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IPB102)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丽娟赵玉娇孙强明潘玥陈俊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登革病毒
  • 4篇人胚
  • 4篇人胚肺二倍体...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2篇适应性
  • 2篇纯化
  • 1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热病毒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选育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动力学
  • 1篇中国株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体外实验研究
  • 1篇人二倍体细胞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篇潘玥
  • 4篇孙强明
  • 4篇赵玉娇
  • 4篇杨丽娟
  • 3篇陈俊英
  • 1篇马绍辉
  • 1篇龙海亭
  • 1篇阎玲梅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Ⅱ型登革病毒D01090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适应株选育及初步鉴定
2012年
目的:选育能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稳定增殖的Ⅱ型登革病毒适应株,为研发以人源性细胞为基质的登革疫苗候选株奠定基础。方法:将Ⅱ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01090提取病毒基因组,通过RT-PCR法进行登革病毒型别鉴定后,在C6/36和Vero细胞上进行毒种扩增和滴度测定;将D01090毒株以4.0MOI接种KMB17细胞并反复传代至病毒完全适应在细胞内扩增,并连续传代10代,选育出良好的KMB17细胞适应株;病毒培养液经蔗糖梯度离心和超速离心后获得高浓度病毒液,接种KMB17细胞后通过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检测细胞的病理变化;然后经过三轮蚀斑纯化筛选出纯化病毒株,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纯化株的抗原性。结果:以Ⅱ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01090基因组为模板,能扩增出511bp的登革病毒特异基因和119bp的Ⅱ型登革病毒型特异性基因。病毒经C6/36细胞扩增后滴度达4.5CCID50/ml,感染KMB17细胞至第三代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连续传10代细胞病变速度逐渐增快,至第10代达到增殖高峰,病毒滴度达5.0CCID50/ml;将病毒感染6天后病变达+++的KMB17细胞进行超薄切片后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病理变化,镜下可观察到内质网中新组装成的病毒颗粒,细胞周围产生很多分裂的小碎片,伴有游离出胞的病毒;三轮蚀斑纯化后筛选出纯化克隆,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的抗原性呈阳性。结论选育出了能稳定传代且病毒扩增量高的Ⅱ型登革病毒KMB17细胞适应株,经蚀斑纯化后仍保持较好的抗原性。
赵玉娇潘玥阎玲梅岳耀斐杨丽娟孙强明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Ⅲ型登革病毒D9964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适应株选育纯化及其增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选育出Ⅲ型登革病毒中国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的适应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增殖动力学进行研究,为研究登革病毒减毒活疫苗奠定基础。Ⅲ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9964经RT-PCR鉴定型别正确后,进行毒种扩增和滴度测定;以4.0MOI接种KMB17细胞,反复传代直至病毒能在细胞中适应和增殖;连续传10代,选育出KMB17细胞适应株,经三轮噬斑纯化筛选适应株,微量滴定法检测10代病毒培养液的感染性滴度;免疫荧光法检测纯化病毒株的抗原性;将病毒纯化株接种KMB17细胞,取第3~7d细胞提取RNA,以Real-time PCR检测病毒适应株在细胞中的增殖动态。结果显示,经适应性培养后Ⅲ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9964能在KMB17细胞中稳定增殖,经噬斑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细胞适应株,病毒保持了原始毒株良好的抗原性;增殖动力学研究显示第5~6d为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高峰期。
赵玉娇潘玥阎玲梅岳耀斐杨丽娟陈俊英马绍辉施海晶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病毒人胚肺二倍体细胞适应性增殖动力学
Ⅰ型登革病毒D06063株人二倍体细胞适应株的筛选及纯化
2012年
目的筛选Ⅰ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中国株D06063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的适应株,经噬斑纯化后,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Ⅰ型DV中国株D06063在C6/36细胞上进行扩增,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RT-PCR法鉴定DV型别;病毒连续以4.0 MOI的量感染KMB17细胞,传代至病毒完全适应在细胞内扩增,再连续传10代,筛选出KMB17细胞适应株,并进行3轮噬斑纯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纯化病毒,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果在C6/36细胞上扩增的Ⅰ型DV D06063株的滴度为6.0 lg CCID50/ml,经RT-PCR可扩增出511 bp的DV特异基因和482 bp的Ⅰ型DV型特异性基因;病毒感染KMB17细胞后,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至第10代,病毒的感染性滴度达峰值,为6.75 lg CCID50/ml;纯化的病毒经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电镜观察显示病毒形态正常。结论成功筛选出传代稳定性好、病毒扩增量高的Ⅰ型DVKMB17细胞适应株,纯化的病毒株保持了原始毒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赵玉娇潘玥陈俊英杨丽娟岳耀斐施海晶马绍辉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病毒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生物学特性
Ⅳ型登革病毒中国株LD34在KMB17细胞上的适应性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Ⅳ型登革病毒中国株LD34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的传代适应性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Ⅳ型登革病毒中国株LD34在C6/36细胞上扩增,并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以2.0 MOI的病毒接种KMB17细胞传代培养,筛选KMB17细胞适应株,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将Ⅳ型登革病毒中国株LD34 KMB17细胞适应株连续传10代,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的抗原性,RT-PCR法扩增登革病毒的特异性基因。结果筛选出的Ⅳ型登革病毒中国株LD34在KMB17细胞上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病毒接种MOI 0.4,培养基血清浓度5%;其感染KMB17细胞后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连续传10代,病毒滴度达7.75 CCID50/ml;第10代病毒的抗原性呈阳性;第10代病毒能扩增出511 bp的登革病毒特异性基因和393 bp的Ⅳ型登革病毒特异性基因。结论获得了Ⅳ型登革病毒中国株LD34 KMB17细胞适应株,病毒保持了原始毒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且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赵玉娇龙海亭潘玥陈俊英杨丽娟岳耀斐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病毒人胚肺二倍体细胞适应性生物学特性
登革热的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的体外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建立异型登革热病毒(DENV)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DE)的体外实验研究模型。方法将梯度稀释的抗-Ⅱ型登革热膜前蛋白prM单克隆抗体与Ⅲ型登革热病毒(MOI=3)于37℃、5%CO2培养箱内孵育90min形成抗体-病毒复合物后感染K562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检测DENV抗原在细胞内的表达增强。结果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的效果取决于抗体浓度。稀释度为1/2560的抗体与DENV结合共同感染K562后,细胞内登革热病毒抗原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有明显增强,real-time PCR检测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K562细胞内登革热病毒数量显著增加。结论成功建立了登革热病毒的异型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的体外研究模拟,为后续的ADE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模型和实验基础。
岳耀斐潘玥杨丽娟陈俊英赵玉娇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K562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