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M200610025026)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红霞张立克常志文芦玲巧苏德淳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预适应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心律失...
  • 1篇缺血预适应
  • 1篇连接蛋白
  • 1篇缝隙连接蛋白
  • 1篇缝隙连接蛋白...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苏德淳
  • 1篇芦玲巧
  • 1篇常志文
  • 1篇张立克
  • 1篇王红霞

传媒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缝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时,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进行30min的冠状动脉缺血。大鼠分为不处理或者接受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静脉注射线粒体ATP磷酸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Dia)3组,其余2组为在接受IPC、Dia的基础上加用5羟基奎酸(5-HD)。测量各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律失常。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x43的磷酸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PC、Dia能促进Cx43磷酸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HD能消除IPC和Dia的上述作用。结论IPC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促进Cx43磷酸化和电耦联,进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苏德淳常志文芦玲巧王红霞张立克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心肌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