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0IES010105)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吕晓健贾立峰单连君张素欣张国苓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根据烈度分布确定华北历史地震破裂区的经验准则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地震破裂区是地震时沿发震断裂带的同震错动面或破裂面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区域,指示了震源断层/破裂的位置与尺度。确定过去长期的强震/大地震破裂区是鉴别地震空区、研究与预测强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对于现代强震,破裂区可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方法确定,但对于历史强震,破裂区确定的方法需要探索与发展。以华北地区为例,研究利用烈度/等震线资料、结合地震构造与震区地表地质环境等信息确定历史强震破裂区的方法,并开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现代地震破裂区延伸的烈度区间与极震区烈度、震区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建立了2条经验准则,可分别用于根据烈度分布确定华北2类震区环境(基岩区和厚层第四纪松散堆积覆盖区)历史强震破裂区的位置与延伸。文中还提出通过综合地震构造、现代小震/余震分布等信息,辅助确定历史强震破裂区横向宽度的思路与途径。作为应用试验,文中确定了5次历史地震的破裂区,结果表明本文发展的经验准则及相应方法适用于华北地区历史强震破裂区的确定。
- 吕晓健闻学泽
- 关键词:历史地震
- 华北北部三次地震前的应变释放加速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强地震发生前,区域地震活动往往出现应变释放加速(AMR)现象。本文以华北地区的l976年唐山7.8级地震、1998年张北6.2级地震、2006年文安5.1级地震作为目标地震,分别分析三次主震前4~8年期间、40~120km半径范围内的AMR现象及其特征。结果显示,唐山7.8级地震与张北6.2级地震之前均不同程度出现AMR异常,但文安5.1级地震之前并未出现。另外,本研究发现80km半径可能是研究区寻找AMR异常有效、合理的空间扫描尺度。基于这三个震例研究的认识,本文进一步针对晋冀蒙交界地区和首都圈地区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识别m首都圈地区至目前存在AMR异常地区,这可作为判定华北北部未来强震危险性的参考。
- 张素欣吕晓健王亚茹贾立峰张国苓单连君
- 关键词:唐山地震张北地震文安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