复性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依据上述iPBS-PCR反应体系和程序,从25个iPBS引物中筛选得到2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8个菊花品种进行iPBS-PCR扩增,结果显示所选用引物扩增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菊花种质资源材料的iPBS分子标记分析.
李茫茫李帅磊时灿李忠爱刘艳华安静王子成
关键词:菊花引物筛选
菊花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RT基因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2019年
以菊花品种‘秋水长流’DNA为试材,利用简并引物对菊花品种‘秋水长流’的DNA进行PCR扩增,对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序列进行了碱基序列分析、同源性分析及聚类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反转录转座子在菊花遗传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得到了一条230bp左右的目的条带。28条来自菊花的Ty1-copia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207~232bp,GC与AT比例为1.06~1.63,同源性范围为25.3%~99.1%。其核苷酸序列经过系统聚类分析后可分为4个家族。所有氨基酸序列出现2~13个不同程度的终止密码子突变。并且将核苷酸序列与NCBI中已登录的不同物种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在菊花中得到4个家族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在长度、碱基变化上的表现是不完全一致的,且序列同源性上存在多态性。系统进化树分析的结果表明,获得序列与其它植物中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菊花中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间具有较高的异质性。
王晓宇王亚楠李茫茫李帅磊丁红旭王子成
关键词:菊花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
青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建立和优化青蒿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获得快速繁殖技术,以青蒿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其离体培养和大量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青蒿叶片为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 6-BA+0.5mg/L 2,4-D,诱导率为78.0%;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05mg/L NAA+3%蔗糖+0.7%琼脂粉,分化率达95.3%。分化苗在1/2MS+1.0mg/L NAA培养基上快速生根,且根系发达,粗壮,生根率达98.9%。以青蒿叶柄为外殖体,叶柄可在培养基MS+2.0mg/L 6-BA+0.5mg/L 2,4-D上一次成苗,在1/2MS+1.0mg/L NAA培养基上生根良好。该体系有效的缩短了培养周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李飞马焕新李忠爱王子成
关键词:青蒿叶片叶柄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