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53) 作品数:7 被引量:32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杨树成 李清 张哲 齐随涛 舒敦涛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建筑科学 更多>>
混凝-Fenton氧化法处理制浆造纸厂生化出水的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的问题,对比研究了混凝法、Fenton氧化法及混凝-Fenton氧化法作为深度处理技术对其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污泥产量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混凝-Fenton氧化法是较适用于制浆造纸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其预处理混凝阶段投加350 mg/L的Al_2(SO_4)_3和0.5 mg/L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根据混凝出水COD按n(H_2O_2)∶n(COD)∶n(Fe SO4)=2∶1∶1投加H_2O_2和FeSO_4,处理后出水可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混凝-Fenton氧化法的污泥产量约为0.85 g/L。 李清 张哲 葛强 杨树成关键词:制浆造纸废水 混凝 FENTON氧化 污泥产量 果汁生产废弃烂果的产甲烷能力及厌氧消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有效处理苹果汁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氮比(C/N=51.4)和低碱度的固体废弃物烂苹果,该研究采用序批式和连续式发酵工艺,评估烂苹果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并考察了氮源、碱度的添加和回流工艺对反应体系稳定和产甲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烂果的比甲烷产率可到达472.1 m L·g^(-1)VS。添加40 mg·g^(-1)TSNH_4Cl和50 mg·g^(-1)TS Na_2CO_3可以补充厌氧消化反应中消耗的碱度和氮源,提高反应体系的缓冲能力,并分别提升比甲烷产率11.6%和1.2%。消化污泥的上层固体的回流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实现资源和能量的回收利用,负荷为1.6 g TS·L^(-1)d^(-1)时烂果的比甲烷产率可以达到398.0 m L·g^(-1)VS,提高22.3%,烂苹果中89.9%的能量能以甲烷的形式回收。 王清艺 贺延龄 杨树成 舒敦涛关键词:果汁生产 中温消化 制浆造纸厂富铁污泥中Fe3+的电化学还原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电化学法将制浆造纸厂废水Fe^nton氧化产生的难处理富铁污泥中的Fe^3+还原为Fe^2+,以便于其再利用。研究表明,以不锈钢为阴极材料可较大幅度降低Fe^3+还原的过电位;当Fe^3+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无需辅助电解质,在极水比为0.48 cm^2/mL,电流密度为0.65 mA/cm^2的条件下反应2 h,Fe^2+再生率可达60.1%,电流效率为92.1%。将酸处理后的富铁污泥溶液在上述条件下还原3 h,Fe^2+再生率达68.8%,电流效率近100%。电化学法是富铁污泥中Fe^3+再利用的可行方法。 张婧伟 白周央 葛强 谭苏吉 徐浩 杨树成关键词:电化学还原 制浆造纸 超声-碱预处理以促进污泥水解效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0年 水解阶段是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超声波和碱处理可促使污泥絮体结构解散和内部物质释放,提升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超声波和碱处理污泥的研究进展,对超声和碱联合处理污泥的工艺条件如超声频率和功率、碱的种类和投加量、处理时间,以及预处理效果,如污泥絮体和细胞破坏情况、释放产物等进行重点分析。 张婧伟 白周央 杨树成关键词:超声 碱处理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化工厂硫酸再生冷凝液的厌氧可处理性研究 2021年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酸,可用废酸再生(SAR)工艺进行回收。硫酸再生冷凝液是废硫酸再生前浓缩冷凝过程产生的一类废水,其成分与前端生产工艺密切相关。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配套的SAR装置冷凝液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和二甲醚,COD高达54000~107800 mg/L,Na^(+)质量浓度超过10000 mg/L。采用间歇实验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连续处理SAR冷凝液,结果表明该冷凝液具有较好的厌氧可处理性。采用柠檬酸厂厌氧颗粒污泥和原化工厂厌氧絮状污泥启动的UASB反应器经过53 d左右的运行,COD负荷分别达到12.0 kg/(m^(3)·d)和8.0 kg/(m^(3)·d),出水COD分别维持在800、600 mg/L以下。 白周央 季华 张婧伟 刘佳 杨树成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 废酸再生 冷凝液 厌氧处理 制浆造纸厂富铁污泥性质及其回用为污泥调理剂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芬顿氧化过程产生的富铁污泥含铁量高的优势,及其易引起混合污泥脱水困难的问题,提出对富铁污泥进行酸处理溶出其中的Fe3+,以用作污泥调理剂的资源化利用新思路。采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分析富铁污泥的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富铁污泥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以铁的溶出率和酸消耗量为指标优化酸处理富铁污泥的反应条件,以污泥比阻的降低程度为指标评价制得的污泥调理剂的调理效果,并与FeCl_3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富铁污泥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达39.32%,主要以三价的水合氧化铁形式存在;常温下富铁污泥酸处理的优化条件是硫酸与绝干富铁污泥的质量比为0.91g/g,反应时间为180 min,在此条件下铁溶出率可达57.24%。经酸处理后的富铁污泥制得的调理剂在投加量(以铁质量计)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干质量的3.45%时,可将污泥比阻降为其初始值的17.90%,与FeCl_3的污泥调理效果相当,这说明该方法是制浆造纸厂富铁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可行工艺。 戎宇舟 葛强 李清 吴伏安 杨树成 齐随涛关键词:污泥调理 制浆造纸废水 污泥比阻 利用微电极技术研究厌氧颗粒污泥内部的微环境 2017年 文章分别以蔗糖、乙酸和丁酸为进水唯一碳源,运行3个UASB反应器,当反应器稳定运行后,采用自制氢离子选择性液膜微电极对3种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内部pH值梯度分析,并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了多种测试底物的产甲烷活性分析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微电极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厌氧颗粒污泥内部的pH值梯度,并推断微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所得结果与产甲烷活性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微电极技术可作为厌氧颗粒污泥内部微环境分析和微生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的有力工具。 李清 刘芳 张哲 王慧 杨树成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 微电极 微环境 产甲烷活性