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07)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法曾侯元同许崇梅鲁法军曲畅游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蓼属
  • 4篇植物
  • 3篇蓼科
  • 3篇TRNL-F...
  • 2篇叶表皮
  • 2篇萹蓄
  • 2篇微形态
  • 2篇系统学
  • 2篇系统学位置
  • 2篇果实
  • 2篇果实形态
  • 1篇叶表皮形态
  • 1篇叶下表皮
  • 1篇内转录间隔区
  • 1篇拳参
  • 1篇转录间隔区
  • 1篇纹饰
  • 1篇乌鲁木齐
  • 1篇西伯利亚蓼
  • 1篇系统发育

机构

  • 9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9篇李法曾
  • 6篇侯元同
  • 5篇许崇梅
  • 4篇于文光
  • 4篇鲁法军
  • 4篇曲畅游
  • 3篇张学杰
  • 2篇朱立涛
  • 1篇樊守金
  • 1篇刘利霞

传媒

  • 3篇植物分类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植物研究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蓼属萹蓄组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中国蓼属萹蓄组15种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萹蓄组15种植物气孔器类型为不等型,气孔长宽比为1.19~1.72,气孔密度为122.07~376.38 个/mm^2,气孔指数为17.22%~25.17%,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支持将篇蓄组section Avicularia升为篇蓄属Polygonum s.str.的观点.但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变异较大,可将其分为2种类型:A.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B.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纹状.基于叶下表皮微形态并结合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将直立萹蓄P.aviculare L.f.erectum Y.M.Zhang et J.X.Li合并到展枝蓼P.patulum Bieb.,作为其异名处理.
鲁法军朱立涛侯元同李法曾
关键词:叶表皮
中国蓼属萹蓄组植物果实形态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应用解剖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中国产蓼属萹蓄组Polygonum sect.Polygonum 16种1变种及1变型植物的果实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组5种一年生植物的果实具有两型性,即有长、短两种果实类型。短果类型为卵形,具三棱,包于宿存花被内或与花被近等长,呈黑褐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小点、无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有散乱分布或排列成行的瘤状颗粒;长果类型为狭卵形,具三棱,长于宿存花被,黄褐色或淡黄绿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平滑、有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上部具有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则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果实具两型性的植物有萹蓄P.aviculare、乌鲁木齐萹蓄P.urumqiense、展枝萹蓄P.patulum、直立萹蓄P.avicularef.erectum和尖果萹蓄P.rigidum。果实微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1.果实表面无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有光泽,此类型又可以分为2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平滑、浅波纹状,如岩萹蓄P.cognatum、松叶萹蓄P.acerosum和帚萹蓄P.argyrocoleum;(2)果实表面具浅洼点或洼点,如铁马鞭P.plebeium和针叶萹蓄P.polycnemoides。2.果实表面有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无或具微光泽,此类型又可分为4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具疣状突起,如圆叶萹蓄P.intramongolicum.;(2)果实表面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如普通萹蓄P.humifusum和展枝萹蓄的短果;(3)果实表面具有纵行排列的瘤状颗粒,如萹蓄和乌鲁木齐萹蓄的短果;(4)果实表面上部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如萹蓄、展枝萹蓄、直立萹蓄和尖果萹蓄的长果。因此果实两型性和果实微形态特征对蓼属萹蓄组种、变种的鉴定具有较大的分类学价值。基于果实微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形态特征,确定了新种晖春萹蓄Polygonum huichunense F.Z.Li,Y.T.Hou&C.Y.Qu,�
侯元同许崇梅曲畅游巴晓革鲁法军李法曾
关键词:果实蓼科
中国蓼属(蓼科)三新种被引量:9
2006年
描述了中国新疆蓼科Polygonaceae蓼属萹蓄组PolygonumsectionPolygonum3新种。乌鲁木齐萹蓄P.urumqienseF.Z.Li,Y.T.Hou&F.J.Lu在体态上与萹蓄P.aviculareL.很相近,但花在枝上部叶腋簇生成穗状花序,雄蕊5–6枚,瘦果两型,长果表面密具不规则排列的小点,易于区别。塔城萹蓄P.tachengenseF.Z.Li,Y.T.Hou&F.J.Lu在枝上部的花不形成总状花序,雄蕊8枚,瘦果表面具成行的小点等方面与萹蓄近缘,其区别在于3–6花仅簇生于枝上部叶腋,叶片条状披针形,背面主、侧脉极其隆起,托叶鞘较长,约达1.1cm,具15–20条纵脉;又因其茎直立,花簇生于枝上部叶腋而与展枝萹蓄P.patulumM.Bieb.相近,其区别在于叶背面中脉和侧脉极其隆起,托叶鞘较长,达1.1cm,具15–20条纵脉,枝上部的叶不渐小,花在枝上部叶腋簇生,不形成总状花序,瘦果表面具成行的小点。石河子萹蓄PolygonumshihezienseF.Z.Li,Y.T.Hou&F.J.Lu茎直立,花3–6朵簇生于枝上部叶腋,雄蕊8枚,瘦果表面光滑,略具光泽,与帚萹蓄P.argyrocoleonSteud.exKunze相近,区别在于叶背面中脉和侧脉极其隆起,托叶鞘长,达1.1cm,具15–20条纵脉,花在枝上部叶腋簇生,不形成总状花序;同时在体态上又与塔城萹蓄十分相近,但其枝上部的叶逐渐变小,瘦果表面光滑,略具光泽,易于区别。对3个新种及其近缘种的花粉形态、叶表皮特征和瘦果微形态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比较观察。
侯元同鲁法军曲畅游李法曾
关键词:蓼属蓼科花粉形态叶表皮形态
Phylogenetic origin of Beckmannia (Poaceae) inferred from molecular evidence被引量:2
2009年
提炼未知的 Beckmannia 遗体的种系发生的起源。类被放在 Chlorideae 以内, Aveneae (Agrostideae ) , Poeae,或当作了一个 isolate 系, Beckmanniinae。在现在的学习,我们使用了原子内部抄录分隔符(它的) 并且检验在假定到的 Beckmannia 和那些类之间的种系发生的关系的叶绿体 trnL-F 序列是相关的。根据我们的研究的结果,下列结论能被得出:(i) Beckmannia 和 Alopecurus 是有高支持的姐妹组;并且(i i ) Beckmannia 和 Alopecurus 与高支持在 Poeae clade 被嵌套。我们的分析的结果建议 Beckmannia 应该被放在 Poeae。
Chong-Mei XUChang-You QUWen-Guang YUXue-Jie ZHANGFa-Zeng LI
关键词:进化起源禾本科内转录间隔区看麦娘
基于叶绿体trnL-F序列以及matK序列探讨虎杖属与西伯利亚蓼的系统学位置被引量:8
2008年
以蓼科Polygonaceae酸模亚科Rumicoideae酸模族Rumiceae大黄属RheumL.作外类群,对蓼亚科Polygonideae蓼族Polygoneae 4属19种1变种的trnL-F序列以及16种1变种的matK序列进行了测定(部分序列取自GenBank)和聚类分析,探讨了虎杖属Reynoutria Houtt.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系统学位置,结果表明:(1)虎杖属在两个严格一致树中都聚到了何首乌属Fallopia Adans.的内部,trnL-F序列的支持率为99%,matK序列的支持率为100%,说明虎杖属应归入何首乌属中,所以虎杖属的R.japonica Houtt.与R.sachalinense(F.Schmidt ex Maxim.)Nakai应分别命名为Fallopia japonica(Houtt.)RonseDecraene和F.sachalinense(F.Schmidt ex Maxim.)Ronse Decraene;(2)两个严格一致树都表明,西伯利亚蓼远离蓼属Polygonum L.,聚到了何首乌属的附近,两个序列支持率都为99%,应将该种从蓼属中移出来,提升为属级,即西伯利亚蓼属Knorringia Tzvel.,西伯利亚蓼应命名为Knorringia sibirica(Laxm.) Tzvel.。另外,本文对何首乌属与西伯利亚蓼属作了界定。
于文光樊守金许崇梅朱立涛侯元同林芙宇李法曾
关键词:MATK序列系统学西伯利亚蓼TRNL-F序列
中国蓼属春蓼组植物果实形态及果皮微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产蓼属春蓼组(Polygonumsect.Persicaria)19种3变种植物的果实形态和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蓼属春蓼组植物的果实形态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具三棱、双凹或双凸,顶端渐狭,有喙或无喙;果皮微形态可分为7种类型:洼点、浅洼点,脑纹状纹饰,拟脑纹状纹饰,网状纹饰,不规则褶皱,不规则小疣状颗粒以及密浅网状纹饰。观察结果支持将绵毛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L.var.salicifoliumSibth.)合并到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L.),做为酸模叶蓼的异名处理;支持将长鬃蓼(P.longisetumDe Br.)作为丛枝蓼(P.posumbuBuch.-Ham.ex D.Don)的变种处理的意见;认为密毛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L.var.lanatum(Roxb.)Stew.)应恢复种级,圆基长鬃蓼(P.longisetumDe Br.var.rotunatumA.J.Li)应升为种级;支持平武蓼(Polygonum pingwuenseF.Z.Li et Y.T.Hou et S.J.Fan,sp.nov.)新种的成立。
曲畅游侯元同李爱玲鲁法军李法曾
关键词:蓼属果实形态果皮微形态纹饰
基于ITS序列探讨金线草的系统学位置被引量:4
2011年
金线草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该试验以Triplaris weigeltiana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金线草及其近缘类群的ITS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金线草和蓼属的春蓼组、刺蓼组形成三个并列的分支,因此,金线草没有必要独立成属,分子证据支持金线草成立为组;(2)金线草和春蓼组、刺蓼组植物聚在一起,自展支持率为96%,说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许崇梅曲畅游于文光张学杰李法曾
关键词:ITS序列
基于trnL-F序列推测冰岛蓼属的系统发育被引量:4
2009年
冰岛蓼属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以塔黄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冰岛蓼属及其近缘类群的trn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冰岛蓼(Koenigia islandica)和大铜钱叶蓼(Polygonum forrestii)为姊妹群,自展分析的支持率为100%,因此,大铜钱叶蓼应归于冰岛蓼属;(2)冰岛蓼和分叉蓼组植物聚在一起,自展支持率为99%,说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许崇梅曲畅游于文光张学杰李法曾
关键词:TRNL-F序列
中国拳参属(蓼科)植物叶脉序式样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中国产拳参属(Bistorta)(蓼科)12种1变种植物的叶脉序式样在光镜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序式样可分为3种类型:(1)环结曲行羽状脉,边缘末级脉不完全,加粗且外卷;(2)环结曲行羽状脉,二级脉与其余各级脉近等粗,边缘末级脉具边脉,不加粗;(3)直行羽状脉,盲脉无或偶有,边缘末级脉不完全,不加粗.依据叶脉序式样,结合其植物习性及外部形态特征,将拳参属植物划分为3个组:拳参组sectionBis-torta,乌饭树叶蓼组sectionVacciniifoliaF.Z.Li,L.X.Liu&Y.T.Hou,sect.nov.和匍枝蓼组sectionBambu-phyllumF.Z.Li,L.X.Liu&Y.T.Hou,sect.nov..
刘利霞侯元同李法曾
关键词:蓼科
基于trnL-F序列探讨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的系统位置被引量:2
2009年
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文中以塔黄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杠板归及其近缘类群的trn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杠板归和刺蓼为姊妹群,自展分析的支持率为99%,分子证据支持杠板归归入刺蓼组,而没有必要单立组或属。(2)刺蓼组、春蓼组和头状蓼组植物聚在一起,自展支持率为100%,说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许崇梅曲畅游于文光张学杰李法曾
关键词:杠板归TRNL-F蓼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